上期的分享提及到臘味,令不少人立即想到熱辣辣、香噴噴的煲仔飯,暖胃又滋味,再加上脆口的飯焦,實在令人難以抗拒。煲仔飯的表面看似非常乾身,但實際上卻隱藏着不少的健康陷阱。今個星期我會分享一些煲仔飯的健康陷阱,以及食煲仔飯時較健康的小貼士。
更多文章:【營養師你要知】臘味「好肥」人人知 食得健康有辦法
臘味煲仔飯、鳳爪排骨煲仔飯、窩蛋牛肉煲仔飯......煲仔飯的款式非常多,各有捧場客。其實不少煲仔飯中的配料都屬於高脂,例如:臘腸、膶腸、排骨、鳳爪和免治牛肉等。以臘腸為例,一條重大約40克的臘腸,熱量是234千卡,相當於1 碗白飯的熱量。而其脂肪含量是19克,相當於4茶匙油。加上在烹調的過程中,這些配料的油份會滲入白飯中,令煲仔飯的熱量大大提升。因此,建議大家可以選擇用瘦肉片、田雞、鮮魚片、滑雞(去皮)、白鱔、海鮮類等較低脂的食材製成的煲仔飯,會相對較健康。
除了高脂,臘腸、膶腸、排骨、鳳爪等食材亦屬於高鈉食物。一條重大約40克的臘腸已含有568毫克鈉,而鳳爪和排骨由於在醃製過程中加入了大量鹽和醬料,因此其鈉含量亦相當高。此外,在進食煲仔飯前,不少人都習慣淋上豉油作點綴,一湯匙豉油大約含684毫克鈉,因此令整個煲仔飯的鈉含量相當高。如大家經常進食,便有機會增加水腫、患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大家進食煲仔飯時,使用豉油的份量盡量控制在1-2茶匙內,以減少攝取過多鈉質。
另外,為免飯黐底,部分廚師會在煲內掃油,令飯焦吸了不少煲底的油分,因此建議大家盡量減少進食飯焦。此外,一煲煲仔飯的份量並不少,建議大家可跟家人分享,以減少熱量的攝取。最後,由於煲仔飯一般都是多肉少菜,因此建議大家可另外點一碟全走的白灼蔬菜,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有助增加飽肚感及令營養更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