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小兒生理上臟腑嬌嫩,脾常不足。由於脾為身體的後天之本,而小朋友的生長發育,對食物的營養、消化和吸收有一定要求,如果小兒脾胃薄弱,功能不足,則容易引起脾胃運化失常,出現無胃口、厭食、疳積、嘔吐、腹瀉、蟲証、大便不調,面色萎黃、頭髮枯燥無光澤、精神欠佳、發育遲緩等等。
想子女脾胃健康又開胃,家長可以從日常飲食及生活起居照顧上著手,改善小兒體質,增強免疫力,對其發育成長及抗病能力都有幫助。家長應合理餵養子女,避免營養過盛,要安排容易消化之膳食,避免過食生冷、厚味及零食。另外,亦要注意順應天氣為子女加減衣物,小朋友汗出後要盡快更衣,以免著涼。
健脾食療:
淮山蓮子粥
功效:益胃健脾
材料:鮮淮山50g、蓮子30g、瘦肉1斤、米100g*可加入花生仁、百合等
做法:以上材料洗淨,鮮淮山去皮洗淨切絲,共煮成粥
注意:便秘患者不宜。
小麥大棗粥
功效:健脾養胃,益氣固表
材料:浮小麥20g、大棗8-10枚、黨參10g、米100g
做法:以上材料洗淨,共煮成粥。
山楂蘿蔔排骨湯
功效:健脾開胃消滯
材料:山楂30g、白蘿蔔150g、排骨1斤
做法:材料洗淨,排骨薑蔥汆水備用。水適量,先煮排骨,後納入其他材料煮2
小時即可。
蟲草花淮杞瘦肉湯
功效:健脾益氣
材料:蟲草花20g、淮山8片、無花果5粒、杞子20g、瘦肉 300g
做法:材料洗淨,瘦肉汆水。蟲草花泡浸半小時。清水適量,放入所有材料,
煮沸後文水煮2小時。
許素芳醫師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册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科博士生、香港中文
大學中醫學碩士
instagram: @fongfong_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