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

41.6K

【教出十優女兒】如何與ADHD孩子同行?麥何小娟放任不放肆:要適當規範

去年底考獲美國執業律師牌的「十優港姐」麥明詩,其哥哥麥明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現職醫生,可謂人生勝利組,但原來他小時候曾有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簡稱ADHD)的症狀,其任職註冊職業治療師的媽媽麥何小娟,究竟當初是如何與兒子同行,引領他走上今日的醫生之路呢?

 

「明山年幼的時候甚麼都愛摸、愛加把口,總是難以專注。」麥母憶述兒子小時候有不少ADHD的徵兆,而她憑着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努力訓練兒子的專注力,讓他能順利當上醫生。

她指出家長其實可以透過一些活動或管教,幫助孩子學習自律和自我控制:「很多時家長的培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不是給予無窮無盡的放任便可,要設立一些界限和規範,讓孩子知道不能踐踏父母的界線。」

 

權力規範 vs 給予自由

然而,父母在規範子女的同時,也要適當適時地放手,當中的平衡之道並沒有標準答案,必須由父母自行摸索。麥母在她的著作《我的女兒麥明詩 一張白紙到十優的培育經歷》第一章提到:「父母與子女,從一開始就是自由與權力的博弈,這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如果家長太專制,或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空間和探索力,但家長太寬鬆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家長也忽略了這一點,以為給予孩子無限的自由便正確,但這概念其實錯誤,對孩子未必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當孩子自小習慣沒有限制的環境,將來踏入有校規的學校、有限制的社會,便會無法適應規範,適應能力會非常低。」麥母建議在孩子幼兒、小學、中學和大學等不同階段,父母都應調節自己的權力角色和給予子女的自由程度,好讓子女有足夠空間發揮潛質、探索世界,同時亦有機會學習每個環境都有一定的限制。

撰文:豆
圖片來源:麥明詩媽媽 - 麥何小娟Facebook PageInstagram

相關影片:【家長可以做什麼? 如何增強子女專注力?】

相關文章:【教出十優女兒】麥何小娟從來唔迫麥明詩讀書:培育性格更重要。

 

 


相關文章

小朋友做功課慢代表患ADHD? 專注力不足和上學適應期的3個分別

食糖致小朋友過動?地中海飲食法有助於預防小孩ADHD?

【兒童健康】5款熱門飲品易令小朋友多動分心 營養師:飲品要特別注意含糖量!

【親子急急問】ADHD小朋友因一原因易患新冠肺炎?精神科專科醫生:藥物行為治療成效高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