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至3歲 - 影靚相以及提升自理能力
(倫敦/劍橋/曼徹斯特, 悉尼, 法國/瑞士, 法國/意大利, 荷蘭/法國/英國, 台北/宜蘭及吉隆坡)
當小朋友到了1歲,跟之前最大的分別就是可以獨自走路,因此可以開始考慮不用再帶嬰兒車,而另一方面小朋友也可以開始擺pose影相了。另外,隨著小朋友開始長大,家長可以運用不同的機會提升小朋友的自理能力了。
由於煩爸煩媽通過呀煩1歲前的旅程已累積了不少帶著呀煩去旅行的經驗,因此在呀煩1歲後,當然要好好善用2歲以下小朋友去旅行的機票優惠去多一點長途旅行吧。而在呀煩1歲至3歲這兩年間,煩爸煩媽有幸帶著呀煩到訪過歐洲的不同城市,為呀煩影過不少靚相。而煩爸煩媽在完成每次旅程後,都會把旅程中部份最深愛的照片沖晒出來再放進相簿內,呀煩每次見到煩爸煩媽把新的旅行相放進相簿時,都會嚷著要看之前的照片。
帶小朋友參觀不同的城市,當然要幫他們在不同的靚景前拍照留念啦,但怎樣才能影到好的照片呢? 趁這機會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不太專業的拍攝心得,善用這些很容易做到的小tips,用電話去拍照已可拍到不少不錯的照片了!
1) 不要讓小朋友坐在嬰兒車上 – 千里迢迢去到不同的地方旅行,讓小朋友與世隔絕的坐在嬰兒車上遊走不同的地方,一方面減少了他們跟外在環境的互動機會,另方面座在嬰兒車上拍照也有點浪費了吧;
2) 表情最重要 – 幫小朋友影相時,可不停跟小朋友說話,以及令小朋友想起開心的東西,如問小朋友”我們去雪糕店好不好?” 或讓小朋友在景點前自由走動,然後不停地連環快拍,在多張照片中總會拍到幾張有較好表情的;
3) 取景時不要把小朋友放在照片中間 – 大家拍照時通常都習慣了把小朋友放在照片的中間,但其實在構圖上,小朋友放在相中左或右約1/3位置應該會比較理想;
4) 低角度拍照 – 另一個幫小朋友影相的原則是,要把相機放在低於小朋友的eye-level去影。試想想如果家長站起來在較高角度幫小朋友拍照,那背景會主要會影到地下,而不是小朋友背面的景物;
5) 用電話影(不必用單反) – 幫小朋友影相, 很多時要用最快的速度去捕捉小朋友一瞬即逝的反應;
6) 想想方法盡量避開其他遊人 – 如凱旋門的前面是很多遊人的,那就要到它的後面拍照; 如羅馬許願池天天都吸引很多遊人,就要考慮在早上6時出發拍照;
7) 配合景點而穿上適當的服裝
另外,小朋友在這個年齡去旅行,在旅程中一定會遇到不少對他們來說是新奇趣怪的東西,正如上面第一點提到,去旅行應盡量不用嬰兒車,讓小朋友跟外在環境有多一點互動(其實在香港煩爸煩媽也盡量不用的,而去旅行用嬰兒車更是大大的浪費)。
在呀煩約18個月大時,煩爸單人匹馬帶過呀煩到英國旅遊,去過曼聯的主場參加Stadium Tour,對呀煩來說是新奇的體驗,可惜呀煩當時比較矮,因此在參觀時也會自己找方法去看看不同的地方,如自己走上樓梯,又或是爬上廣告牌上;到了白金漢宮參觀時,發現紅衫黑帽的Queen’s Guards一直就要跟著他們走;大一點時到意大利旅遊,由於沒有租車,行程多乘坐火車,加上意大利人比較熱情,很多見到呀煩就跟他say hello,慢慢地呀煩也變得較為主動,不斷跟路上的遊人say hello。
而在去旅行的過程中,煩爸煩媽也會找機會讓呀煩自己作選擇,以及鼓勵他自己照顧自己,當中包括:
1) 出發前選擇當天的衣服, 並自由決定穿多少衣服(在過程中要告知當天的天氣狀況, 另外也要另外帶外套,以備不時之需)
2) 在適當的地方讓他自由走動,探索新奇的東西(如在海德公園追逐不同的小動物);
3) 在自助早餐中選擇食物;
4) 自己進食;
5) 自己沖涼(在小朋友較小的時候需要看管好);
6) 離開酒店前把自己的衣物收好在行李箱內;
7) 乘飛機時自己向飛機姐姐要求提供飲品;
8) 回到酒店後讓呀煩找回我們的房間(不一定成功的)
這個階段最能見證小朋友的成長,而且小朋友也未開始讀書,去旅行是最方便的,加上不太需要特別設計行程,有時間實在是要去多幾個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