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小朋友長高,原來鈣片、鈣粉並非最重要攝取的營養素,蛋白質才是。台灣兒童內分泌醫生指出,不少家長都認為如果要讓小朋友長高一點,就會讓他們進食多些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但事實上,蛋白質少是最重要!而一位體重約20公斤的小學生,每日可以進食30至40克的蛋白質。
更多文章:【牙科保健】如何有效培養子女的口腔護理習慣?牙醫:家長要做好榜樣!
兒童內分泌醫生陳奕成早前在Facebook專頁上發文,提到有不少家長都誤以為鈣片對小朋友成長或長高有幫助。他解釋,缺鈣的確會影響身高,但正常小朋友補鈣對身高並無影響,原因是:長高不只是骨頭生長,主要是因骨兩端生長板的延長。
陳奕成醫生指出,身高長高除了是因骨頭變長外,小朋友肌肉的份量、皮膚覆蓋面積也要隨之而增加,血管、神經、血球等細胞都會變多,這些都要依靠「蛋白質」作為原料。另一方面,長高要靠骨兩端的「生長板」延長,當中的軟骨層得以延展,要靠軟骨細胞分裂再合成。因此,「長高」最主要是要依靠蛋白質,而不是靠鈣質。
圖片來源: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
圖片來源: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
醫生補充,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小朋友準備每日每公斤1.5-2克蛋白質,換言之,如果一位約20公斤重的小學生,每日應進食30至40克的蛋白質。他又指出,一顆雞蛋含有約7克蛋白質;100毫升鮮奶含約3克蛋白質;100克肉在煮食後則含有大概10克蛋白質。也有家長問到,植物蛋白也可以嗎?醫生則表示可以,但動物性蛋白質對長高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