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名88歲的退休小學校長拾荒24年,拾荒的收入全部捐出助學。
曾在重慶任小學校長的吳定富,眨眼間已退休35年,24年前因家附近開設了回收舖,大大改變了他的生活。24年來,他每天往返10公里拾荒,再將拾荒的收入全數捐出,用以助學。
吳定富其實並非貧窮,他每個月都有4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的退休金,加上年終各項補助超過17000元,他一年的收入超過65,000元,但他將35年來所有的退休金也幾乎全部捐出,按計算,吳定富已捐出過百萬元。
吳定富主要捐給品學兼優的孩子,希望他們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例如連續6年向一所小學每年捐款3000元,資助3個本科大學生,每人每學期5000元,累計共12萬元。他也會捐給有困難的群體,如汶川地震時捐了2000元。
吳定富把自己的收入幾乎全部捐出,自己則過着非常節儉的生活,他家的牆壁四處龜裂,一台21吋的老電視機就是最值錢的家當,同一件絨衫穿了30多年,沒有一件新衣。
吳定富表示,他從小經歷過食不果腹的災荒年代,在30多年教學生涯裏,他看到一些因家庭貧困而輟學的學生,就想幫他們,久而久之,就成了捐錢助學的習慣。他又指,自己收過很多感謝信,但他不是為要得別人的感謝才捐錢的,他只想幫更多人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所以那些感謝信他都當作廢紙賣了。
吳定富的大兒子說,爸爸已立下口頭遺囑,離世後,除小部分金錢負擔弟弟的房租外,其他全部捐給社會。
(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