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擂台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3108


1#
發表於 20-4-11 05:21 |只看該作者
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而且都是多民族國家,為什麼印度遠遠落後於中國呢?
40年前,印度平均個人GDP比中國還要高,但今天印度是2000美元,中國是超過10000美元,係印度的5倍。
證明中國走對了路。
無論反華份子如何抹黑,只看事實不看詭辯。
貧困人口已經從7億多減至2千萬。

印度階級分明,又有宗教問題,社會矛盾複什得多。
民主政制完全解決不了問題。
反之,中國没有宗教問題,社會上亦沒有性别和各種各樣的歧視。
最重要還是有緊密的文化認同。

二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對中國日後發展非常重要。
(待續)


大宅

積分: 3108


2#
發表於 20-4-11 05:23 |只看該作者
普京大帝 發表於 20-4-11 05:21
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而且都是多民族國家,為什麼印度遠遠落後於中國呢?
40年前,印度平均個人GDP比中國 ...

自漢以降,以儒家為核心,有共同價值觀。
馬克斯主義雖然係洋貨,到了中國一早已被中國化。
中國政府近年耒不斷加強傳統儒家文化的推廣,包括在學校和電視臺。
政府意識到,維繫中國人的團結靠的是中國幾千年深厚的傳統文化和認同。
在內地看電視節目,幾乎完全看不到有任何硬銷共產主義和意識形熊的節目。這可能和很多不了解國情的人的想法剛剛相反。
國內電視臺有海量有關國學的節目,例如詩詞比賽,琴棋書晝,古物研究等等。
幾千年耒,任何外來的文化都被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所融合,與原貌相差甚遠。
所以,中國目前根本就已經不是共產主義國家。
(待續)


大宅

積分: 3108


3#
發表於 20-4-11 05:24 |只看該作者
普京大帝 發表於 20-4-11 05:23
自漢以降,以儒家為核心,有共同價值觀。
馬克斯主義雖然係洋貨,到了中國一早已被中國化。
中國政府近年 ...

所行的發展路線,在歷史上未有一個國家實施過。

有廣泛的文化認同,係中國發展得比印度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侯爵府

積分: 22988


4#
發表於 20-4-11 08:45 |只看該作者
習近平為你描繪“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JRLs_Pmgg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瑪瑙宮

積分: 136036


5#
發表於 20-4-11 08:59 |只看該作者
種姓制度简直係痴線

補充內容 (20-4-11 09:02):
婦女都有地位, 婦女同賤民可能就係拯救到國家的人.

補充內容 (20-4-11 09:02):
冇地位


侯爵府

積分: 22988


6#
發表於 20-4-11 09:06 |只看該作者
2020-2-21
桑德斯旋風 - 財經拆局 - 有線新聞 CABLE New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Yb-JY_kos

2020-3-1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桑德斯洛杉磯造勢,年輕支持者居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2FDFyDISrA

2020-4-9
桑德斯退選:「民主社會主義革命」不會因此消散
https://www.hk01.com/%E5%88%86%E6%9E%90%E8%A9%95%E8%AB%96/459079/%E7%BE%8E%E5%9C%8B%E5%A4%A7%E9%81%B8-%E6%A1%91%E5%BE%B7%E6%96%AF%E9%80%80%E9%81%B8-%E6%B0%91%E4%B8%BB%E7%A4%BE%E6%9C%83%E4%B8%BB%E7%BE%A9%E9%9D%A9%E5%91%BD-%E4%B8%8D%E6%9C%83%E5%9B%A0%E6%AD%A4%E6%B6%88%E6%95%A3

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自稱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4月8日宣布退出2020年民主黨初選,這就意味着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已是假定的民主黨總統提名人。

這是桑德斯第二次退選,也是拜登團隊和桑德斯團隊數周幕後溝通的積極結果,當然也離不開黨內建制派大佬的從中斡旋和規勸。

相比2016年初選,桑德斯此次退出的時間點提前,而且更主動,避免像2016年那樣等到黨代會前才窘迫退場。拜登在初選開始以來,並沒有刺激或嘲諷桑德斯,反而很照顧他的處境與心情。桑德斯也明確認為,拜登很正派。

可以說,桑德斯此舉及時結束了民主黨黨內的內耗和撕裂,避免再次給共和黨及特朗普(Donald Trump)留下「桑德斯被剝奪提名」和「民主黨初選腐敗」之類的口實。接下來拜登可以專心募款,尤其是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通過網絡吸引小額募款的支持,以及竭力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避免重蹈希拉里(Hillary Clinton)4年前的覆轍。

回顧兩次參選經歷和今年一個多月以來的初選表現,桑德斯敗選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黨內難以逾越的意識形態的差異,另一個就是不同選民群體間的代際挑戰。

對此,桑德斯也直認不諱。

首先,桑德斯未能延續2016年的初選勢頭,自3月首個「超級星期二」表現不佳後,桑德斯勢頭遭到打擊,雖然贏得艾奧瓦、新罕布殊爾和內華達等州,卻失掉整個南部各州。而輸掉密歇根和密蘇里這樣的標示性敗績,更讓桑德斯很難重建勢頭。4月7日開始的威斯康辛州初選結果預計下周公布,桑德斯贏面也不大。

其次,桑德斯所倚重的年輕選民投票率低於預期,甚至不如老年選民對拜登的投票率。民主黨非洲裔、拉丁裔、郊區選民壓倒性支持拜登。這種優勢是桑德斯只靠年輕選民群體難以壓制的。

這就凸顯了他政治口號和競選策略的局限性。

雖然桑德斯有黨內年輕、民粹選民的強力支持,但他無法保證他們的高投票率,也未能擴展拉丁裔選民的支持。從三月幾場初選來看,桑德斯也沒有爭取到足夠搖擺選民或温和派選民的支持。另外一位政治光譜相似的對手、麻省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退選後,桑德斯得票率沒有提升,沒有起色,這說明左翼選民不一定會全把票投給桑德斯。

四年前後的變化

2016年至今,桑德斯的競選策略和2016年相比沒有大的變化,口號和訴求都沒有改變,選民基本盤沒有破,支持度依然存在。但四年來也新增了一些變量,這使得他這場「革命」的勢頭看上去不那麼猛烈。

四年前,民主黨選民考慮的是「黨內誰當總統」,很多基層選民,尤其是農村和郊區白人選民之所以選擇桑德斯,就是因為他們對希拉里這位黨內建制參選人有所排斥。他們的矛盾更多對準的是希拉里本人、民主黨官僚和華府政治腐敗,完全體現「對內視角」。

四年後他們考慮的更多地則是「誰能擊敗現總統」,目標一致對外。也正是這種考量才刺激黨內其他群體的選民從大選視角投票。這一點從應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輿論也可以看出。

根據出口民調,在這場全球衛生公共安全危機中,由於特朗普應對疫情防控不力,美國選民更看重的是危機時刻的穩定領導力,在這方面黨內選民更看重拜登的沉穩、成熟、資歷和經驗。這說明民主黨選民在疫情和經濟不穩的背景下,更看重「維穩」,而不是所謂的桑德斯呼喊的「社會革命」這種極端「變化」。

而拜登當前的競選承諾就是讓華府混亂平息,迴歸正常秩序。即便沒有什麼遠大目標,或大膽的政策願景,民主黨選民似乎也不是很在意。

當然,最大的不同就是特朗普上台後頻繁抨擊社會主義,將民主黨貼上「社會主義」標籤,引發了民主黨內部對桑德斯左翼路線的更多反彈。民主黨自然少不了對左翼勢力的背後「打壓」。在拜登贏得超級星期二前,民主黨建制派當中沒有一個人高調站出來公開為進步派的桑德斯聲背書。

民主黨黨內選民投票時,還有一個考慮維度,也即選一個自己温和派共和黨朋友、親戚或同事能夠支持的候選人。拜登就是這樣的人選。譬如曾在奧巴馬時期效力的共和黨籍防長黑格爾(Chuck Hagel)明確表示會投票支持拜登。2016年大選,他就在選票上寫了拜登的名字。桑德斯恰好不看重,或爭取不到共和黨選民。

心地善良的革命者

一場革命,兩次嘗試,都失敗了。在資本主義的美國,要想真正推行桑德斯所主張的草根「政治革命」,無疑或難免被認為是很激進的。而經過兩次參選和敗選的經歷,他由一名美國政壇異數蜕變為被主流輿論接受的符號性人物。這本身也算是一種勝利。

作為一名在國會打拼近30年的資深參議員,桑德斯指出了美國的問題及根源所在,大家也都認同,但分歧在於解決方案的不同,以及它們是否可取或能否實現。比如,桑德斯主張的大幅增税、免費大學教育等主張,在美國現在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他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的理想主義和他對勞苦大眾的關懷,都能看出一位美國左翼政客的善良。


比如,他從上世紀70年代就提出對醫療體系進行全面改革。尤其當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的關切都是合理且正確的。他提倡的提高聯邦最低工資標準,在4年前民主黨黨綱設置中就已經有所體現。他還指出金錢政治的弊端,比如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s)的存在,以及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和智庫對國會的遊說,尤其是美國國內的金融寡頭政治(比如科赫兄弟),這都是阻礙美國民主政治良性發展的障礙。

這些問題不會隨着桑德斯的成敗而消失,他引領的這場運動潮流也不會就此中斷。桑德斯退選之日,拜登宣布會在氣候變化政策方面納入進步派群體的主張。在醫改方面,拜登雖然拒絕桑德斯全民醫療,但他可以通過擴大醫療覆蓋範圍等舉措來彌補和進步派之間的微小差異。桑德斯和沃倫的一些建議也會被採納。

由此來看,今年民主黨黨綱的設置和未來可能的執政團隊的組建,都能體現更多進步主義色彩。這應該是桑德斯兩次參選的現實意義所在。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8


7#
發表於 20-4-11 09:21 |只看該作者
2019-10-26
加州市區流浪漢帳篷滿地 是世界娛樂之都還是貧民窟?2019 10 26 點亮洛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tPJNt3Ky5E

PS
中旺電視(Zhong Want TV),簡稱ZWTV,是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的一家無線中文電視台。隸屬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中天國際台為姐妹台。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簡稱旺旺中時集團或旺中集團,是台灣一個橫跨多項產業領域的企業集團,其母集團為經營食品產銷的旺旺集團。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8


8#
發表於 20-4-11 09:42 |只看該作者
2015-4-30
【華爾街日報報導】為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3GKFThVJTQ

2018-1-7
美國貧富差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wsZl3nuRE

2019-11-28
How poor people survive in the USA | DW Document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DkALRz5Rk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8


9#
發表於 20-4-11 10:14 |只看該作者
評C觀點: 施永青 - 香港問題源自中國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J4WpB0Jp8

中美抗疫大比併!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的較量【志華深度談 #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wmRfSCbKM

第 1131 集 - Why Democracy Doesn't Work.
https://www.facebook.com/nasdail ... /?v=363637304319697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8


10#
發表於 20-4-11 10:15 |只看該作者
2019-11-27 巴士的點評 - 廿年一覺民主夢
https://blog.stheadline.com/article/detail/1027246

  區議會選舉結束,與年輕人聊起,他們投了反對派,興高采烈地迎接這次區選的重大勝利。

  和年輕人聊着聊着,突然泛起連串回憶,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當時是二千年台灣的總統選舉,民進黨陳水扁擊敗國民黨的連戰和從國民黨脫黨參選的宋楚瑜,成為台灣的總統。我當時的確有點激動,當晚更和一班好友到牛頭角的大排檔「打冷」,大吹特吹。

  其實,我對台灣選舉的關注,可以回溯到一九九四年的台北市市長選舉,我當時到了台灣採訪,親身經歷了台灣選舉的浩瀚氣勢。在台北街頭一個十字路口,就在路中心搭起一個巨型講台,陳水扁在台上,對着沿街數以萬計的群眾,以閩南話演說,他的說話我雖然只聽懂五、六成,但仍被他的慷慨陳詞所激發,覺得這位「台灣之子」,深具政治家魅力。

  到二千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年輕的我十分慶幸在中國人的土地上,首次通過民主選舉實現政權的順利交接,敗選者並無反枱,沒有實施軍法統治。猶記得我們當時「吹水」,大家都覺得台灣將迎來光明燦爛的未來,因為政治如此的壓抑,窒礙了台灣的成長,深信台灣走上民主之路之後,台灣民生經濟應該會迸發光芒。後來有朋友送我一個「阿扁公仔」,是民進黨選舉時推廣招數,當時深感台灣打選戰的手法厲害。

  不過,隨著時局的變化,自己當年的熱情民主夢,逐漸冷卻下來。首先是第一代革命家,難逃貪腐下場。陳水扁是台灣第一代革命家,他的太太吳淑珍更懷疑被國民黨的特務用客貨車撞斷腳,落得終身殘廢。他們長期在黨外鬥爭和磨煉,讓人覺得他們有鋼鐵的意志。誰知陳水扁執政八年,夫婦倆大收政治獻金,單是吳淑真便收受了大批百貨公司禮券。陳水扁由民主之父變成超級貪官,整個過程在短短幾年便完成。

  第二是民主之路,原來只是陰謀詭計。在二千年的總統大選,大家都以為陳水扁真的是憑個人實力勝選。後來才發現靠的是前國民黨主席李登民黨在背後使詐。李登輝根本就是長期潛伏在國民黨內的台獨份子,他當上台灣的總統之後,於一九九六年引入總統直選。於二○○○年導演一齣選舉交棒大戲,他表面上支持國民黨主席連戰參選,暗中又撩撥與連戰有嫌隙的宋楚瑜參選,他真正支持的是陳水扁,結果變成三國相爭的局面,在國民黨候選人被分票的情況下,陳水扁最後以三成九的少數支持率當選。說穿了,所謂君子之爭,原來只是一場詭計。

  第三是二十年過去,台灣一事無成。台灣民主之路,變成了台獨之路,台灣長期與大陸對抗,令到台灣所有的精力都耗費在政治鬥爭上,一味瞎折騰。時至今日,台灣大學生的每月工資只有約五千港元,部份醒覺了的年輕人,便跑到大陸尋求更好的機會。

  幾年前,我在上海與一位來自台灣、在上海夢工場動漫基地工作的年輕人聊天,他說受夠了台灣那種停滯不前的悶氣,在台灣工作月薪只有五千元人民幣,來到大陸有一萬元,他覺得大陸充滿機會,和台灣是兩碼事。

  最近和一個內地大型基金的老總談起,他和我一樣,對台灣民主本來充滿期待,但現在變成充滿無奈。當年大家都覺得台灣在示範大陸的未來,但現在沒有那個傻瓜覺得大陸要學台灣了。

如今香港的現狀,年輕人對這次區選結果,好像又陷入二十年前我經歷過的那種亢奮。民主路不能放棄,但不要走上和大陸永恒對抗的死路。否則二十年後,到了二○三九年,大家回頭一望,會發現當年大聲頌讚的民主,原來只是發了一場夢。



> 時至今日,台灣大學生的每月工資只有約五千港元,部份醒覺了的年輕人,便跑到大陸尋求更好的機會。

2018-8-3
怵目驚心! 西進200萬人 掏空台灣勞動力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 ... 002327-260405?chdtv

西進浪潮狂襲,掏空台灣勞動力!台灣人大舉西進尋找工作機會,人數不斷攀升,據了解,目前長住大陸的台灣人口多達200萬,其中多數為勞動人口。以去年勞動人數為1183萬8千人對照,台灣流失勞動人口逾1成,這波西進浪潮來得又急又猛,令人怵目驚心。

《遠見雜誌》新近公布調查, 近年來台灣人為追求更大舞台,西進已成不可抵擋的浪潮,不分年齡大小與資歷多寡。過去30年來,一波接著一波湧進對岸,如今又到了新的關鍵階段。

2016年10月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有一數字指出,居住在大陸的台灣民眾,包括台商、台幹、台生、台眷等約為200萬人,將近台灣總人口的9%。從勞動人力來看,此200萬人中以青壯者居多,等於占去台灣勞動人口的一成,數量相當驚人。

上海經睿人才服務公司經理許慈芳表示,她2013年開始從事獵頭行業,曾聽老闆描述:「台灣30多歲的年輕人都不見了,可以做為人才推薦給在台的企業愈來愈少,而且少得很可怕。」可見這一波西進化,年輕人占比甚高。

一位台資大廠總經理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愈來愈多台大學弟妹是買了機票搬到上海後才開始找工作,而不是先在台灣找到大陸的工作才過來。「儘管上海居大不易,但是裸辭過來的人數明顯增多」。

報導分析,台灣人才西進目前出現六大趨勢:一、西進年輕化,23%畢業新鮮人登陸;二、外派台幹減少,裸辭西進求職增加;三、專業人才稀缺,台灣精英大舉西進;四、資優台生卡位,掀起赴陸求學熱;五、製造業退燒,文創與互聯網變熱門領域;六、未必執著北上廣深,新一線城市漸崛起。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8


11#
發表於 20-4-11 10:18 |只看該作者
民主體制,政黨輪替,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面對炸彈,最佳對策,留給下家。

拆炸彈,咪玩啦,很大機會炸死自己/黨,愚不可及。
So....

2019-11-4
別被特朗普蒙蔽!美債首破23萬億美元 一爆不得了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191104/bkn-20191104182506951-1104_00842_001.html

外國傳媒報道,美國財政部上周五(1日)公布,美國國債總額再創紀錄,首度突破23萬億美元,達23.01萬億美元。美國著名分析員、去年曾預言未來一年沒有股災的經濟與金融問題研究網站Wolf Street創辦人Wolf Richter警告,現在美國經濟穩定,債務尚且如此,一旦衰退,後果難以想像。

回看美國國債於今年2月11日首度突破22萬億美元,不足一年大增1萬億美元,足見債務的可怕程度。若再往後看,在總統特朗普2016年11月8日當選時,美國國債19.8萬億美元,即過去3年債務激增3.2萬億美元。

Richter警告,別被特朗普所謂的「經濟史上最好」蒙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3季的過去12個月,美國國債增加5.6%,而同期美國經濟增長3.7%,即國債增速仍超過經濟增速。他指出,「好日子」時債務走勢尚且如此,如果經濟衰退令稅收大減,同時用於失業保障等金額上升,債務恐直線抽升。

值得留意的是,債務增加證明政府「現金流是負」,反映赤字大得恐怖。事實上,美國財政部公布,截至今年9月30日止,2019整個財年預算赤字9,840億美元,同一時間政府多借了1.2萬億美元,換言之,基於債務的現金赤字,較預算赤字高了2,190億美元,反映債務狀況十分糟糕。



計時汽球炸彈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2PeA2dlgYM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