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水晶宮

積分: 58506


1#
發表於 12-9-4 12:44 |只看該作者

Bye


禁止訪問

積分: 67964


2#
發表於 12-9-4 12: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有冇人讀過《思想政治》呢科?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水晶宮

積分: 58506


3#
發表於 12-9-4 12:47 |只看該作者
heichunmum 發表於 12-9-4 12:45
咁深咁嘅。。。

只有係國内讀書的才會解答到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4#
發表於 12-9-4 12:57 |只看該作者

本港教育研究學者謝均才教授曾研究過大陸有關政治思想的中學教科書,分析當中的「公民身分」。

他指出,在中國大陸,以前中學的「思想政治」,在2003年後轉變成了「思想品德」。

內容中雖然仍有各種官方理論,但篇幅減少,同時,把許多相對非政治的個人權利論述,併入集體主義之中。

例如,鼓勵個人發揮自己的獨有才能,熱愛團隊合作,遵守法規,以貢獻國家,參與國家民族復興大業(跟香港的《心繫家國》短片的旁白很類似)。

更有趣的是,這種個人論述也呼應了教科書中對資本主義的新態度:不再反資,反而強調個人的私有產權及消費者權益,甚至蘊含對企業家精神的頌揚。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5#
發表於 12-9-4 12:59 |只看該作者
香港公民空間及批判意識面臨的威脅,遠遠超出了「國民教育科」的洗腦工程,而且更不容易警覺。


當代中國的思想及宣傳工作,已不再純是過去的意識形態灌輸及政治運動,而是更軟性更無遠弗屆的新國族活動。

它是媒體奇觀,所以國情交流團帶香港學生參觀大型工程,與太空人握手;它是消費主義功利至上,所以鼓勵年輕人吃喝玩樂、北上發展;交流團早上聽政治課,下午晚上必有購物娛樂。新國民身分認同說穿了,不強求你成為雷鋒,卻想辦法讓港式資本主義養成的香港人,認同中國專制資本主義的「偉光正」。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6#
發表於 12-9-4 13:00 |只看該作者
諷刺的是,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的教師手冊,急於把國內思想教育的修辭帶來香港,反而自己踢爆了「中國模式」背後的思想操控;硬要教各級學生愛中國的指引,亦暴露了軟實力背後的專制極權面目。從社會運動角度看,這也算是一個機遇,讓香港人站在一國與兩制裂縫中,意覺、反思及挑戰新時代的中港主導意識形態。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7#
發表於 12-9-4 13:02 |只看該作者
近日備受港人批判的「國民教育科」,可從兩個背景去理解它。


一方面,它是為香港政治形勢量身訂做的。為什麼這樣說?

大陸那邊沒有「國民教育科」,而叫「思想品德」,即使是一國兩制下的澳門,也只有「品德與公民」,兩地好像都沒有國民身分問題。


因此,香港的「國民教育」,可以理解為中央與香港的土共要解決所謂「民心未回歸」的手段之一。

另一方面,香港在一國之內,「國民教育科」當然也屬中共的政治思想及宣傳工作,所以,稱之為另一種「23條」也不為過。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8#
發表於 12-9-4 13:03 |只看該作者
推銷專政

不過,它比「23條」的法律強制,顯得更為軟性,不易捉摸。

對於此,香港一般訴諸反對「大陸化」與「赤化」口號,這亦成為立法會選舉不少泛民的口號。

這些口號指涉廣泛不清,「大陸」有地域族群之意,亦具政治涵意。選舉口號通常不能當成分析概念,其作用主要是觸動民情,可以理解。


不過,談「大陸化」多,對中共的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解又有多少呢?
我們固然要反對扼殺學子批判思考空間的「洗腦教育」,但是,若我們不把它放在政治思想及宣傳範疇中分析,恐怕即使擊中了一個科目,也無法觸及廣義的「國民教育」。

例如,最近報章翻出來的「國情教育交流團」,根本就是舊聞,它早已成為香港不少青少年的成長必經階段。然而,當中的「黨化教育」內容與形式,也不是毛澤東(甚至不是鄧小平)的文革模樣,即使仍有一些毛時代的殘餘成分,如喊口號、唱紅歌,但其核心早已改變。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9#
發表於 12-9-4 13:05 |只看該作者
copied : 葉蔭聰﹕國民教育科與思想宣傳工作
.明報 –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上午5:15
Bye


水晶宮

積分: 58506


10#
發表於 12-9-4 13:07 |只看該作者
除了政治、洗腦之外




當中有什麽是值得我們反思?
Bye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