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醫護

跳至

首頁
12345...8

尾頁
   37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
發表於 15-2-17 09:47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11-29 09:57 編輯

關節肿疼,發炎+ 類風濕關節炎
引起好多病發症...


資訊-慢性病資訊 >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簡介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簡稱RA) 是一種慢性的炎性疾病,它可能會影響全身不同的關節,亦會累及身體多個器官,如眼、皮膚、肺膜、心包膜和血管等。 事實上,任何種族、性別、年齡的人士均有可能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但通常以女性患者比男性為多,而發病年齡多在25 至50 歲之間。



成因

儘管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但真正的起因仍未清楚。



徵狀

▪ 多個關節會對稱性的紅腫、疼痛及發熱

▪ 手指、手腕、腳趾、膝關節等均是較常受影響的部位

▪ 晨醒時關節及身體會覺得僵硬

▪ 容易感到疲倦、發熱



影響

大部份患者的病情都呈起伏狀態,倘若關節長時間發炎,可能會導致:

▪ 關節變形

▪ 腱帶斷裂

▪ 肌肉萎縮

▪ 神經線受壓

▪ 關節活動能力嚴重受損,影響日常的生活


治療方法

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雖沒有根治的藥物,若配合各種治療及“ 自療” 的方法,仍可以幫助大部份患者控制病情;包括:


休息

▪ 當關節急性發炎時,患者應該盡量休息,減少活動受影響的關節,可使發炎迅速減退

▪ 利用復康支架固定關節位置,可避免活動時或在睡夢中觸痛發炎的關節

▪ 當發炎逐漸消退,患者便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物理治療或職業治療,否則可引致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而影響活動能力。



藥物治療

藥物種類很多,一般都會有鎮痛、消炎及消腫的功效。主要有四類:

▪ 亞士匹靈及其他非類固醇抗炎藥

▪ 皮質類固醇抗炎藥( 俗稱肥仔丸)

▪ 改善病情抗風濕藥

▪ 普通止痛藥


骨科手術


當關節發炎時,骨科手術能在不同情況下幫助患者:
關節滑膜切除手術可使患者的炎腫迅速減退,並防止關節變形


當關節損壞或完全失去功能時,適當的骨科手術如更換人工關節,可幫助患者恢復活動能力。


物理治療

▪ 物理治療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重要環節

▪ 患者通過各種的治療方法,如:冷療、熱療、運動治療、電療等,可減低關節發炎、腫痛、變形及肌肉萎縮等現象和控制病情


職業治療

▪ 患者可透過各種治療的方法,防止關節受損、變形及維持關節的活動幅度;包括:治療活動、復康支架、糾正活動姿勢、關節保護方法、工作簡化方法、家居設施改善及輔助器具建議等



當炎症及痛楚出現時


需要充份的休息和積極的治療,才能減輕徵狀,渡過病發時期


當炎症及痛楚減退時


患者就能如常地生活


平日


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服藥習慣非常重要,可幫助自己減少炎症的出現次數



復康心得

您是否正受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苦楚所困擾?想掌握復康心得嗎?歡迎聯絡我們,亦可郵寄索取類風濕性關節炎錄像光碟。


社區復康

「社區復康網絡」為長期病患者及家屬提供一系列的服務項目,協助患者掌握知識及技巧,控制病情及適應病後生活。患者亦應積極參與病人自助組織提供的互助小組,發揮自助互助精神,與一群病友同行復康路。


病人自助組織

毅希會

地址:九龍橫頭磡邨宏禮樓地下

電話:2713 6444


相關網站


適健中心 http://www.hkwellness.org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 http://www.hkarf.org


香港風濕病學學會 http://www.fmshk.com.hk/hksr


Arthritis Foundation http://www.arthritis.org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2#
發表於 15-2-17 09:4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2-28 23:00 編輯

據估計,本港約有2-3萬人患有各類風濕病症,根據醫院管理局的數字顯示,在2004至06年專科門診覆診風濕病個案超過11,800宗,當中四成以上的病患者屬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不但會影響全身關節,引致紅腫、疼痛、僵硬及變形,連肌肉、心、肺、皮膚、血管和神經等器官也會受破壞。

如果治療不當,病情會慢慢惡化,甚至令病人死亡。根據醫管局數據統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死亡機會是常人的三至四倍,關節損壞數目越多,死亡率也會越高。

目前雖然沒有徹底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但只要病人及早接受適當治療,可以有效紓緩病情,減低對關節及身體組織的破壞,還繼續進行日常的活動和工作。


(感謝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高級醫生莫志超醫生審閱本頁內容)

1.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甚麼?
2. 甚麼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
3. 怎樣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4.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是什麼?
5. 甚麼徵狀顯示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6. 如何檢查和診斷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7.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甚麼治療方法?
8. 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後會有甚麼併發症?
9.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顧自己?
10. 本地及海外支援組織
11. 相關資料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甚麼?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是由於病人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關節滑膜,引致發炎,炎症導致白血球素(Cytokine)入侵關節,對骨、軟骨、腱以及韌帶等造成進一步損害,引致疼痛腫脹,甚至破壞其活動功能及引致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以侵害其他器官,如眼睛、皮膚、心臟、肺部等,有可能引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嚴重的疾病。風濕性關節炎不是遺傳病,任何人士也有機會患上此病,發病年齡一般在30至50歲之間。

甚麼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
雖然任何人士都有機會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不過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患病機會:

•性別:女性患病的機會是男性的2至3倍
•年齡:任何年齡也有機會患上,但以30至50歲為最常見
•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病機會會較大,但醫學界認為病人不是直接遺傳類風濕關節炎,而是遺傳了較易患此症的體質,換而言之,即是較其他人容易因危險因素而誘發此病。
•吸煙:有研究發現,吸煙會增加患此病的風險,原因可能是香煙中含大量化學物質,長期吸入,有機會導致免疫系統失調,引致發炎而誘發此病。

怎樣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醫學界還沒有方法可以預防類風性關節炎,如果家族中曾有人患此病,應提高警覺,保持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適當紓緩壓力,避免吸煙等,均有助降低患病的風險。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是什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真正成因不明,醫學界相信,遺傳基因加上後天環境因素會增加患上此病的機會。甚麼徵狀顯示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初會影響較小的關節,最常出現於手腕手指第一、二節的關節而且往往是對稱出現,如果左手出現病徵,很多時右手也會出現,引起痛楚、發熱及腫脹
當病情進一步惡化,便會延伸至肩膊、肘、膝、牙骹及頸等位置。

其他徵狀包括:

•晨僵:最典型的病徵,即早上關節僵硬,可以持續1、2個小時,甚至是整天。
•感到疲倦、沒精打采
•低燒
•沒有胃口
眼睛及嘴乾燥
•手肘和手等位置的皮膚下面長出類風濕病結節(腫塊)
•眼睛發炎
•呼吸時胸口刺痛

每個病人的徵狀都可以不同,有些病人的徵狀只維持數月或一年,然後便消失,也沒對身體造成損傷;有些病人的徵狀反覆出現,有時徵狀惡化(加重期),有時徵狀改善(緩解期);但也有些病人長期處於活躍期,導致嚴重損傷而最終引致傷殘。

如何檢查和診斷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早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易診斷,因為它的初期徵狀跟很多疾病相似,目前亦沒有一項化驗能獨立確診。因此醫生需靠不同的檢查,包括詢問病人的病史及以下的檢驗,以確診或排除其他疾病:

•體格檢驗:檢驗關節的紅腫及發熱情況、肌肉力量等。
•血液檢驗:
◦抗環瓜氨酸抗體 (Anti-CCP)測試:在Anti-CCP測試中呈陽性反應的病人上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會極高,不過呈陰性反應的也不一定沒患此病,因不是所有病人都有此抗體。此測試亦有助醫生評估病人的治療,因為有此抗體的病人病情一般會較嚴重,關節出現損壞的情況較多,因而可幫助醫生及早作出診斷。
◦類風濕性因子測試:50% - 70%的類風濕病人會呈陽性,而且長者或患上其他疾病也有機會呈陽性,如過濾性病毒引起的肝炎、肺結核等。
◦紅血球沉降速率(ESR)及C反應蛋白檢驗:如果兩者的數字上升,顯示體內炎症活躍。
◦驗紅血球血紅素:以確定是否有貧血。
• X光檢驗:主要是幫助確定關節受破壞程度及監測疾病的進展,不過在患病早期,由於關節可能未受破壞,所以X-光不一定能夠幫助診斷。有需要時,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超聲波或磁力共震檢查去幫助確診。
•關節液化驗:如關節腫脹嚴重,醫生或會抽取病人的關節液,以排除關節受細菌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為幫助鑑別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美國風濕學會於2010年頒佈新的診斷標準,若病人於以下評分中取得6分及以上,便會被確診為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A. 受影響關節
•1個中等-大關節 (0分)
2-10個中等-大關節 (1分)
•1-3個小關節 (2分)
•4-10個小關節 (3分)
•多於10個小關節 (5分)

B. 血清學測試 (必須具其中一項檢測結果)
•類風濕性因子(RF)或anti-CCP抗體均陰性 (0分)
•類風濕性因子或anti-CCP抗體其中1項呈弱陽性 (2分)
•類風濕性因子或anti-CCP抗體至少1項強陽性 (3分)

C. 急性期反應物 (必須具其中一項檢測結果)
•C反應蛋白和紅血球沉降速率均正常 (0分)
•C反應蛋白或紅血球沉降速率異常 (1分)

D. 症狀持續時間
•少於6星期 (0分)
•6星期或以上 (1分)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甚麼治療方法?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和手術,目的是希望幫助病人止痛消腫,減少炎症,防止關節繼續受損,保持身體活躍和增加良好的自我感覺。這需要不同的醫學專家參與,提供多方面的治療,包括類風濕科醫生、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

1.藥物治療: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主要有止痛藥及改善病情藥物兩大類,近年更開發了生物製劑,為病人提供更多選擇。無論是選用哪一種,病人都不應自行停藥。有些病人誤把止痛藥及改善病情藥物的效用混淆,例如誤把改善病情的藥物當作止痛藥,當痛楚減退時,便自行停藥或減藥,結果影響治療進展,甚至令關節惡化。

•止痛藥
•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屬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第一線藥,能迅速減低發炎、紓緩痛楚和僵硬,但不能防止關節損壞。一般是口服或肌內注射。
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胃潰瘍、心臟問題、腎及肝衰竭。
常用的包括布洛芬(Ibuprofen)、奈普生(Naproxen)及服他靈(voltaren)。
• 環氧酶-2抑制劑(COX II):屬非類固醇消炎藥的較新藥物,
包括Celecoxib及Etoricoxib,作用與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相同,但對腸道的副作用相對較輕。
•皮質類固醇:如個別病人需要,醫生也會為他提供口服、或進行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幫助減輕痛楚、腫脹和僵硬。副作用有骨質疏鬆、白內障、高血壓和高血糖。

•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s)
能紓緩脹大的關節,改善和減慢病情進展,阻止關節組織進一步受損壞。病人可單一或同時多種服用,多與止痛藥一起服用,大約6至8周內見效
常用的包括柳氮磺呲啶(Sulfasalazine)、甲氨蝶呤(Methotrexate)、Hydroxychloroquine、來氟米特(Leflunomide)、硫唑嘌昤(Azathioprine)及環胞素(Cyclosporine A)等。
每種藥物的副作用都不同,但嚴重時可以損害肝功能、抑制骨髓及導致肺受感染等,因此病人必須按醫生指示服用,並應定期檢測各類血球值、血清白蛋白及監測肝功能。

•生物製劑
如果病人對傳統藥物的反應欠佳,醫生可能會建議他使用較新式的生物製劑。它能有效抑制病人體內的腫瘤壞死因子,阻止它引發的連串發炎反應,令關節的骨骼組織免受侵蝕。它能迅速及有效地紓緩病徵,減輕痛楚,約七成的病人接受生物製劑後,病情於一周內得到改善,而關節炎的侵蝕程度亦於一至兩年內減慢,並防止關節繼續被侵蝕及變形。生物製劑亦可減慢骨質流失的速度,防止病人出現骨質疏鬆。

目前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包括Adalimumab、Etanercept及Infliximab。這些藥物一般需要與甲氨蝶呤(Methotrexate)一起使用。
不過這些藥物可能會引致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充血性心臟衰竭及容易受感染,患有活躍性結核病或中央神經系統神經脫膜病症 (demyelinating disease )的人都不宜使用。在使用生物製劑前,病人必須接受隱性結核病(latent TB)檢驗,確定沒患上結核病才可使用,使用期間亦要按照醫生指示定期驗血或進行肝功能檢驗。

2. 骨科手術:

如果病人的關節嚴重被破壞或變形,醫生可能會建議他接受外科手術,例如全關節置換、腱重建、切除關節膜或關節固定等,以幫助減輕痛苦,改善受影響關節的功能。

3. 物理/職業治療:
物理或職業治療師會指導病人做一些動作,幫助紓緩痛楚,減低關節進一步變形及惡化,並幫助解決一些日常生活的困難。

另外,水療在治療過程中亦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病人的關節能在暖水中獲得鬆弛,因而做到陸地上因關節痛而無法再做到的動作,如踏單車、跳舞等,而且池水的阻力亦有助鍛練患者的肌肉,改善活動能力。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病人可在水中進行紓緩關節痛的動作。

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後會有甚麼併發症?
當病情嚴重時,病人的關節會受損及變形,引致殘障。病人的活動能力逐漸受影響,一些簡單如梳頭或穿衣的動作,他也開始覺得力不從心,到後來更可能無法做到。不要說工作,病人就連自我照顧的能力也受影響,長遠來說,更有可能對他的心理及社交活動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有機會引致抑鬱症等問題。

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單影響關節,還會侵入身體其他器官,可能引致以下疾病:
•眼鞏膜破穿
•肺纖維化及積水
•澱粉樣變性病,能引致腎臟功能衰退
•淋巴瘤
•血管栓塞,引致中風或冠心病
乾燥綜合症(修格連氏症候群)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顧自己?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病人應定期覆診,讓醫生可以跟進關節及身體的情況,減少因病情惡化而發展至無可逆轉的境地。
病人自己亦應多了解疾病及護理方法,依照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注意自我照顧,對紓緩病情會有很大的幫助。以下是一些護理要訣,病人不妨參考:

1.保持運動及鍛練: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強化肌肉,紓緩關節壓力;很多研究亦證實,練習太極、進行水中運動均有助紓緩痛症。但要避免過多的跑跳或負重運動,以免加速關節破壞。如活動後,休息一段時間(如1小時),關節疼痛的現象不但沒減輕,反而加劇,則表示活動過量,要重新調整。

2.保持充足休息:充足的休息可以幫助減少炎症活躍及疲勞,尤其是病情活躍時,應更多休息。

3.注意關節保護:病人必須小心保護關節,避免關節進一步發炎及受損。保護關節的要點包括:
◦使用較大和有力的關節,例如應用整隻手去提取重物,而不應只用手指去提取
◦避免關節長時間保持同一動作,應定時更換坐姿及舒展筋骨
◦避免做一些會加速關節變形的動作,例如應以手掌來扭動瓶蓋,而不應以手指扭動瓶蓋,因會加速尾指關節變形
◦躺下時應大多數時間保持仰臥、平躺,保持受影響關節伸展的姿勢
◦保持姿勢正確,無論站立或坐下,都應保持脊椎平直
◦早上醒來,先在床上活動關節才下床,以減輕僵硬及疼痛;久坐後,膝部感到僵硬,可於站起前,先屈曲及伸展關節數次,令它變得柔軟靈活才站立
◦留意關節痛楚
◦減少工作時體力的消耗
◦如需要時,可考慮使用一些輔助器具,例如拉鏈器、改良筷子、穿襪輔助器、長柄鞋抽、長柄背刷、加高坐廁及坐廁扶手等,既可避免關節承受過量壓力,亦可以提高病人的獨立生活能力

4. 使用冷暖療法:常用包括熱墊、凍敷,有效鬆弛肌肉,減輕關節痛楚。
如病徵惡化時(急性期),可用冰敷 減少發炎反應,減輕疼痛,每次約15分鐘,每天2至3次
當病徵緩和時,則可熱敷關節,以減輕關節腫脹疼痛及僵硬,並使肌肉放鬆。每次熱敷不宜超過30分鐘,每天可2至3次,但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皮膚。

5. 參加病人互助小組:有助增加對疾病及治療方法的認識、掌握更多資訊,更可與其他病友互相分享及交流,增加心理上的支援。

6. 維持健康生活:保持飲食均衡,對維持健康身體非常重要。另外應避免飲酒,尤其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是損害肝臟,病人更應戒酒,避免令肝臟百上加斤。另外要注意適當地紓緩壓力,減輕對病情的刺激。

7. 預防骨質疏鬆:類風濕性關節炎加上藥物如類固醇的副作用,會有可能增加出現骨質疏鬆的危機,病人應特別小心注意,與醫生商量預防方法。

8. 戒煙:吸煙有機會令病情惡化,病人應及早戒掉。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3#
發表於 15-2-28 22:47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6-18 08:18 編輯

消炎止痛
ibuprofen tab 200mg
+ famotidine tab 20mg

消炎止痛
diclofenac sodium slow release tab 100mg
+ famotidine tab 20mg

止暈
merision 6mg = betahistine mesylate tab 6mg

类風濕关節炎 RA
methotrexate tab 10mg
folic acid tab 10mg 叶酸



2014.11月.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4#
發表於 15-2-28 23:03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6-3 11:51 編輯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5#
發表於 15-2-28 23:35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3-10 22:08 編輯

肩頸痛(Shoulder Neck Pain)

肩痛 頸肩痛主要痛點在關節周圍,故稱關節周圍炎,簡稱周炎,俗稱凝、漏風或凍結。起病多因肩關節周圍組織,如肌腱、滑囊等受冷凍、外傷、感染所致。

不少患者是由風濕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狀為頸肩持續疼痛,患側上肢抬高、旋轉、前後擺動受限,遇風遇冷感覺有沉重隱痛。如不及時治療,托延日久可使關節粘連,患側上肢變細,無力甚至形成廢用性萎縮。 該病多見于50歲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發生。疼痛特點是胳膊一動就痛,不動不痛或稍痛,梳頭、穿衣、提物、舉高都有困難。發作嚴重時可疼痛難忍,徹夜不眠。

加上情緒緊張,容易形成頸椎錯位而導致俗稱「肩頸痛」。但很多人誤以為肩頸痛 或背痛是平常事,而不加理會。最嚴重疾病如心臟病、關節炎和肺結核等,也都會產生背痛頸痛,因此患者不應掉以輕心。所以當脊椎、關節或肌肉等出現不適 ...

一般治療方法如下:

1.對抗療法 此病主要是肩關節周圍組織發生的病變,常致關節發生粘連。為此,功能鍛煉和局部推拿、按摩、被動与主動肩關節運動等,是防止肩關節粘連、肌肉萎縮和恢复健康的根本辦法。對抗療法要持之以恒,以自我鍛煉為主,其做法:每天晨起後自覺做3种鍛煉。

第一,自動按摩運動,即用健側手揉按病肩部肌肉,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反复作按摩運動30次;
第二,肩關節運動,即將病側上肢向前高舉、向對肩高舉、向后旋至對肩的肩胛部、將手在胸前做圈形旋轉活動,每個動作各30次;
第三,肩肢上舉運動,即預先在牆或樹干上作好標度,然后用最大气力忍住疼痛將手臂由低到高的上舉,使手指觸到自定的標度,連續做30次。3項共做肩部活動180次。如能忍痛堅持,緩慢漸進,鍛煉 1個月,病痛可不治自愈。此法最有益于防止病殘和盡快恢复功能。

2.伸縮療法 病人直身跪坐于軟墊物上,將兩肩盡量聳起,頭頸盡量縮進(似乎感到兩肩頭要碰上耳朵),然後將兩肩盡量用力下落,這樣反复伸肩、縮頸各30下,對肩頸痛有很好的療效。

3.推拿療法 此法主要由術者做4個拿摩動作:
(1)病人端坐,術者站在病人背後,一手置于病人的病肩上,另一手的手掌置于病人的側肘下;當患者手臂外展向上時,置于病肩上的手用力下壓,以阻止胸廓肩胛骨的運動,置于肘下的手用力向上推,使病人的手臂盡量往上伸展,如此反复進行20次。
(2)術者面對端坐的病人,一手手掌置于病人病側肘下,另一手握住病人病側手腕,將其上肢向外作歪形轉動,如此反复轉動20次。
(3)病人背靠牆站立,并將兩手放于自己的頭后,術者面對病人握住其正常一側的肘部,使之靠牆(主要防止病人扭轉身子),另一只手握住病人的病側肘部順勢向牆壁用力下壓,如此反复動作20次。
(4)令病人保持第三個手法的位置,將健側手臂伸直過頭靠牆,由術者用手抓住病人患肢的肘關節部,順勢用力朝牆壁推壓,如此反复動作20次。以上4個推拿動作共80次。如病人可忍,應循序漸進,每個動作逐漸增至每次做30下甚至40下,每天1次,14次為一療程,一般可痊愈。此法對肩周炎、肩下峰滑囊炎、頸肩綜合征等療效顯著。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273442&page=1&extra=#pid214305084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6#
發表於 15-3-10 22:12 |顯示全部帖子
頸椎痛 頭痛

頭痛
病徵:頸部的不適,最初由肩膊開始感到隱隱作痛,然後痛楚延伸到頸的位置。如沒正視,患者會感到頭痛,這時可能是已頸椎錯位;手臂亦可能會感到繃緊,肌肉僵硬,如果有骨刺增生,會影響神經系統,引致手麻痺和軟弱無力。有部分人甚至會感到眩暈、對光敏感或耳鳴等。

導致:一些較少見但卻是十分嚴重的頭痛病患例如中風,腦出血顳動脈炎,腦膜炎,腦壓上升,腦部腫瘤等。因為頭痛的病因很多,所以頭痛是十分複雜和難以診斷的。

原因:引致頭痛的主要疾病有脊骨錯位,頸椎退化,頸椎關節病,群發頭痛,血管性病變、藥物或其戒斷症候群、情緒低落,血糖過低,糖尿病,貧血,非血管性顱內病變。



頭痛簡介
根據英國統計數字顯示有85%人口在一年之內最少會遇上一次頭痛,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長期為其所苦。近年經濟不景氣,都市人生活壓力大,頭痛問題有急升趨勢。 據腦科學會早前調查發現,三成男性及五成女性皆長期患有頭痛,患者數字較五年前上升超過八倍。

偏頭痛:(Migraine Headache):許多都醫生難以診斷偏頭痛.最新腦科醫學雜誌指出,在以下的三個問題中,如果你的答案有兩個正確的,93%您大概患有偏頭痛.
1)在過去的三個月中,頭痛有影響到至少一天的日常生活嗎?
2)頭痛時,有想吐,胃不舒服的情況發生嗎?
3)頭痛時,會被光線影響嗎?

張力性頭痛 (Tension Headache):張力性頭痛大部分是來自痙攣肌肉壓迫的張力,和來自心理精神方面的壓迫。疼痛的強度一般為輕度至中度,雖不致於完全不能工作或生活,但對工作或生活確有程度不等的影響;疼痛的時間可由半小時至一週不等;疼痛的部位可以是一側或兩側,有時感覺是腦袋深部來的疼痛,往往引發是否罹患腦瘤的疑懼;致痛的因素可以是機械性碰觸、噪音或用眼過度、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睡眠不足、生活壓力、天氣變化等,但不會因工作或生活而加重疼痛的強度;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病. 澳洲醫學權威Dr J.Murtagh 於1994年的著作中更指出,張力性頭痛除了精神因素以外,頸脊椎的功能失常也是引致張力性頭痛的主要成因。


頸椎病變性頭痛 (Cervicogenic Headache):大部分是來自頸脊骨退化,移位,和關節病所引致,又被稱為後枕神經痛。導致此項頭痛主要是因為第一,二,三條頸椎神經受到改變引起。疼痛的部位大多是一側,由頸伸延到後腦杓,頭的側面及到達眼球的後面。也有不少醫生把頸椎病變性頭痛誤診為偏頭痛。



頭痛治療方法:民間悄流傳不同的解痛方法,止痛藥、手術、打坐、泡溫泉等,到底頭痛要如何醫治呢?

營養:優質的維他命B1,B6,B12 配方鎂及鈣

藥物治療:輕度頭痛患者可進行消炎止痛治療。但止痛消炎藥潛藏著傷害腸胃的問題,不宜長期服用。

脊醫矯正術:杜克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針對相關研究進行文獻分析,並結合了25位相關專家進行評估,結果發現,脊醫矯正能夠有效紓解脖子部位潛伏病變導致的頭痛,療效比藥物止痛來得明顯.按摩與脊醫矯正兩種療法都能夠紓解頸部病變導致的頭痛症狀,但是最快速、最能持久的療法,還是以脊醫矯正為久。

運動治療:各項運動中,以游泳最為適合,因為水的浮力可減低病者關節所受的負荷,並能令患者全身得到充份的舒展,因此最為安全有效。

物理治療:磁場治療、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等。這些治療可放鬆肌肉,減輕頭痛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

家居肌電儀:可在家放鬆緊張的肌腱,減輕痛症。

熱療:熱療即熱敷、浸熱水浴等,可加速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7#
發表於 15-3-10 22:20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3-10 22:22 編輯

肩周炎

林女士剛滿30歲,做文祕工作七年多,已經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頸肩痠痛厲害。前兩天一直在趕做文案,都沒時間陪女兒。這不一看下雪了,小女兒很興奮,拉她和小區裏的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大家玩得盡興,當時根本沒覺察到手臂有什麼不適,睡了一覺起來,發現左肩膀整個都動不了了,稍一動,疼得冒汗。

  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鍼灸科陸瑾主任中醫師介紹,林女士得的是肩周炎,因為長期伏案工作,本身肩、頸部不是特別好,加上勞累、受涼一下子就激發了疾病。雖然肩周炎都不陌生,感覺是“小病”,但是和牙疼一樣,疼起來要命,還會影響整個日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陸瑾介紹,肩周炎,主要是肩關節囊和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因退變、損傷等引起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症

中醫專家認為:肩周炎的發生與氣血不足有關,復加慢性勞損,感受風寒或肩部外傷引起,導致肩部經筋脈絡痺阻失和瘀滯不通
肩痛的時間長了導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氣血瘀滯,以致患處腫脹粘連,最終關節僵直,肩臂不能舉動。

  以往大多見於50歲左右的人羣,所以有“五十肩”之稱,但從目前的門診情況來看,很多年輕人逐漸有肩周炎的症狀出現,大多由於長期的肩部負重、受涼、缺乏鍛鍊所導致。

  肩周炎急性期莫熱敷

  不少人在肩周炎急性發作期,自行用熱水袋熱敷、按揉熱敷、貼膏藥、甚至找不正規的地方按摩,結果反而更嚴重。陸瑾説,這種不正確的處理方式,會加劇皮下毛細管出血,使得組織粘連更厲害,加重症狀。肩周炎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用藥,不要自行盲目治療,服用止痛藥物只能治標,建議採用鍼灸、艾灸、推拿、中藥燻蒸等方法。

  冬天可用艾灸補陽氣

  該院鍼灸科阮志忠主任中醫師推薦,對於寒濕型肩周炎,尤其是肩周炎慢性期,通過艾灸治療,可以很好地緩解不適症狀。
《醫學入門·鍼灸》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説明灸法有其獨特的療效。可以選取肩膀周圍的穴位,比如肩髃、肩髎、肩貞、肩前、肩內陵等施治。

  另外,在雪天,通過艾灸也可以補陽氣。中醫學認為,艾葉味苦、辛,能通十二經。《本草綱目》中稱“艾葉能灸百病。”它有温陽補氣、温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
艾灸可以作為一種家庭保健療法,選擇一些特定的穴位,有温陽補氣、疏通經絡、祛濕驅寒之效。常用穴位主要有足三裏、神闕、關元、氣海、命門。

  具體操作是將點燃的艾條懸於施灸部位之上,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釐米,灸5~10分鐘,可使皮膚有温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以紅暈為度

  需要注意的是,對實熱證、陰虛發熱者,一般不宜灸療;對顏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關節活動部位,不宜採用瘢痕灸。另外,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肩部鍛鍊的八部操

  辦公室一族平時也要注意適量鍛鍊。在鍛鍊的時候,控制度,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結合自己的病情推薦鍛鍊方式,不要給自己肩部過熱的刺激,更要重視肩周疼痛,及時治療。

  體後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外牽拉。

  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鐘,然後回原處,反覆進行。

  前後擺動練習:軀體前屈(即彎腰),上肢下垂,儘量放鬆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然後做前後擺動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作30~50次。休息後再做一組,以不產生劇烈疼痛為宜。開始時,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迴旋畫圈運動:患者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做由裏向外,或由外向裏的畫圈運動,用臂的甩動帶動肩關節活動。幅度由小到大,反覆作30~50次。

  正身雙手爬牆:患者面向牆壁站立,雙手上抬,扶於牆上,用雙側的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雙側上肢儘量高舉,達到最大限度時,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返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側身單手爬牆:患者側向牆壁站立,用患側的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肩內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梳頭狀鍛鍊: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側肘屈曲,作梳頭動作。

  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鍊,只要持之以恆,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8#
發表於 15-4-1 15:00 |顯示全部帖子
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禁忌與病患須知)



食物禁忌如下 :

(1)禁吃 : 補品 . 如四物湯 . 中將湯 . 八珍 . 十全 . 當歸 . 黃耆等等 .

(2)少吃 :薑母鴉 .羊肉爐 , 為什麼呢 ? 因為大部份都有放補品補藥 .還有類雌激素食物也要少吃, 例如山藥 . 瑠璉 . 大豆異黃酮濃縮製品 . 因為有不少研究顯示, 女性荷爾蒙與本病有密切關切.

(3)最近新的研究報告顯示 , 紅肉與內臟類 , 以及海鮮(尤其是蝦子)也應少吃 .

許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因關節變形造成掌指處形成「天鵝頸」,這個現象也是本病頗為獨特的外觀變化。本病發病女性約為男性的三倍,是一種抗原的免疫反應,有一半以上病人在關節症狀出現前,先逐漸感覺全身虛弱倦怠,肌肉痠痛,食慾不振等等,持續一陣子之後才出現關節痛。而關節痛多半從小關節開始,如手指、腕、膝,直至較大關節例如髖關節。

典型疼痛感覺是關節呈現紅、腫、熱、痛、僵硬,較明顯的是關節的疼痛僵硬常常發生在早晨。若病程遷延多年,將發生關節變型僵直,肢體殘障。少數病患在得病後,病情發展緩慢,但是大多數病患病情反覆不定、時好時壞,整體而言是慢慢的惡化。


現今中醫藥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是使用針灸,藥物,以及外敷膏藥三種療法。中藥治療方面可選用金匱要略記載的「桂枝芍藥知母湯」;而新藥開發研究也有不錯的成效,例如海風藤,石南藤之類。另外,蠍子.蜈蚣也是十分有效的藥材,因為略有毒性,必須具備經驗的醫師,以其他藥材搭配使用,緩和毒性,並發揮藥效。

而中醫藥對於疾病治療的有效,主要還是歸功於醫師對病人的「證型」判斷是否正確。所謂證型是指「體質類型」,它是中醫治病的精髓,也關係著療效的好壞。以下簡略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體質類型與中醫用藥參考:

一、濕熱體質:關節紅腫熱痛,口乾舌燥,便秘,小便黃赤色。
  可使用知母.苦參.蒼朮.黃柏。

二、陰虛挾濕熱體質:關節疼痛.有時紅腫有時不腫.口乾舌燥.
  小便黃赤色.身體烘熱。
  可使用知母.熟地黃.白薇.牛膝.蒼朮.黃柏.土茯苓。

三、肝腎陰虛體質:關節疼痛,不太紅腫,甚至關節略微萎縮變形,
  口乾,腰痠,烘熱。
  可使用熟地黃.山茱萸.白芍.女貞子.牛膝.薑黃.忍冬.
  雞血藤。

四、脾腎陽虛體質:關節萎縮變形較明顯,甚至關節怕冷,倦怠,
  腰痠,頻尿,食慾不振。
  可使用仙靈脾.仙茅.熟地黃.白朮.補骨脂.牛膝.桑枝。

針灸方面,患者能夠感受到針灸的痠麻脹痛,則療效較好 。 另外還有兩種型態的外敷膏藥,分別適用於急性期與慢性期關節炎,能降低發炎與關節疼痛,讓病人的疼痛指數與發作頻率大大減低。

平日保健必須保護受病關節,例如慢性期可使用熱敷,春冬之際更要作好關節的保暖。另一方面,適當的運動可以減輕關節疼痛外,也可增加關節活動度。而氣功,太極拳等等修煉,對於本病也有正面的輔助。

http://www.tianbao.tw/new/d2005.htm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9#
發表於 15-4-1 15:0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4-1 15:17 編輯

免疫異性標靶療法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新方法

治療關節炎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發炎反應、減輕疼痛、避免症狀繼續惡化、恢復關節功能,並且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傳統藥物治療 長久以來,對於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就是使用非類固醇抗癌藥(NSAIDs)、止痛藥或類固醇來消炎及解熱,並沒有真正治療疾病的效果。這些藥物雖然可以減輕疼痛及降低發炎反應,但並不會改變關節發炎的真正的病程。

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些非類固醇藥物可能會加速關節炎的惡化,除此之外長期使用這類藥物,常會伴隨嚴重的腸胃疾病以及肝、腎功能衰竭等副作用 免疫抑制劑療法 傳統治療關節炎的免疫藥物,主要是透過抑制免疫系統,來緩解關節受破壞的過程。但這只能舒緩症狀,加上它對免疫系統的意志是全面性的,並不具特異性,因此容易出現副作用。

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或是造成內分泌系統的混亂。 免疫特異性標靶療法(ISTAT) 免疫特異性標靶療法(Immuno-Specific Target Therapy),是目前最新的免疫療法,這個方法徹底改善傳統免疫抑制療法的缺點,大大提升了治療的效果。他藉由功能性益生菌來啟動人體的「先天性免疫系統」,活化調節型T細胞,製造出一個平和的免疫微環境。接著再利用活性營養素啟動「後天性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調節型T細胞,這種療法可以很精準的專注我們的治療目標,達到最高的效率。 ISTAT只會抑制免疫系統對關節內膠原蛋白的攻擊,卻不會抑制其他免疫反應,因此不會有造成其他免疫力的下降等副作用的產生。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0#
發表於 15-4-1 15:11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4-1 15:17 編輯

中醫快速治法(六之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有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晚期則出現關節僵硬、變形等功能喪失,一般常對稱累及手指、腕、踝等關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情比較複雜,病因尚未明瞭的一種疑難症。現代醫學還無特效藥。治療上常使用激素來控制病情,而患者一旦接受激素治療,那麼以後要想選用其他藥物那基本無效,而長期使用激素將為患者帶來更大的麻煩後患。

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產生是人體氣血兩虛和心、肝、脾、腎等臟器功能運化失常,進而導致經絡運行受阻,四肢關節腫脹疼痛,最後導致殘廢。

中醫將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分七種類型:

一、 風邪阻絡型:臨床可見關節走注疼痛,痛無定處,以腕、肘、膝、踝等處為重。關節屈伸不便,兼見寒熱表證,舌苔薄白或膩、脈浮。

二、 寒邪阻絡四肢疼痛:臨床見四肢關節冷痛,痛處不移,形寒肢冷,局部皮膚顏色無改變,遇寒加重,得溫痛減,舌苔白、脈弦緊。

三、 濕熱阻絡四肢疼痛:臨床可見關節痠痛,重著不移,或肌膚麻木不仁,日久或早期治療無效則肌肉頑硬,骨節變形而致殘。舌苔白膩,脈濡緩。

四、 熱邪阻絡四肢疼痛:臨床見四肢關節疼痛,局部有紅腫,兼有發熱、口渴、煩躁、舌紅苔黃燥、脈數。

五、 濕熱阻絡四肢疼痛:臨床可見關節紅腫、小便赤濁、四肢困重疼痛,脈滑或濡數、舌紅、苔黃膩,可伴有肌膚紅色結節.

六、氣血虧虛四肢疼痛:臨床見關節疼痛,勞累後加重,可見肌肉瘦削、面色蒼白、唇甲淡白無華、少氣懶言、神疲倦怠、眩暈、畏風自汗、脈細弱、舌質淡、苔薄。兼挾瘀血則關節疼痛如錐刺,痛處不移,拒按,肌膚甲錯,形體羸瘦或關節變形頑硬、舌質暗而有瘀點、苔薄白、脈細澀;兼痰濁則肢臂疼痛、身體困重、首(頭)如裹、舌質胖、苔白膩、脈弦滑。

七、肝腎虧虛四肢疼痛:臨床見筋骨弛緩或拘急、痠痛、頭目眩暈、爪甲枯脆、腰膝痠軟、耳鳴失聰、齒搖髮脫、陽痿遺洩、尺脈弦細沉溺,偏陰虛則四肢關節熱痛喜涼,骨痛夜間加重、顴紅唇赤、舌質鮮紅少苔,或紅絳少津;偏陽虛則兼見兩足浮腫無力,大便溏洩、小便清長,手足不溫等症狀。

以上幾種類型是比較常見的,有些類型的症狀可能會同時存在,所以在治療上要特別注意。總體來說類風濕病的治療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鑒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比較複雜的病機和病因,可用針灸、針刺放血、口服中藥、外敷膏藥、灸療(火療)、水療等多種方法。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1#
發表於 15-4-1 15:13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4-1 15:17 編輯

中醫快速治法(六之二)----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分七種類型,將詳細的介紹各種方法的治療法則和程序。


針灸療法 取穴部位:上肢曲池、外關、合谷、肩□、腕關節痛加陽溪、陽池;下肢:雙膝眼、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解溪、崑崙,足腫痛不能走路加太沖。所有穴位均為雙側同時施針,進針後必須用艾條灸3~5壯(每穴)留針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後停2~3天,再進行下一療程的診治。 針刺放血療法 取穴部位: 上肢曲澤、合谷、阿是穴;下肢:委中、足三里、崑崙、阿是穴。
操作方法:局部常規消毒,用梅花針重叩, 叩畢用真空罐拔吸,使血液外溢,出血量不宜過多,以微出血即可,每三天針刺一次。 中藥口服法
▌藥方與用法 ◆處方一:川斷15克、熟地15克、威靈仙15克、懷牛膝15克、松節15克、補骨脂10克、附子10克、骨碎補10克、淫羊藿10克、桂枝10克、獨活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防風10克、知母10克、穿山甲10克、蒼朮10克、伸筋草25克、麻黃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此方為焦樹德教授經驗方,筆者運用此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效果特佳,對虛寒性類型尤宜。 ◆處方二:熟地20克、淫羊藿20克、鹿銜草20克、肉蓯蓉20克、當歸15克、蜂房15克、烏梢蛇15克、土鱉蟲15克、地龍15克、殭蠶10克、蜣螂10克、穿山甲10克、全蠍10克、蜈蚣3條、生甘草1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日口服二次,每次6克,飯後服。
本方為朱良春老醫師之驗方,臨床治療多例,效果良好。 ◆處方三:鹿角霜15克、防己15克、當歸15克、附子1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地龍10克、烏蛇10克、生甘草10克、生地30克、意苡仁30克、黃耆30克、蜈蚣3條。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本方為謝海州研究員之驗方,臨床驗之有良效。 ◆處方四:黃耆25克、桑枝30克、炒白朮15克、桂枝15克、川烏15克、(先煎)草烏15克、防己15克、莪朮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本方具有溫陽通絡的功能,如患者熱盛加生石膏30克,土茯苓30克;寒盛加細辛5克。三個月為一療程。 ◆處方五:黃耆、防己、白芍、當歸、威靈仙、懷牛膝各15克;桂枝、乳香、沒藥、獨活、地龍、防風、羌活、川烏、蒼朮、烏梢蛇、穿山甲、紅花各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本方為「疑難病」驗方,筆者經多年使用,療效甚佳,唯個別患者服後有噁心的不良症狀,改飯後服藥就可以了。 中藥外治法
中藥外治就是將中藥研細粉,或做成膏藥,將藥粉直接貼敷在固定的穴位或疼痛部位上。這種方法是通過皮膚下面汗毛孔來接收藥物,進而促使疾病痊癒。 筆者在選用時除一般治風濕病的膏藥外,大都是針對病情主症下處方。常用方法如下:
制川、草烏各100克、羌活50克、獨活50克、杜仲50克、牛膝100克、乳香100克、沒藥100克、丹參50克、當歸50克、秦艽50克、防風50克、雞血籐50克、木瓜50克、威靈仙50克。 用法:將以上藥研極細粉備用。平時取10~20克,用蜂蜜調成糊狀,將貼敷部位用溫水洗淨,然後將調好的藥粉均勻的敷在皮膚上厚約5毫米,敷後用溫毛巾包住敷藥部位,最好再熱敷,如沒有輔助熱敷,貼敷時間可長一些,大約10~15小時,詳情可視病情而定。如患者敷藥後感覺癢或有不舒服,就應立即取下,以免皮膚破損,如無不良感覺,時間可長一些,但必須每24小時換藥一次。 外治法配合內服法及針刺、針灸、炙療、水療等綜合治法治療類風濕,效果最佳。只要病患者有信心和耐心,堅持治療,大部分患者都會痊癒或控制病情。 水療法
水療法就是將粉碎的藥粉,放入盆內,將藥粉和水加熱,待水溫降至42度以下時,將手或腳浸入藥水中,浸泡約35~45分鐘。每日1~2次(早、晚各一次),水溫下降時需加熱水以保持水溫度不低於40度。(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2#
發表於 15-4-1 15:14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4-1 15:20 編輯

中醫快速治法(六之三) 類風濕性關節炎


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分七種類型及各種方法的治療法則和程序。

灸療法

6. 灸療法(火療法)——灸療法也叫火療法,目前有兩種做法,即艾條直接灸和藥物上放火灸,分別介紹如下:

艾條直接灸

操作方法:將艾條點燃,對準穴位;取穴部位:肺俞、身柱、阿是穴(只限虛寒症患者),每穴灸3~15分鐘,視皮膚情況決定時間長短,皮膚過紅者不宜太久。

藥物上放火灸

藥物上放火灸就是將已備好的藥粉,用蜂蜜調成糊狀後敷在所定的穴位上,然後上蓋毛巾,用具有發熱功能的器械熱敷藥上的穴位,為加強藥物的滲透及汗毛孔的快速開合,在使用發熱機械之前,先用酒精噴灑在穴位上已備好的濕毛巾上,然後點燃。

操作方法:

1. 取穴:從頭椎開始到長強穴,即背後所有穴位。

2. 敷藥方法:將備好的藥粉均勻的敷在以上穴位,寬度要在3~4寸左右,視病人胖瘦來定,總之藥粉盡可能敷得寬面一些。(使用的藥粉參見中藥外治條。)

3. 藥物敷好後,需蓋濕毛巾2~3條,然後噴灑酒精(可用注射器),酒精噴灑要均勻。面積可小一些,主要噴在脊柱左右,兩側可少噴。在噴灑酒精前要做好附近暴露皮膚的防護。在頭部及其他容易暴露的部位敷。

4. 做好一切準備後,就可點火。點燃後待患者感覺到很熱時即可熄火(濕毛巾蓋住)。熄火後即可將有發熱功能的器械敷在上面(或熱水袋),時間大約30分鐘。在使用外敷加熱時一定要注意觀察病患的感覺。太熱時要注意調整火力,或增加濕毛巾以免燙傷。

火療法是一種中醫的整體治療法。其主要目的是調整人體總的免疫功能。也叫調整肝脾腎的功能。中醫治療是考慮全局的。綜合我們上文所講過的一些類風濕病的幾個類型,大都是與內臟的虛損有關,所以要想治癒類風濕及許多疑難雜病,必須全方面來考慮,全方位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類風濕病每年都可導致全球數百萬的人傷殘。中醫中藥的方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效果非常顯著。由於中醫在國際還沒有普及,中醫的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許多可以治癒的患者沒能得到最佳治療和最佳時機的治療,最後致殘。許多年輕的生命過早凋謝了。做為有能力的專科中醫專家,沒有機會為這些病患提供最有效的辦法來挽救他們的健康,實屬罪過。

很早以前,就有一個想法,有機會到世界各地走走,結交一些朋友,如可能聯合一些慈善家開幾所中醫快速治療學習班,為世界各地區培訓一批高級中醫人材,讓他們快速的瞭解中醫及筆者的一些特殊治法。筆者近三十年來對現代醫學無法根治的乙型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肺結核、淋巴結核、哮喘、高血壓、糖尿病、尿毒症等幾十種難治病有專門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知識是全人類的,我們應服務於人類。鑒於個人的能力有限,如有緣在世界各地結交很多朋友,把我的知識傳給更多人。那麼世界將有更多的人得到更有效的治療。但願世上人人無病,人人健康。

類風濕病的治療比較麻煩和方法複雜。患者如有不明之處可直接找我。我的聯絡電話是:0060166761368。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3#
發表於 15-6-3 11:42 |顯示全部帖子
中指長期疼痛。 关節肿疼,變形, 
6。1。2015
10mg methotreaxate

補血丸

Methotrexate
於1953年上市,主要被用以治療多種癌症,
低劑量也可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等。而methotrexate 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第一線用藥。

MTX是一個抗癌藥物,也常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身上,做為免疫調節劑使用,服用前就聽過很多病友提起這個藥物的副作用,有些人容易噁心嘔吐,也有些人是造成生理上的相關問題,只是當時我服用後,有這些狀況產生,一直持續服用著, 肿消的極少,。讓我的身體極度不舒服,。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4#
發表於 15-6-3 11:43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6-3 11:44 編輯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包括口腔炎、口唇溃疡、咽喉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常见,偶见伪膜性或出血性肠炎等。
(2)肝功能损害:包括黄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增高,长期口服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脂肪肝、纤维化甚或肝硬变。
(3)大剂量应用时,由于本品和其代谢产物沉积在肾小管而致高尿酸血症性肾病,此时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尿少、氮质血症甚或尿毒症。
(4)长期用药可引起咳嗽、气短、肺炎或肺纤维化。
(5)骨髓抑制:主要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尤以应用大剂量或长期口服小剂量后易引起明显骨髓抑制,甚或贫血和血小板下降而致皮肤或内脏出血
(6)脱发、皮肤发红、瘙痒或皮疹,后者有时为对本品的过敏反应。
(7)在白细胞低下时可并发感染。
(8)鞘内注射后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眩晕、头痛、意识障碍,甚至嗜睡或抽搐等。
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腹泻,口腔炎,胃炎,严重可便血.白细胞减少,严重可有全血象下降. 长期用药可引起肾损害,药物性肝炎.也有脱发,皮炎,色素沉着,头痛,口腔溃疡,血清肌酐及氨基转移酶升高.大剂量鞘内或头颈部动脉注射可引起抽搐.少数有月经延迟及生殖机能减退.

此药有肺毒性作用。
应用此药患者约5%发生神经性综合征。鞘内注入此药后几小时内可发生急性化学性蛛网膜炎及脑膜刺激症状。有发生扩散性坏死性脑白质病变者。

应用大剂量可引起肝细胞坏死伴暂时性肝酶升高,它也可引起肝脂肪变性,肝细胞退行性变、门脉纤维化及肝硬化。长期小剂量用此药治疗非肿瘤性疾病如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致肝毒性作用,叶酸盐缺乏可能是诱发因素。

大剂量甲氨蝶呤可致立即肾毒性作用的发生率增高,小剂量则肾毒性作用的发生率低。
此药可引起男性生殖腺功能失常。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5#
發表於 15-6-4 23:32 |顯示全部帖子
龜精靈 發表於 15-6-4 11:16
回覆 333s 的帖子
你無事丫麻?


精靈
記得你有痛症... 最近好么? 身體有冇好轉?
保持運動. 並要多休息. 多參與活動




-抽了甲狀線細胞 report 未出, tumor / cancer 未知數.
-周骨神經痛 出外做(按摩, 抜缶, 艾灸) 在家做 (家中電療, 壓腿) +
並做 "電位治療器 " ((
由巨痛至微痛. 1个多月, 現不能追車, 跑不動痛, 跳午, 運動可以了.
(真怕殘障) 無法行走.
-头倉謝了再生, 生了再謝, 搞至头暈, 头痛..心煩.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6#
發表於 15-6-4 23:33 |顯示全部帖子
MS.KAM 發表於 15-6-3 20:06
good


最近好么?


身體有冇好轉?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7#
發表於 15-6-5 10:53 |顯示全部帖子
龜精靈 發表於 15-6-5 09:41
依家個人好懶, 成日都見累, 唔想郁, 亦跑唔郁(已經放棄唔會做追車等動作)


成日都見累, 唔想郁, 100% yes.
懶非我性格. 因冇氣, 冇力, 搞至懶左. 靠意志力. 太勞. 心情會勁差.
自己夠煩, 还得跟家人手尾, 不累死才怪.


6月尾先你可以見到專科醫生?
記得反應給醫生听. 自己狀況 (好/坏, 副作用etc)
你並也可, 食多种vit 試下. 任何牌子都差不多.

我並非無啦啦要CHECK CANCER wow?
檢血, 發現有問題, : 檢血,
-> 超印波 ->抽細胞. 檢察是什么?

关節, 类風濕, 甲狀線, 皮肤, 头, 指甲 ...> 和免疫系統有关.


電位理療, 很多地方提供"免費"做. 不防去做下...
(非叫你買) 我做N次, 有DD效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8#
發表於 15-6-10 11:28 |顯示全部帖子
龜精靈 發表於 15-6-5 15:16
我真係照顧自己都累到不得了...6月尾先第一次見到專科醫生
我想問, 你專科D藥o唔ok? 係咪真係改善到身體狀 ...



你.6月尾先第一次見到專科醫生

我.7月尾先第一次見到專科醫生。。內科。



你真係照顧自己都累到不得了
我也是。只想照顧自己,再照顧家人,累到不得了。
家務,上堂,運動,協助老媽,家中日用補及買菜。打理理財,比上班还更忙。怕有日需要工人不可。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19#
發表於 15-6-10 11:30 |顯示全部帖子
甲狀腺腫瘤(Thyroid neoplasm)是生長於甲狀腺的腫瘤,可分為良性腫瘤(如甲狀腺腺瘤),以及惡性腫瘤(如甲狀腺癌)[1][2]。大多數患者在25到65歲時初次罹患此病,而且女性較男性罹病機率為高。


良性腫瘤[編輯]
甲狀腺腺瘤為良性腫瘤,80%的成人會在70歲左右得到甲狀腺結節,而大約90%~95%為良性[3][2][4]

惡性腫瘤[編輯]
主條目: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主要分為乳突性、濾泡性、髓樣以及退行性甲狀腺癌[2] 大多數患者在25到65歲時初次罹患此病。[2][5]

80%的甲狀腺癌為乳突性,15%為濾泡性,3%為髓樣。此三者發育緩慢,若及早治療有機會痊癒。真正致命性的是退行性的甲狀腺癌,發育及快且難以控制。 [3]

其他種類的甲狀腺癌包括甲狀腺淋巴癌、甲狀腺肉癌、甲狀腺平滑肌癌、畸胎瘤、扁平上皮癌和其他罕見癌症。[6]

診斷及治療[編輯]
更多資料: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腫瘤的主要表現方式,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可以針吸細胞活檢術(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取出檢體細胞進行組織培養,以辨別其為惡性腫瘤與否。FNA為取檢體最經濟的方式。[3][7]

由於癌化的甲狀腺細胞也會吸收碘,因此可以放射性的碘-131殺死癌細胞,以治療乳突形、濾泡型及髓樣甲狀腺癌。[2][2]

甲狀腺結節在20歲以後發生為惡性腫瘤的機會較大,因此需要特別關注。

治療需視患者的體質及年齡,以及會擴散與否[2]。另外假設良性甲狀腺瘤影響到吞嚥、說話和呼吸,仍須酌以切除。

有時候部分移除甲狀腺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

若為惡性腫瘤或有逆行性生長的跡象,則予以切除。[2]切除甲狀腺為一中等風險的手術,可能會導致併發症。切除甲狀腺的患者比需服用甲狀腺素以維持身體機能。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象牙宮

積分: 229342


20#
發表於 15-6-10 11:32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333s 於 15-6-10 11:35 編輯

甲狀腺癌之簡介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科門診中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每十萬人中有三至十個甲狀腺癌的案例被發現。其比例雖低,但是在大體解剖時,卻可在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二十的甲狀腺組織中發現甲狀腺癌的蹤跡,意謂著大多數人的甲狀腺癌終其一生都未被發現。
分類:
原發性甲狀腺癌分為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淋巴瘤和分化不良癌,其中以乳突癌所佔比例最高,其次是濾泡癌,其他的癌則較少。髓質癌由甲狀腺C細胞所衍生,並非來自甲狀腺濾泡細胞,故不攝取碘。未分化癌極為惡性且常迅速侵犯周邊組織或轉移到全身各器官,預後甚差,患者常在診斷確定後數月內死亡。轉移至甲狀腺的癌症多來自乳癌或肺癌。

原因:

導致甲狀腺癌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在小孩時期,頭頸部或胸部上方曾接受放射線治療者較易發生甲狀腺癌,而且可以在十至二十年後發生;四分之一髓質癌患者具有家族遺傳之傾向,故髓質癌患者之家屬應做相關癌症之篩檢;此外,有些人認為橋本氏甲狀腺炎可能與甲狀腺惡性淋巴瘤的發生有關。

臨床表徵:

最常見的症狀是頸部摸到腫塊,如果腫塊摸起來是硬而且表面不平滑則要考慮乳突癌,但濾泡癌有時摸起來是軟而有彈性。有些患者則可以摸到頸部淋巴結。此外,比較少出現的症狀是聲音沙啞、吞嚥困難、體重減輕、呼吸困難及胸部不適等。少數患者則會出現遠端轉移之症狀,其症狀依轉移的部位而定,如轉移至脊椎可能會引起手腳酸麻或無力等。

診斷:

首先,可使用超音波進行病灶處的掃描以找尋可疑的結節,有些癌症結節可發現到微小的鈣化點;再者利用細針吸引細胞學檢查為目前最簡便診斷甲狀腺癌之方法,用細針吸取腫瘤細胞並置放於玻璃片上,經染色,約三分鐘後即可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在熟練的細胞學醫師診斷下很快即可判斷是否為惡性細胞。
若結節不易定位,尤其是結節太小或有囊泡樣變化時,此時在超音波指引下準確性更高。對於甲狀腺淋巴瘤,可能須要甲狀腺活體切片病理檢查以確定診斷及作分類。至於髓質癌,血液中的腸癌胚胎抗原(CEA)或抑鈣素(Calcitonin)值可做為診斷的依據。胸部和頸部X光檢查可用來觀察腫瘤有否轉移到肺部,和氣管周遭侵犯的情形。

治療:

手術通常是治療甲狀腺癌的第一步,以儘量切除癌組織為主,除少數局限性且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可考慮只做甲狀腺患側單葉切除,大多數患者甲狀腺應儘量全部切除。手術治療的合併症包括:返喉神經受傷引起聲音沙啞、甲狀腺風暴(目前已少見)及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引起血鈣過低,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可能只是暫時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做完甲狀腺全切除術後,數週後會給患者吃中等劑量的碘131來消除手術後留下來的甲狀腺組織(包括良性和惡性的組織)。之後會安排碘131全身掃瞄來看看還有沒有殘留的甲狀腺組織或惡性腫瘤(此時大多可在頸部看見正常甲狀腺殘留組織的影像)。做完掃瞄之後就可開始每天口服甲狀腺素,讓身體由甲狀腺功能不足的情形逐漸恢復,並產生對腫瘤抑制的效果,甲狀腺素須終身服用。對於淋巴轉移或局部復發的患者,手術仍是最佳的選擇。

一般而言,放射性碘治療對乳突癌及濾泡癌等分化較好的腫瘤較有效,若其甲狀腺無法完全切除、為多發性病變、或癌細胞已侵犯周邊組織或遠處轉移時,皆應接受高劑量的原子碘治療。要注意的是放射性碘治療前,要先停用甲狀腺素並採低碘飲食四星期。若患者無法忍受停用甲狀腺素三至四週,目前已有基因工程合成的甲促素,可供注射使用。至於放射性碘治療併發症較常見的有腮腺炎和甲狀腺發炎,有時甚至會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肺纖維化或嚴重的血液疾病,只有在使用大劑量的放射性碘後方會發生。對於極惡性的未分化癌或因癌症轉移骨頭導致劇痛的甲狀腺癌,由於其對放射性碘反應不良或全無反應,可嘗試使用電療來破壞、殺傷癌組織,以減緩癌細胞的生長及減輕痛楚。
至於化學療法,一般來說,對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有限,故較少採用。
追蹤:

追蹤時,若有新的腫塊發現,細針吸引細胞學檢查仍是最佳的檢查的方法。在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後,應每三至六個月檢查一次血中甲狀腺功能及甲狀腺球蛋白濃度,以便調節甲狀腺素之用量與追踨是否復發。
此外,患者每年應作一次胸部X光檢查以測知其是否有肺部轉移。由於過量補充甲狀腺素會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副作用,因此女性患者每年應檢查一次骨質密度

每隔一年左右,停用甲狀腺素一個月,作一次碘131全身掃描以偵測是否有無復發。另外,骨頭掃描,電腦斷層攝影在必要時也可使用。在某些案例中,正子攝影也可偵測復發之部位。


想不開、就別想. 得不到、就不要.  失去了、繼續笑.  擁有了、要珍惜。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生悶氣,發脾氣,煩躁,焦慮,失眠.   是指因生气(生闷气、怒气、着急上火生成的火气、思虑生成的郁气)。
理性討論交流者。

首頁
12345...8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