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用品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別墅

積分: 917


1#
發表於 07-3-12 23:05 |顯示全部帖子

今期壹週刊 --- 有關奶樽既另一面真相



純粹個人意見....

當大家一窩蜂去搶購 PES / PPSU 既時候, 有冇唸過....

PES / PPSU 只係兩種好新既物料, 並未在全世界受過廣泛測試, 佢地不含 bisphenol A, 但係唔係肯定冇其他有害物質 (定係只係因為未普及而未被測試 / 發現 ???)

我地比BB用 PES / PPSU,係真係安全,定係讓BB做白老鼠 ?

(起碼全世界BB用 PC 奶樽已經五十幾年,如果有任何一個BB有事,肯定早就有傳媒報導.)

以下係今期壹周刊既文章,大家不防睇下事件既另一面:



壹週刊 [2007-03-08]

毒奶樽解碼

美國環保組織上週公布四款在港有售的暢銷名牌膠奶樽化驗結果,發現全部含有致癌化學物「雙酚A」(Bisphenol A,簡稱BPA),動物實驗顯示BPA可影響生殖系統和荷爾蒙分泌,導致兒童性早熟、肥胖、影響腦部發育,甚至致癌!

研究結果在媽咪界旋即引起恐慌,一時間,「毒奶樽」成為親子網站熱講話題。奶瓶所釋出的BPA,真的會傷害孩子健康嗎?家長疑雲陣陣,且看專家怎樣說。


疑問一 毒奶樽有幾毒?

「我買的那些BB用品全部都是Avent,不得了啦!明日我要致電消委會投訴備案先得!」在親子網頁的討論區上,近日就「毒奶樽」的討論十分熱烈,不少媽咪都擔心孩子所用的奶樽含致癌物質,影響BB健康。

根據美國加州環境研究政策中心的研究顯示,四款在港有售的Avent、Dr Brown's、Playtex 及Gerber 品牌的奶樽,均被驗出含BPA,含量水平由每公斤四點五八至十點零七微克不等。報告又指老鼠實驗顯示BPA可影響生殖系統,屬可能致癌物質,甚至可致免疫系統失調及出現性早熟等徵狀。

BPA在動物實驗上證實有害,但中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直言,迄今仍未有研究證實物質對人體有害,且研究結果只說明奶樽含BPA,
並不代表BPA會由奶樽釋出進入奶水中,家長毋須恐慌,「由於膠本身較硬,研發人員遂加入BPA,以助軟化,方便製造各類形狀的奶樽,所以BPA在很多塑膠物料上都有,並不出奇。」


疑問二 玻璃奶樽最安全?

親子雜誌總編輯、育兒專家伍妙敏指出,若家長仍感不放心,則可改用穩定性較高的玻璃奶樽,減少釋出有害物質的風險。

「醫院都用玻璃奶樽,我自己都喜歡用,但BB回家之後就比較難,尤其是讓外傭來照顧的BB,更需特別注意。」伍妙敏指,玻璃較重,一般八個月大的BB要自己學飲奶,若所用的是玻璃樽,BB需用力捉緊方可固定位置,加上玻璃容易破裂,有一定危險性,家長應注意玻璃奶樽是否破裂,並陪同幼兒飲用。


疑問三 食幾多先中招?

人體要攝取多少BPA方有害?目前國際未有就產品中的BPA可含量達致共識;但香港中毒諮詢中心總監劉飛龍指出,根據歐盟訂定的標準,攝取BPA每日最高容量為每公斤五十微克。上述四個品牌的奶樽並未超標。

但家長或許會擔心,若奶樽長期使用,會否增加釋放有害化學物的風險?

根據○三年刊登於《食物添加物及污染醫學》雜誌、由挪威科學家所做的研究報告發現,十二款奶樽在裝入二百毫升水溫達攝氐一百度的沸水達一小時後,每公斤只釋放出零點二三到零點八四微克的BPA;而舊的奶瓶較新的奶瓶釋放較多的BPA,但仍未超出歐盟標準。

而消委會一項測試亦發現,用以製造奶樽的PC膠,
在高溫下才會分解微量的BPA,一般日常使用及清洗,沒有危險。

其實,家長只須遵照指示為奶樽進行消毒便可安心使用,切忌「貪心」,以為愈高溫、烚得愈耐愈乾淨,反而會影響膠質的穩定性。此外,奶樽使用半年後也應更換。

塑膠玩具是否安全?

陳竟明說,BB用品受兒童產品安全條例規管,要求更為嚴格,大多屬高級聚合物,耐熱度較高;至於用來盛載熱水、在一般體育用品及行山店有售的耐熱水樽,可承受高達攝氐二百度的高溫,非常耐熱,可安心用來沖奶,但就不要倒含酸鹼性物質入樽內,避免膠質受影響,釋出有毒化學物。





別墅

積分: 917


2#
發表於 07-3-14 00:04 |顯示全部帖子

Re: 今期壹週刊 --- 有關奶樽既另一面真相


Agree... 其實呢幾隻大牌子都可以話係深入民心, 如果佢地要改晒出 PES 奶樽, 完全冇難度, 生意仲會倍升, 因為 PES 奶樽起碼要六十幾蚊, PC 奶樽只係三四十蚊.

而且 PES 樽身冇咁堅固, 容易出現花痕或跌爛, 好可能唔夠半年都係要換新.

既然未有科學証據証明 PC 有確切風險, 繼續用 PC 生產奶樽, 其實某程度上都算有良心 (對消費者既荷包).

好似而家全球電視機生產商, 一致協定只出貴價既機種 (e.g. plasma tv). 以前我地可以用二三千蚊買普通電視機, 而家冇得揀, 迫你買起碼六七千蚊既電視機.

至於果個大字標題既 "刻不容緩" banner 廣告, 用 "靠嚇" / 危言聳聽既手段, 我覺得非常討厭, 全世界只有香港人當你係寶, 如果呢個牌子真係咁掂, 就唔會被歐美國家全面停售.

最後, 今期 baby kingdom 投票區居然以 "奶樽有毒你點算?" 為題, 實屬低級趣味.



lenglengma 寫道:
......你又有無想過大牌子又點解唔會特登主出新物料呢﹖唔通他們特登要忍瞞公眾些甚麼﹖我頭先一路都有講﹐要轉物料對他們來說是隨時可以的﹐但點解他們不轉呢﹖

因為PC有排都不會比陶汰。

出多幾隻新物料對於用家來說係一件好事﹐多幾個選擇何樂而不為﹖問題就係我覺得用"C有毒"來作為他們宣傳的方式﹐歪曲事實﹐很有問題. 對各位父母都唔公平﹐亦令人不安。.........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