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8


公爵府

積分: 25298


1#
發表於 25-9-3 09:0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5-9-3 09:07 編輯



長壽秘訣|將長壽習慣融入日常生活,其實一點都不困難!日本被喻為長壽之國,當地一名抗老名醫分享其養生之道,維持健康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是基本,而他略勝一籌的秘訣是將日常必做的事情,加入健身健腦元素,將養生延伸至另一個境界。

超市購物4招 執平貨兼練肌力

日本抗老醫生鎌田實於日媒《婦人公論》指出,超市購物可作為預防失能的復健活動。首先,他習慣先繞場走一周,逛完整個賣場看看特價商品,一邊健走一邊格價當做運動。然後開始選購食材,如選擇手提購物籃,他會當作鍛鍊手臂與肩膀肌力;如果選擇手推車,亦可以注意姿勢,抬頭挺胸不倚靠,強化核心與背部肌肉。第三,要拿取較低貨架的商品時,可以深蹲姿勢取物,而非直接彎腰,可以訓練下肢肌群並減少受傷風險。

購物過程等同腦力訓練

鎌田實強調,購物不僅是鍛煉體力,更可以從預算至時間控管多面向激活大腦功能,控制自己在限時內不超支完成採買,訓練計算與計劃能力。其次結帳時,亦可以從肉眼觀察哪個收銀台結帳速度最快,提升情境判斷力。最後,可從社交互動,與店員、顧客交談維持社交能力,降低認知衰退風險。

日常3大長壽習慣:䟴腳都有效!

鎌田實補充另外3個日常健康習慣:

小幅度抖腳(俗稱䟴腳):可以增加血液循環,提升小腿肌肉幫浦作用,減少因久坐所致的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問題。另外,他亦建議久坐人士每小時起身活動2分鐘,如深蹲、原地跳躍,幫助血液循環。

進食每一口多嚼5下:確保食物有被完全咬碎,控制進食速度,預防高齡者嗆咳與吸入性肺炎,促進消化。咀嚼同樣可以促進唾液分泌及腦血流,同時刺激飽食中樞,增強飽腹感和預防過度進食。

每日2杯綠茶:降低30%認知功能退化風險,用80°C以上熱水沖泡可釋放多酚,可以抗發炎並抑制β類澱粉蛋白累積,減少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10大名醫公開早晚養生法

日本有10位名醫大方分享了他們每日堅持的養生之道,從早上起來到睡前習慣,甚至連選擇早餐的食物都暗藏養生玄機。據《女性セブンプラス》報道,網上有許多標榜「具醫學根據」的長壽秘訣,但實際效果難以辨別。因此特別訪問了10位不同領域的醫生,分享他們早晚堅持的健康習慣:


呼吸內科醫生 大谷義夫

大谷醫生表示,早上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開窗簾」,讓陽光照射以重置生理時鐘,促進血清素分泌,提升睡眠品質。由於睡眠時流汗會導致血液濃稠,因此他早上起床後一定會補充水分:

夏季早上:喝水2-3杯
冬季早上:喝水1杯

此外,大谷醫生也有早上喝咖啡的習慣,並會特地外出步行購買。研究顯示,咖啡具有抗氧化能力,能預防氣喘,並降低呼吸系統、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晚上他會在每餐後刷牙,睡前也會再刷一次,並且晚餐後堅持散步。

消化內科醫生 工藤晶

工藤醫生每天早上4時30分至5時起床,早餐前會飲用添加1/8個檸檬和2小匙鹽滷的水,補充維他命C及礦物質,酸味能促進胃酸分泌,幫助吸收營養。早上獨處時間能減輕壓力,她會做廣播體操或平板支撐、深蹲等輕度運動,並進食高蛋白與膳食纖維的早餐,而出門前一定會擦防曬。晚餐時不開電視,睡前1小時沐浴,並會進行深呼吸放鬆身心,與孩子一起於晚上9時就寢。

自律神經權威醫生 小林弘幸

小林醫生指出,早上匆匆忙忙會打亂自律神經,不僅影響睡眠品質,更會損害腸道環境及心理健康。他堅持每天清晨5時固定起床,而早餐首選「乳酪」。研究發現,60歲後腸道內的比菲德氏菌數量會大幅減少,而乳酪能有效補充。搭配綠皮香蕉食用效果更佳,香蕉的抗性澱粉是腸道菌群的養分,能產生加乘效果。

他表示,下班後即使疲倦也不會馬上坐下或換衣服,而是先花20分鐘打掃、收發郵件、整理文件,讓身心逐漸平靜,切換至放鬆狀態。睡前他會寫3行日記,並進行3分鐘「1:2呼吸法」:

1. 用鼻子吸氣後,以2倍時間慢慢用嘴巴吐氣。
2. 此呼吸法有助睡眠及調節自律神經。

眼科專科醫生 平松類

平松醫生每天早上6時30分起床,第一件事是點人工淚液滋潤眼睛。他同樣會接觸晨光重置生理時鐘,如廁後會量體重。因他的腸胃較弱,晚餐前一定服用水溶性膳食纖維菊苣纖維,緩和糖分吸收,餐後會補充綜合維他命。晚上11時就寢,並會使用遮光窗簾、眼罩和耳塞確保安眠。

腦神經外科醫生 吉村紳一

吉村醫生認為手術需要大量體力,所以早餐一定要攝取蛋白質及蔬菜,近來他更會自製豆漿乳酪奶昔。通勤時步行至車站,並利用通勤時間看影片學英文。下班步行回家時則學中文,晚上固定健身30分鐘。

石原診所副院長 石原新菜

石原醫生每日早上會飲1杯自製紅蘿蔔蘋果汁,將2條紅蘿蔔加1個蘋果榨汁,補充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及多酚等營養。工作後一定到健身室跑步30至40分鐘,再焗桑拿以調整心態。回家後暢飲350ml啤酒,晚餐以魚貝、味噌湯、納豆等日式粗食為主,避免動物性食材。她堅持泡澡保暖,以防內臟受寒引發不適。

預防營養學專家 家森幸男

家森幸男醫生夫婦早餐必吃自製「裏海乳酪」(Caspian Sea Yogurt),搭配10種食材,包括:杏仁、核桃、大豆、黃豆粉、海帶芽、葡萄乾、香蕉等。他從高加索地區帶回乳酪菌種。研究發現營養失衡是人類中風主因,因此注重均衡飲食與鹽分控制,攝取優質蛋白、蔬果、膳食纖維。通勤時也會堅持步行。

小兒科醫生 家森百合子

80多歲的家森百合子醫生與丈夫家森幸男實行「1日1餐盒」習慣,清晨5時30分起床後,她會花90分鐘準備午餐便當,包括20至30種食材,其中包括豆類、芝麻、裙帶菜、蔬菜、魚、香菇、薯仔和乳酪;蔬菜要清蒸,魚類走鹽、改以醋調味。製作完成後,再健走及澆花。

每日早上步行3,000步,上下班通勤步行2,000步,合共至少5,000步,即使雨天也堅持。她的骨質密度至今仍維持60歲水準。而晚上會閱讀,並於11時就寢。

美容皮膚科醫生 小柳衣吏子

小柳醫生每日早上飲1杯熱綠茶,讓自己放鬆。早餐吃糯米麥飯佐納豆,搭配大豆異黃酮和漢方草藥。每日飲1罐350ml啤酒或2至3杯紅酒,晚餐避開碳水化合物,並服用膳食纖維補充劑,以免血糖驟升。晚上泡澡至微汗後,將房間冷氣設定於27℃,閱讀後便會入睡。

醫學博士 日比野佐和子

日比野醫生每日早餐攝取3個蛋份量的高蛋白食物,早上沖熱水涼,並進行伸展運動,且以保溫瓶隨身攜帶薏仁、芝麻、黑豆等混合茶。晚上飲無咖啡因茶,而洗澡後會以毛巾做一些伸展運動,並在睡前會調暗光線,於晚上11時至午夜之間就寢。



水晶宮

積分: 61629


2#
發表於 25-9-3 09:31 |只看該作者
現在很多人都網購。懶得就懶。。相信將來一大堆腦退化高血脂的人。。冇得救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