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家庭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公爵府

積分: 27947


1#
發表於 04-9-22 17:30 |只看該作者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異同 (從基督教立場看, 可作參考)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異同
黃彼得



  要明白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異同,必需從教會的發展史去考查。目前的宗教辭典多數解釋:天主教是舊教,基督教是新教。這些宗教辭典作者多數是歐洲抗羅宗的信義會,和改革宗的長老會的歷史學者,這說法指基督教是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在德國反抗羅馬天主教教皇無罪論和贖罪票的錯誤而來的。法國神學家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於一五三六年發表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提出教義與體制的改革,糾正羅馬天主教過去一千多年的迷信誤導行為。這抗羅宗與改革宗的主張,受到德國,北歐,瑞士,荷蘭和英國教會的接受,他們就稱自己的教會為新的教會,而稱羅馬天主教為舊的教會。
  
  事實上,基督教是神在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一班聖潔無瑕疵的信徒。因神的愛,叫信徒在耶穌的寶血裏得蒙救贖,罪得赦免,而成為神的兒子(參弗一:4-7)。在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指出,所有在耶穌降世以前敬虔信靠獨一真神,仰望耶穌基督寶血救贖的人,都因信得蒙稱義,他們也是基督的肢體。這班信徒從亞伯起到約瑟,都不是猶太人。所以基督教是早過猶太教。即使自摩西開始的猶太教,當中也有不少其他民族。(“閒雜人”希伯來文是指“其他民族”,參出一二:38;尼一三:3)。神頒發給猶太人的律法,也是頒發給猶太以外的民族(聖經用“外人”“寄居的”,參出一二:48;利一七:8-16;一九:33-34;二○:2-5;二四:16-23;二五:35-55等)。
  主耶穌在世時也宣告: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唯有本國的子民(以色列人)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太八:11-12;路一三:24-29)。耶穌在世時已成立教會,祂自己是教會的根基(太一六:16-19,林前三:11,弗二:20-22等)。
  主後三十年,五旬節聖靈降臨,有十五個國家的猶太人,和歸信猶太教的其他民族參加,得著基督赦罪的救恩,得生命,領受聖靈。他們回去後,在自己的民族中傳福音,建立教會。所以在第一至第三世紀,基督的教會已傳佈在希臘,土耳其,亞拉伯,敘利亞,印度,埃及,羅馬,西Z牙等國家。
  羅馬帝國自釘耶穌於十字架,至主後三一二年,對基督教有十次的大逼迫。但於主後三一三年,康士坦丁帝因靠十字架而勝過政敵,而以基督教為國教。自此以後,羅馬教會與羅馬帝國聯手,發展以拉丁文化思想和風俗習慣的羅馬大公教會(中文譯為天主教,因為該教派的聖經稱上帝為“天主”,中國的天主教也稱為公教會)。拉丁文化的天主教,因為與政權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教會的行政組織採取中央集權制度,階級制度,學而優則仕的教牧人員高學術制度。天主教自第四世紀起到十六世紀的一千二百年中,幾乎統治整個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和教會。
  關於天主教與基督教的異同簡述於下:

  1.聖經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聖經都是:舊約三十九卷,新約二十七卷。但天主教的聖經在兩約之間,多了十二本次經,是猶太民族主義很濃的著作。馬丁路德在一五二四年譯德文聖經時,將之刪去。

  2.神學主要思想
  第四,五世紀,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的神學著作:懺悔錄,上帝之城,三位一體論,原罪論,預定論,人性與恩典,聖靈與律法等成為羅馬天主教主要的教義神學。他是根據拉丁文的聖經譯本,以及拉丁的哲學思想和文法來解釋聖經真理。這些教義與希伯來文舊約與希臘文新約的聖經真理,有不少的差別。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也影響改教家馬丁路得與加爾文的神學思想,仔細比較奧古斯丁與馬丁路得,加爾文的著作就可以清楚知道。所以天主教的主要神學思想與抗羅宗,改革宗的神學思想差別不大,但與聖經全面教義有許多的差別。這需要專著作詳細的比較。

  3.教宗為教會元首的體系
  大利歐第一世為羅馬天主教教宗時(Leo I, The Great, 440-461),為了使羅馬城的大公教會成為教會的中心,採用中央集權制,在四五一年的迦克墩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通過承認使徒彼得為羅馬城的第一任教宗(Papa),並由彼得將教宗承繼權交給羅馬城的大主教(教宗),一代一代地傳遞。在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後,羅馬的公教會就成為歐洲教會中心,而以希臘語為主的君士坦丁堡教會,就成立了希臘東正教,與羅馬分庭抗禮。其實從加拉太,加帕多家等東方教會史記載,彼得在主後五十年耶路撒冷會議後,到晚年安息主懷,未曾前往羅馬城去傳道,或到羅馬城作主教。而過了四百年後,利歐第一大主教才宣布彼得為羅馬城第一任主教,是不合歷史事實的;以教宗為教會的元首,也不合聖經全面真理。

  4.彌撒,聖餐的化質論
  羅馬天主教的教訓說:彌撒的祭與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贖罪祭有同等的功效。聖餐的餅與杯經過神甫的祝聖後,就變化成為基督的身體與寶血,這化質論(Transubstantiation)與耶穌自己所說的“記念”(路二二:19),與保羅所說的“記念”(林前一一:24-25)完全不同。

  5.教會的聖禮有赦罪和稱義的功效
  天主教有七種聖禮,謂每種聖禮都有赦罪,並叫受禮者得蒙稱義的功效。但聖經真理清楚說:信耶穌的人,得蒙赦罪(徒一○:43);因信耶穌,得與神相和(羅五:1)。聖禮沒有赦罪稱義功能。

  6.過分高舉耶穌肉身的母親馬利亞
  羅馬天主教在主後四三一年以弗所會議中,決定封馬利亞為“上帝之母”(Mother of God)。主後六百年,決定向馬利亞禱告。一八五○年,教宗庇烏九世(Pius IX, 1792-1878)宣布馬利亞無原罪成胎。一九五○年,教宗庇烏十二世(Pius XII, 1876-1958)宣布馬利亞升天。一九六五年,教宗保祿六世,宣布馬利亞為教會之母。但馬利亞自己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
  梵帝崗第二次會議(1962-1965)有不少的改革。有心知道者,可以作詳細的研究。但上述六大錯誤,至今未見修改。希望天主教的神職朋友,早日回到聖經全面教義的信仰裏,單為獨一救主耶穌作時代的見證。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一三期 04.9
作者簡介:黃彼得牧師為東南亞聖道神學院榮譽院長

我將這事告訴你們,是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約16:33)Born 3.02kg/1m 4.52kg/2m 6.06kg/3m10d 7.19kg/4m25d 8.38kg/6m 8.79kg/7m 9kg/8m 9.6kg/10m3w 10.2kg/12m 10.2kg/13m 10.8kg/16m 11.2kg


大宅

積分: 2739


2#
發表於 04-9-22 23:02 |只看該作者

Re: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異同 (從基督教立場看, 可作參考)


我個人覺得post這段文章太過敏感啦!


複式洋房

積分: 418


3#
發表於 04-9-27 15:06 |只看該作者

Re: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異同 (從基督教立場看, 可作參考)

在上主的庭院裏,我們都是兄弟姊妹。沒有必要也並不需要再加多論證。

但從另一方面,希望大家要更加團結,因爲很多道德上的東西衝擊我們,即如:性傾向的歪曲,性開放。希望全能偉大的主引領我們的家庭,避免邪念帶到我們身上。
同時,作爲我們基督徒也應排除萬難,望主開
開口常笑笑古今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人 開口常笑笑古今可笑之事 積極進取,遊戲人生!


大宅

積分: 4515


4#
發表於 04-9-30 15:56 |只看該作者

Re: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異同 (從基督教立場看, 可作參考)

我本人覺得這段文章不錯!

不錯不是在於批評方面,而是使信徒知道信仰背景 ~ 去明白自己信仰各層面才能使人成長,也知道自己的立足點!

Cherly

我叫伯謙 - 媽咪叫我Bebe,我係2003年10月23日出世,依家有28磅、89cm高、啱啱2歲啦!! ***** Singapore trip ******* SINGAPORE TRIP PHOTO - LOT 2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