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訊】港府證實,最少有12款被台灣扣查的日本核災區食物在本港有售。本報繼前日於阿信屋找到群馬生產的粟米湯後,昨又找到茨城生產的飲料及朱古力,3者均沒標示來自核災區。
食環署昨堅持現時只禁5縣部分食品進口做法有效,但不排除修例,要求進口食品清楚列明生產地點,而非僅標示國家。
台灣黑心進口商違規入口日本福島、茨城、櫪木、千葉及群馬5個災區的食品,當地食藥署至今已查獲286件懷疑違規進口食品,涉及104.4噸。
本報再發現兩款 來自災區
本報繼前日於759阿信屋發現於群馬生產的「pokka sapporo株式會社」的玉米濃湯後,昨再於阿信屋發現多兩款台灣表列違規產品於本港出售,包括「kabaya株式會社」的熊貓朱古力,及「Asahi飲料株式會社」的三矢碳酸飲料。
本報細看兩產品包裝,見其所示的生產商分別為岡山及東京,惟根據台灣當局的「疑似自日本禁止輸入5縣之品項」清單,再對照產品上的製造所固有記號後,發現熊貓朱古力生產地實為茨城,而三矢碳酸飲料亦產自茨城,惟兩產品的英文標籤均僅稱來源地為日本。
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截至昨午5時,按台灣懷疑違規進口食品名單,已巡查15間食品零售店,及與8間大型超市、連鎖零售店管理層跟進,發現12款產品在港有售,包括餅乾、飲品、調味料,但中心至今未有發現有產品標籤生產地,與包裝所示不符。
食環署助理署長(食物監察及管制)李小苑承認,撇除受管制的食物,現時所有日本進口食物的中、英文標籤上,所示的來源地可以單寫「日本」,毋須寫明縣市,她不排除修例收窄標籤來源地所列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