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複式洋房

積分: 362


1#
發表於 16-3-10 11:17 |只看該作者
【 為孩子減壓?何不問壓力何來】/作者:Ronald Choi(Bridge Academy 特殊教育工作者)

從事教育十多年,我經常跟朋友說笑,香港小孩像超人,日里萬機,每天上班(上學),還要加班(校外課程),加完班回家再加班(功課),連星期六日都要加班(更多校外課程)。他們「加班」的時間比成人更長,所受的壓力亦是連成人也未必能承受。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誰能夠健康正常的成長?

香港教育學院聯同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於上年調查近萬名學生後發現,平均每兩個受訪者就有一個出現抑鬱症狀,近三成受訪者更出現高焦慮狀況;更嚴重的是,有受訪者稱曾有自殺念頭。據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表示,自殺有年輕化的趨勢,最年輕的求助個案只有6歲。

很多專家教導家長如何為子女減壓,但與其治標,何不治本?

兩歲學懂閱讀,三歲珠心算,四歲鋼琴演奏,五歲能流利地說多種語言。家長要贏在起跑線的競爭心態加上媒體聚焦尖子的報導,令社會塑造出一個苛刻的成功指標,把子女十項全能與成功劃上了等號。而朋輩壓力豈止出現在學生身上,家長之間亦然,造成惡性循環。於是不少家長總是無可奈何地替孩子報讀比他人更多的校外課程,好讓子女能通過心儀學校的嚴格面試,獲得取錄,這些都是導致小孩飽受嚴重壓力的根源。

但多就一定好?家長幫孩子報讀興趣班其實需要小心選擇及安排,美國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 (NACAC)升學專家Marjorie Hansen Shaevitz曾撰文指,孩子參加興趣班,質素比數量重要,若參加多至十多個興趣活動,但每個也只是蜻蜓點水不長久,倒不如讓孩子可以持續多年參加一至三項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家長如要為子女安排活動時可嘗試以下的方法:

1. 選擇一個改善孩子短處或提升長處的興趣班
2. 提供機會讓孩子自行按個人興趣報讀興趣班
3. 堅持每星期最少一天家庭日
4. 最重要是每週預留兩天自由時間給孩子

根據著名兒童心理學家Dr. Alvin Rosenfeld,自由時間不足會令孩子容易患上抑鬱、焦慮、欠缺創意及解難能力,所以父母安排過多活動,對孩子的長遠成長反而適得其反。所以當家長替孩子編排時間及報讀興趣班時,不要忽略孩子玩樂及自由時間的重要性。

點評

EllenHui    發表於 16-3-10 13:13


珊瑚宮

積分: 108039

2024年龍年勳章 虎到金來勳章 牛年勳章 2018復活節勳章 開心吸收勳章


2#
發表於 16-3-10 12:05 |只看該作者
壓力其實可以成動力.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