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侯爵府

積分: 24267


1#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 長期捱夜可致遲專注力下降,醫生揭大腦排毒黃金時段:1種睡姿效率最高。

睡姿分析|不少都市人都有捱夜習慣,有醫生就指出,大腦會在特定時段進行「排毒」,而入睡時又以1個睡姿最有效率;然而一旦錯過最佳睡眠時段,即使補眠亦於事無補,長遠而言更會影響大腦功能。

台灣神經內科醫生陳韋達在節目


《小宇宙大爆發》中指出,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其實有一套名為「膠淋巴系統」的排毒系統,在晚上11點開始運作,負責清除大腦白天所累積的毒性蛋白質,當中亦包括和失智症有關的類澱粉蛋白。而晚上11點至凌晨2、3點是排毒最有效率的時間,因此他建議市民最好在11點前就要入睡,並連續睡滿7小時。

除了入睡時間之外,原來連睡眠姿勢亦有講究。陳韋達建議,入睡時睡姿以側睡為佳,排毒效率會比較高,至於是哪一邊則無所謂,不論左側還是右側睡都沒有問題,側睡會比平躺好,而平躺又比俯臥好。此外他亦強調,睡眠需連續才能有效達到排毒效果,如果被尿頻等問題中斷,除了影響效果之外,睡眠品質亦會變差,容易導致翌日感到疲累。


那麼,如果晚睡但睡足7小時或以上,又或是平日捱夜之後再另外補眠,又是否能達到同樣的排毒效果?台灣中醫內科醫師謝伯駿就曾在其任職診所的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膠淋巴系統的活性受晝夜規律影響,其排毒機制在夜晚及特定的睡眠階段活性最高。如果長期捱夜、錯過最佳睡眠時段,即使之後補眠,也無法有效清除腦內廢物。久而久之,大腦就會像垃圾堆,逐漸累積代謝廢物,繼而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思考遲鈍、專注力下降等情況。

他又表示,研究發現膠淋巴系統功能較差者,其腦內β-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廢物會更容易累積,而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則有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此外,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也有可能影響腦部的血流脈動,進而降低膠淋巴系統的廢物清除效率。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