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xNikkix 於 11-6-8 03:39 編輯
體外受孕 (IVF)
小生命可以在試管中製造,真的嗎?
體外受孕(俗稱試管嬰兒)為不少不育夫婦帶來曙光。醫生會利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巢超排卵,當卵泡成熟時經陰道從卵巢取出卵子,在實驗室內將卵子和精子結合,培養出胚胎,再將胚胎移植回母體,繼續懷孕。
IVF/ ICSI針對輸卵管及精子有問題的夫婦單精子卵漿內注射的技術(ICSI)是輔助生育技術中的大突破,只需一條精子,便可以進行體外受孕。婦產科專科周XX醫生表示有一個案,女士38歲,兩邊輸卵管閉塞,曾進行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切除手術,而丈夫已經結紮,夫婦二人很想有小朋友。「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應利用外科手術取精還是重駁輸精管恢復丈夫的生殖能力呢?」考慮到太太年紀不少,而兩邊輸卵管閉塞,周醫生決定在丈夫的副睪取精(MESA),再利用ICSI令太太成孕,可惜未能成功。其後太太再嘗試移植療程所剩的冷凍胚胎,結果成孕。
年齡因素增治療難度不育原因的不明、年紀較大及多次IUI失敗的夫婦,IVF可以增加成孕機會。婦產科專科陳世樂醫生曾有一位42歲的婦人求診,她排卵時間不規則,為把握成孕機會,陳醫生建議病人進行IVF,雖有超排卵,過程中卵巢只能製造一個卵子,利用ICSI將卵子受精,成功受孕。陳醫生指,越年輕的女士(35歲以下)接受IVF,成功機會約有30 – 40%;年過40的婦女的成功機會其實是很難預計的,一般都不多於20%。
|
體外受孕 (IVF) |  |
療程成功要訣:
驅走壓力周醫生及陳醫生透露,不少病人擔心在治療過程中會否出現併發症或試管嬰兒的健康狀況。出現併發症如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OHSS)及細菌感染的機會率不高,而大部份試管嬰兒的健康與自然懷孕所得的相若。 兩位醫生異口同聲地表示,心理上的調節是成功的主要關鍵。壓力是對成孕有負面影響,而病人在療程中需抱輕鬆心情,配合醫生指示,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以平常心面對治療結果,才可以事半功倍。
Cheer UP! Tomorrow will be a better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