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1209

認識瑞士牛牛第二回


1#
發表於 09-3-6 11:45 |只看該作者
另類長揸方法 羅耕


別以為持久通縮是日本的專利,長周期學者康德拉狄夫(Nikolai Dmyitriyevich Kondratieff)早在三十年代大蕭條時已指出,大通脹潮是全球之事。
固然,當年的所謂全球,還不過是指歐美而已,畢竟不少其他國家還是荒蕪之地,尚未發迹,更遑論經濟。
日本在1994至2007年出現通縮,無獨有偶,中港兩地也在這段期間通縮。亞洲金融風暴看似是元兇,但話說回頭,當年樓價、股價及滙價全部偏高,就算沒有被衝擊也總會倒下來,而且估計爆發時間亦不會相差很遠。固然,歷史不是做實驗,而此等說法有些少宿命味道,但史上每次通脹皆全球同步,不會次次皆是巧合吧?
把上證綜指與內地通縮同示一圖,真是拼圖「都冇咁準」。再看本港方面,全拜聯繫滙率所賜,令通縮得以持續六年,期間港股曾受惠外圍科網泡沫而大升,但埋單計數,六年幾的日子裏頭,恒指主要在一萬四千點以下徘徊,有波幅無升幅。
其實,長揸策略也很簡單。等通脹重臨才入市,由一萬四千點「坐起」,到三萬點走得及固然賺到笑;就算今天一萬二千點才走,也蝕極有限,大家不妨「諗諗」。 [email protected]




***********
當通脹重臨之時 就渣 縮就走
Kindness is like a key,which rusts if we put it aside.Use it frequently not only could help others but also could help ourselves.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