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搵食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2197


1#
發表於 07-11-7 01:27 |只看該作者
“你倆不覺得"初戀"是最值得回味的嗎?這兒的牛雜,就是讓人吃了之後,回味無窮……”




紅椒的辣味在酸筍特有的發酵醇厚香味掩護下,一舉撐開了我的喉舌,並擴寬了我的胃部容量




酸酸辣辣的“酸筍牛雜”,既適宜拌撈那些由店家自供稻米去訂製的“乳源腸粉”




為了隔避空氣對正在發酵大頭筍的滋擾,芳姐先用竹蔑“井”字形平壓大頭筍。

初戀哲學的思辨,發生在乳源的一間專賣牛雜的飲食店裡:

“為什麼店舖的玻璃外壁,貼著"初戀的感覺"?難道這兒賣的牛雜是"酸酸的、甜甜的"?”我撓破了頭皮,自言自語。

“"酸酸的、甜甜的",是初戀的味道,不是"初戀的感覺"”,May糾正了我對初戀的混淆,或許她平日喝了太多的乳製品,深受廣告詞的影響。

“初戀,是酸酸的也好、是甜甜的也好。



你倆不覺得"初戀"是最值得回味的嗎?這兒的牛雜,就是讓人吃了之後,回味無窮……”女店主芳姐解釋牛雜與初戀的關係。

May嫣然一笑,問芳姐:“你很回味你的初戀?”

牛雜店芳姐靦腆起來,紅著臉一邊跑進了廚房,一邊埋著頭問:“你們想買酸筍牛雜煲,是大的還是小的?小的40元、大的80元。”

想一想40公里之外的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和橙屋的那一夥“饞貓”,他們早已垂誕三丈了,平時每逢到乳源縣城辦事,大家都會買一大煲的酸筍牛雜回南嶺。於是,我趕緊下單了:“買大煲的吧!”

在323國道坪乳線與乳源縣城解放北路交界處的這一間廣元飯店,獨沽一味地賣了26年的酸筍牛雜,現在每日賣50煲。我品嚐過了廣州的柱侯醬燜牛雜、香港的原味清湯燜牛雜、陽春的腐乳醬汁“飛哥炒牛雜”,可真的沒吃過“酸筍牛雜”。先把雪白的牛雜夾入口,它的口感雖未達到一咬即斷的“嗦、嗦”爽脆水平,還保留一些

韌韌的咬感,牛雜的羶臊味道少得恰如其分;再吃一片吮飽了筍湯的酸筍片,發現紅椒的辣味在酸筍特有的發酵醇厚香味掩護下,一舉撐開了我的喉舌,並擴寬了我的胃部容量。

能夠吸引40公里之外的南嶺食客聞酸筍牛雜之味而動的食物,應該有其勝人之處。我與may哄芳姐披露她獨門泡製酸筍和燜煮牛雜的竅門。原來,在農曆六月時,選擇一些新鮮出土的大頭筍,放入不見陽光的井水,連續醃泡一個月。醃泡過程中,一定要“四不”:不換水、不沾油、不放鹽、不透氣。為了隔避空氣對正在發酵大頭筍的滋擾,芳姐先用竹蔑“井”字形平壓大頭筍,再拿幾瓶灌滿井水的酒瓶子壓在竹蔑上,形成酸筍發酵的隔離層。

品嚐酸筍牛雜,覺察到牛雜裡沒了牛肝和牛肺。細問之下,才知其因。由於,牛肝和牛肺的羶臊味道特別濃烈,而清洗又費工耗時,所以芳姐她們只挑牛肚、牛雙玄、牛柏葉、牛腸等上雜,倒入天然石水洗泡牛雜的羶味,再弄開水灼煮20分鐘,拿刀用力削刮牛雜表面的浮沫;中火燜煲3個小時,用清水啤洗牛雜並切碎;最後,急火起油鍋,猛爆姜、蒜、八角、指天椒、酸筍等,把武將級的火候降至文官級別,慢慢燜它40分鐘,調味上桌就可以開懷大啖“酸筍牛雜” 。

酸酸辣辣的“酸筍牛雜”,適宜拌撈那些由店家自供稻米去訂製的“乳源腸粉”,用來“打邊爐”則眾樂樂。於是,男女食客憑一煲牛雜,兩情相悅,互訴當年初戀情;而一群懷緬初戀感覺的食客,則在搶吃了兩煲“酸筍牛雜”之後,大致會進入唏噓當年那“向左走、向右走”討論的時段。



7 Superfoods for Weight Loss

Options for Arthritis Pain Relief

When it Comes to Good Health and Energy

Drinking Water Scams Revealed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