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整理家居的基礎
新的一年,我們都會下定決心要去改善生活。然而,事實證明,我們決意要在新一年變得更有條理,更有組織性的同時,結果往往卻是束手無策。所以,今次我會分享五個整理家居的基本原則。只要你在家居佈置時記住這些概念,久而久之,你就會更容易建立一個合適自己的系統。
只保存你需要的、常用的及心愛的物件
不要讓不適合你個人生活方式,屬於別人,或者是你很明顯地不喜歡的物件,令你的家居變得雜亂無章。以下是一些值得保留的物品例子:
你需要的東西:出生證明書副本、常用藥物,以及大屏幕電視收據等
你常用的東西:餐碟、兒子的棒球手套(選擇最貼合現在尺寸,而非三年前的那對),以及你最喜愛的那雙紅色高跟鞋等
你心愛的東西:祖母的珍珠套裝、度蜜月時購買的油畫,以及你讀了六次後仍想再讀的那本書
給每樣物件一個「家」
當你不需要使用一件物件時,要是住所或辦公室裡沒有一個專門地方予以存放,你的空間將會很快變成一片混亂。剪刀、車匙,以及重要文件等物品,應該分門別類存放於合適位置。這樣,當你需要使用的時候,你便知道何處尋找,當你使用完畢後,也知道何處歸還了。
把物件存放於你經常使用的地方
剛才提及「給每樣物件一個『家』」,除此以外,應把那些物件的「家」設置於你習慣會使用的地方。舉例說,倘若你習慣坐在梳化上處理帳單,那你應該在梳化附近擺設一個小籃子,把支票簿、計算器、信封和郵票放在裡面;如果你是左撇子,應把煮食用的調味品擺放於爐灶左面位置;假如你的主人睡房與壁櫥相距甚遠的話,應在睡房內存放額外的毛巾與床單。
整理家居與容器並無絕對關係
我得承認,容器(例如箱子、籃子、抽屜分隔板、衣櫃等等)對於整理家居來說,是最有趣及令人興奮的一部分。容器能夠將讓你通力合作完成計劃,以及兌現上述三個想法。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將物件分門別類放進容器這個程序,應在家居佈置計劃接近尾聲,而非在開始之時。
佈置家居沒有一個絕對正確方式
切勿被那些時尚家居雜誌或室內設計雜誌誤導,說服你在家居佈置時,一定要有匹配的籃子,或者在麵粉容器上欠缺可愛標籤會令茶水間變成災難,甚至麵粉必須置於容器之內。有條理或有序,對於不同的人與事都有不同的定義,有些人簡單得只需每天能夠找到他們的鑰匙,有些人卻可能細緻得希望將衣櫃內的衣架顏色變得一致。每一個人的大腦運作模式都不同,而且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義務。這意味著每一個家居佈置計劃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毋須遵循一個既定藍圖。所以,即管放鬆,做些對你認為適合、有用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