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子爵府

積分: 10974


1#
發表於 09-1-18 22:23 |只看該作者


每個人生活在世上都不可能真正與世隔絕, 除了家人和伴侶之外, 朋友可以說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部份, 最豪邁的一句話就是: 「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 沒有朋友的人, 可以說在事業上將會寸步難行.
但是, 「一樣米養百樣人」, 朋友的種類很多, 最簡單可以分為「益」和「損」兩大類. 益友可以令你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損友可以使你身陷污泥、焦頭爛額.
記得父親從小就跟我說過一句話: 「結交須勝己, 似我不如無」. 這話現在聽起來有點兒現實主義, 但是, 如果想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好好生活, 適當的現實也無可厚非.

還記得幼兒園老師說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捕鳥人張起捕麻雀的大網, 躲在遠處守望著. 這時, 有一隻白鴿飛來和麻雀們一起聊天, 捕鳥人將白鴿跟牠們統統都抓住了.
白鴿請求捕鳥人放了牠, 並說自己不但無害於人類, 還可以幫人類傳遞信息. 捕鳥人冷冷地說: 「就算你不是麻雀, 對人類無害, 也應受到處罰, 誰叫你和有害的麻雀黏在一起呢?」
這個小小故事帶出了誤交損友的禍害, 隨時招惹無妄之災!


正所謂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我曾眼見過一些好人因誤交了損友而同流合污的, 也見過一些本來「底很花」的人因結識了好人而變成極有作為的人.

再一次證明人性很容易受到周邊環境和人物的影響. 這時候, 也許有人會說, 誰不想結交益友? 然而是好是壞, 一時實在很難判斷, 特別是當事人總是糊塗的.
其實說難也不大難, 早在兩千多年前, 孔子就舉出了擇友的標準.
他說: 「益友有三種, 損友也有三種.
同正直的人、守信的人以及見聞廣博的人交友, 便有益了; 同諂媚奉承的人、當面恭維背後毁謗的人以及誇誇其談的人交友, 便有害了.」

聖人孔子的話, 可以說是古人的智慧, 是極為寶貴的訓導, 只要我們照此辦理, 定然受益無窮.
不過, 話又說回來, 真正能夠實行的人不多, 原因何在?


這可能和兩方面有關. 一來是自身品格有缺陷, 比如自己虛榮心重, 愛聽「好話」, 那又怎麼能和真言勸善的朋友親密相處呢?
二來是磨練功夫不夠, 須知擇棄損益之友, 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廣交, 難於鑒別; 廣交又容易誤交, 所以, 還得善於總結, 積以時日啊!
要想了解一個人, 看看他身邊的朋友, 就能找到一半的答案. 朋友就像我們自身的影子或反射, 千萬不要忽略朋友對你為人處世的影響力.



想做一個快樂而成功的人, 小心交友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就檢討一下吧!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