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拿到好成績,希望她們以我為榮。」傅家俊表示,有了家庭後,對生命多了考慮。「家庭與事業同樣重要,兩者之間找平衡,是一門學問,不容易。從外國球員身上學到,除了桌球之外,人生還有好多東西。」
篤信佛教的Marco,與妻子Shirley同為素食者,傅家俊認為,學佛茹素,對他的工作產生幫助。「學佛茹素之後,心態平靜了,頭腦清醒了。桌球運動需要平靜心態先可以發揮自己水平,所以對我幫助好大。茹素之後,體力好了 。尤其感覺尾段還有好多體力,足夠應付整個比賽。」
茹素的習慣,也感染了傅家的一對「千金」,大女「包包」與小女「米米」。「會解釋給一對女兒知道為甚麼食素?是對生命的尊重。到她們長大後,自然會有她們獨有的分析能力。」傅家俊亦透露,最喜愛的是妻子親自主理的牛油果配蘋果壽司,而他自己亦會每個朝早選擇營養粉來飲,包括合桃、芝蔴、豆奶。另外,素食火鍋也是Marco心愛。
佛教信仰帶給傅家俊素食的習慣,信仰帶來的力量,也幫助他在比賽中面對逆境,特別是凡事淡然。「放下很重要。一年二十幾個比賽,如果經常留在勝利的情緒,很甜蜜的時刻。長期停留,沉醉夢境裡,你又怎可以面對下一個比賽?好的、壞的,都要放下。因為已成過去,也控制不了。所以,現在就要做好現在的事。」
對於勝負,傅家俊也有他的獨有體會。「以往比較會執著贏輸,但贏輸當中牽涉好多因素,狀態、運氣,身體情況,絕不容易。有了家之後,看贏輸沒那麼重。以往輸波,自己一個人面對;但此刻,假若落敗也可以回家陪小朋友玩,很快可以淡忘。」
對於一對女兒,傅家俊表示,假如她們有意投身桌球運動,會全力支持。「我的角色並非迫她們做任何事,而是發掘她們自己的興趣。我覺得,這是我們為人父母必須要做的事。」對於未來,希望香港擁有職業排名賽的傅家俊強調,會盡力預備未來的賽事,其他事,順其自然。
傅家俊(Marco),相信是每位地道香港人也認識的名字。不經不覺,這位家喻戶曉的桌球好手已出道二十年。二十年前,才十多歲的Marco勇奪「全港桌球公開賽」冠軍,一鳴驚人;翌年更接連在「世界青年桌球錦標賽」及「世界業餘桌球錦標賽」封王,成為桌球界的「神奇小子」。
今天,這位「小子」已長大,更成為兩名女兒的父親。他的職業桌球生涯依舊發光發亮,好像去年年尾便在直布羅陀公開賽中奪冠而回。看著Marco全神貫注打球的神情,和二十年前的他別無二致。多年來在「波枱」上展現的專注、冷靜特質,Marco藉著這次訪問向我們透露箇中秘訣,背後就靠著茹素及學佛來支持。
茹素令我體力更好、思考更清晰!
Marco的父親是桌球發燒友,令他自小已愛上「篤波」;信佛的母親則令他對佛法產生興趣,並愛上素食:「因為媽媽食長齋,我們在家吃飯時也是茹素,我特別愛吃鮮腐竹!」如外出用餐就會吃肉,但Marco坦言不是肉食愛好者;直至2003年,他正式戒肉:「吃素後,身體亦出現變化,改善了以往胃酸倒流的問題,體力比以前更好,亦精神得多;連帶影響我的心理狀態,助我比賽時不會容易疲累,頭腦思考更清晰,打球更專注、集中,判斷力自然更好。」
Marco坦言,現時的肉類很多已打激素,對身體根本沒有益處:「很多桌球手及運動員已轉吃素,就是為了令身體更健康。」運動員對體能、營養的要求比一般人高,茹素如何保持均衡營養?Marco的心得是不要偏吃:「不同顏色的蔬菜也要吃,以對應身體不同器官的特性(即五行飲食)。一般人茹素則要注意補充B12,我平時會額外喝一些以芝麻、杏仁、大豆類製成的飲品,已是很好的營養補充。」
身為職業桌球手,Marco經常要前往不同國家比賽,他發現外國雖然沒有太多素食餐廳,惟一般食肆也提供素菜餐單,「搵食」不算太困難:「相比之下,香港的傳統素菜館多用人造素肉,色素較多,煮法亦較油膩;我還是喜歡在家用膳。有時人在外國,也會親自下廚,弄一些簡單素菜,如沙律、意粉等。」Marco強調,只要選用天然、新鮮的食材入饌,已能炮製出健康、美味的素菜。
佛法助我專注打好當下每一球!
除了茹素,Marco在媽媽影響下,從小接觸佛教:「小時候,媽咪已常常帶我參訪不同佛寺,當時對沙田萬佛寺最有印象,那裏有很多佛像,很有趣!」年紀大些後,母親開始介紹他看佛書,以及不同大德的開示:「內容當然是由淺入深。我發現佛法是一門高深智慧,並非迷信宗教。」
Marco認為佛法的要求很高,但如做得到,絕對可幫助我們處理人生不同事情,包括桌球。「桌球是一項很特別的運動,當你一犯錯就得坐下來,換由對手上場,然後看著他在桌球枱上表演,很容易令台下的你胡思亂想,產生負面、不安的情緒。」Marco回想以往打得好的比賽,通常能做到一些學佛的要求,例如活在當下:「打桌球其實很簡單,只要按照當下一念,打好面前這一球,便會有好表現。正所謂『心如工畫師』,你的心想著些甚麼,就會畫些甚麼出來。打好這一球,下一球便輕鬆;反之亦然。這也是佛法所說的因果。」
訓練的時候,Marco會透過靜坐來幫助平靜心境,培養專注:「靜坐對我來說特別有用,讓我比賽後很快回復精神、減少心中雜念,效果很好。說起來我應該要多做些呢!」
向女兒傳承茹素護生理念
Marco的太太Shirley也信佛茹素,當年他們結婚時,便以素宴招待賓客:「結婚是喜事,沒理由要犧牲其他生命來為你們祝賀。當然身邊的親友並非全部信佛,但如果以環保、護生的角度去看,相信他們也會明白我和太太的用意。」
Marco和太太結婚後,家中多了兩位成員:大女「包包」已三歲多,細女「米米」剛於去年7月誕生;現時他們一家四口也茹素,不過「包包」年紀還小,Marco會從環保、尊重生命方面向她解釋茹素的原因:「囡囡很喜歡小動物,她很容易便理解到,我們亦做好榜樣,教導她不要浪費食物。」平時,Marco和太太也會帶女兒參觀寺廟,就如當年傅媽媽待他一樣;透過這些身教傳承,希望女兒明白健康茹素的好處:「當然,待她們長大後,就由她們自己決定是否繼續吃素。」
Marco同樣希望香港的桌球界有傳承,他現時會在香港體育學院為學員分享,亦有抽空出席本地的學界比賽,為新一代打氣。「不過現在常常在海外比賽,很少時間留港,暫時未能在這方面做得太多。」如日後退休,Marco打算轉任教練,培訓新人,為香港桌球發展出一分力。「桌球運動員的生涯比其他運動長,現階段未有想過退休,還是打好當下每一場球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