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
我都好信觀音,有煩惱自己攪唔掂,都會口念念,念 觀音菩薩名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救救我吧!念下念下,有時會有轉機,有時件事冇得救,不過自己會想通0左,自己會試下改一改位,通常都會有D唔同,呢件事係冇得救,不過有就D新0野出0黎,柳暗花明。總之幾好feel啦。
----------------------
岑逸飛
2004-11-05
自在形象
觀音菩薩充當「救苦救難」的角色,最佳的形象自然是「千手千眼」。所謂「千手」,表示遍護眾生;所謂「千眼」,則是表示遍觀世間,都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表現。
千手觀音造像,各地不盡相同,其中不乏實有千手的。但我在敦煌莫高窟所見的千手觀音,其造像是兩手之下,左右再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亦即共四十手四十眼,分別配上所謂二十五「有」(即三界中二十五種眾生的生存環境),將四十手和四十眼與二十五相乘,所得正好是千手千眼。
觀音又叫「觀自在」,《心經》開宗明義,便謂「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觀自在」,「觀」是觀照,即能觀之智,而「自在」則是解脫無礙之意。
其實所謂「自在」,也有三種。其一是觀境自在,運用般若智,照了真如之境;其二是觀照自在,能當下不待尋思,直接徹底照見五蘊皆空;其三是作用自在,從體起用,一切神通作業皆得自在,能隨緣赴感,分化無礙。
觀境、觀照、作用,這三種「自在」,在三十三種觀音像中,哪一個的形象最能有此境界?我認為首選是「水月觀音」,如今在志蓮淨苑的觀音廟,所供奉的觀音像也是「水月觀音」。
所謂「水月觀音」,表現的是正在觀看水中月的觀音畫像。畫裏的觀音背靠巖石,意態閒適,坐在碧波潭邊,身後有神聖的圓光,身邊則擺放了一個淨水瓶,充分體現了悠然自在的心態。
:lol:
[img align=right]http://taichi-schweiz.ch/images/Form.gif[/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