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擂台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珍珠宮

積分: 45076


1#
發表於 19-8-28 22:20 |只看該作者
王孟源先生的完整原文
http://blog.udn.com/mobile/MengyuanWang/127463732


節錄:

最近這期(2019年六月8-14日)《The Economist》就有一篇他們獨立做的分析,叫做《Seek And You Shall Find》(參見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19/06/08/google-rewards-reputable-reporting-not-left-wing-politics;遵循《經濟學人》的傳統,這個標題又是雙關語:它本身是基督教聖經英文版中的名句,但是 “去找就會有所得”當然也可以指Google的搜索引擎),研究的對象是Google對美國國内政治類新聞話題的搜尋結果。



珍珠宮

積分: 45076


2#
發表於 19-8-28 22:20 |只看該作者
圖中的每個點都代表一個知名的政治評論媒體,藍色是左派親民主黨的,紅色則是右派偏共和黨的,黃色是中間派。橫軸是報導内容細節的準確性,根據目前兩個權威Fact Check(檢驗事實)網站Adfontesmedia.com和Mediabiasfactcheck.com的數據統計結果;縱軸則是政治類報導文章讀者經由Google而點擊的比率,這大約對應著出現在Google搜索結果首頁的頻率,可以代表Google的“偏好”。黑色虛綫是簡單回歸分析(Simple Regression Analysis)的結果,可以看出Google的搜索引擎智商還是不錯的,基本上越準確的媒體,就越受重視。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珍珠宮

積分: 45076


3#
發表於 19-8-28 22:21 |只看該作者
在虛綫以上的媒體,享受著超越本身報導準確性應該獲得的重視程度;反之,在虛綫下方的公司,則可以說被Google歧視了。那麽很簡單就可以看出Google並沒有偏好左派的趨勢,反而是右派媒體獲得優待。例如圖片最上方的兩個點都是粉紅色的,分別代表著《Forbes》和《Fortune》;而被歧視最嚴重的,卻是兩個深藍色的媒體平臺,分別對應著《BuzzFeed》和《DailyKos》。


珍珠宮

積分: 45076


4#
發表於 19-8-28 22:22 |只看該作者
如果我們忽略橫軸(亦即報導的準確性水平),只看Google搜尋頻率和黨派左右之間的關係,就會覺得有很好的對稱和平衡。不過因爲深紅色的點獨占著準確性的低端,所以它們是“罪有應得”,而深藍色的媒體,其實準確性和中立主流接近,被Google無視就顯得無辜了。


珍珠宮

積分: 45076


5#
發表於 19-8-28 22:22 |只看該作者
以上是《經濟學人》這篇研究的作者想要傳達的結論,但是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忽略縱軸,而專注在準確性和黨派立場之間的關係,那麽我們會看出大部分的主流媒體,準確性在45-60分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這其中又可以細分為三個梯隊:《PBS》和《Reuters》最高,在60左右;《BBC》、《USA Today》和《New York Times》則是50出頭;這兩個梯隊都是相對中立的公司。第三梯隊則包括《WSJ》、《Forbes》和一些深藍媒體,準確性40+,已經明顯不太可靠。


珍珠宮

積分: 45076


6#
發表於 19-8-28 22:23 |只看該作者
到了《CNN》(36)、《FOX》(26)和《Daily Mail》(19),基本是謊話連篇,只能當做娛樂性刊物來讀了。至於《Breitbart》(17)和《InfoWars》(1),那更是專業造謠的平臺,純粹反應了當前美國右翼民粹的非理性本質。


珍珠宮

積分: 45076


7#
發表於 19-8-28 22:23 |只看該作者
我想强調一下,這裏的準確率計算,不包含主觀意見和預測,完全局限在美國國内當前政治議題討論之中,所引用的既有事實證據,換句話說,就是一般所謂的時事新聞報導,絕對都是簡單、相關而且容易驗證的話題,例如Trump有沒有說Meghan Markle是Nasty(潑辣),或者2018年的官方財政逆差數字比上一年增減多少,而不是非常專業、或有統計誤差的複雜主題。所以出現了“不準確”的事實,如果不是有意誤導讀者,至少也算是極度不敬業,連到網絡上復查都懶得做。


珍珠宮

積分: 45076


8#
發表於 19-8-28 22:24 |只看該作者
我隔海看臺灣的媒體網站,覺得《中國時報》還勉强可比《CNN》,《聯合報》類似《Daily Mail》,而《自由時報》之流的綠營宣傳管道,就完全是臺灣版的《InfoWars》,任何文章如果不刻意造假,就不適合刊登了。

至於《經濟學人》自己,準確度的排名如何呢?其實它屬於第二梯隊,也就是圖中《BBC》和《NYT》左上方附近的那個被大半遮掩的粉紅點。50左右的分數,實在不是特別嚴謹。不過他們研究經濟專業的部門,願意揭自家新聞部同僚的瘡疤,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還是值得贊揚的。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