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破獲歷來最大宗的冒牌口罩案件,檢獲約10萬個懷疑冒牌N95醫療級別口罩,一名71歲貿易公司男負責人被捕。海關相信不法商人打算將口罩轉售至外地圖利,而這批口罩非香港生產,亦沒有流入本港市場。
冒牌口罩文字印刷模糊不清
謝國強續指,是次檢獲的冒牌口罩仿真度相當高,不論顏色、尺碼大小、耳繩釘裝的位置都幾乎跟正貨一樣,不過市民仍能透過口罩上的文字分端倪,相比起正貨口罩,冒牌口罩的文字印刷模糊不清。謝表示,海關會將有關冒牌口罩送往化驗室化驗,以測試其含菌量。
海外疫情仍未緩和 不法商人欲賣假口罩圖利
由於海外疫情仍未緩和,謝國強相信有不法商人打算將這批冒牌口罩轉售至外地,藉此圖利。海
關相信是次行動已成功堵截這批準備運往外地的口罩,有關口罩並沒有流入本港市場。
版權及商標一般調查組指揮官曾建邦指,海關自今年1月27日展開「守護者行動」,針對防疫產品作巡查及執法,共出動6000人次、巡查市面38,000個零售點,並就17宗涉及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及13宗涉及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的案件進行調查,共拘捕80人。行動中,檢獲約600萬個外科手術口罩、314支消毒酒精及23支生理鹽水。
海關會繼續嚴厲執法,與相關商標持有人緊密聯絡,密切監察市場,積極打擊涉及冒牌防疫產品的活動。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任何人銷售或售賣冒牌物品屬違法行為,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50萬及入獄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