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男爵府

積分: 6817


1#
發表於 22-2-13 17:28 |只看該作者
作者:Daibaw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930809/answer/234474218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其實香港這次的教訓,就是不要有幻想可以永遠清零。這種事情以前其實發生過很多次了,但是這一次離大陸最近,也更有參考意義。

新冠病毒進化了這麼多輪,毒性弱不弱且不談,傳染性和隱蔽性一直是在加強的。今天有效的防疫手段幾個月以後不一定有效,一年前還有兩位數的國家沒什麼病例,omicron出來以後基本上都穿了。穿了本來也沒什麼,但最怕的是對大爆發沒有准備。香港這次出現了很多沒有打疫苗的人被感染住院的情況,就是沒有准備的證明。這個狀況去年在台灣發生過,風平浪靜的時候都不打,出現疫情了排隊搶,連殘劑都不管了。這個是沒有經歷過大面積爆發的地方都要補的一門功課。

其實無論是哪家的疫苗,確實都是有風險的,而且也的確是會死人的,倒霉攤上長期副作用的話也不比所謂的新冠後遺症好多少。但是這就是個概率問題,疫苗的危險性比肉身擋新冠病毒還是低多了。但民眾不會這麼想,如果日常感染病毒的幾率接近0的話,那為什麼要去擔疫苗的風險?

人總是想追求極致的安全,一個比較高的風險就不存在了,就會想方設法去回避一個更低的風險,以此來無止境地逼近沒有風險,這個是層層加碼的心理來源。但在新冠這個事情上,長久的零風險是不存在的。如果帶著永遠清零的僥幸心理生活下去的話,很有可能被打個措手不及。

所以不管是清零還是不清零,該做的准備其實一樣都省不得。這種准備,就是一旦疫情失控無法清零了,需要用怎麼樣的策略和心態去面對。

無限誇大清零的優越性其實是無濟於事的。澳洲曾經也在清零這條路上面堅持了很久,但最後敗給了omicron。但現在往回看,澳洲某種程度上也是幸運的,因為在omicron之前有過一次相對小規模的delta爆發,而那一次爆發把澳洲的接種率3個月裡從16%直接拉到了95%——在那之前澳洲人的心態和香港是一模一樣的,怕血栓怕心肌炎,這不敢打那不敢打,政府也不上心,疫苗政策朝令夕改,delta一來全老實了。如果當初沒有那一次預演,恐怕omicron去世的人要多幾倍吧。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