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2年,消委會繼2017年和2020年後,再檢測市面30款不同型號的一次性的彩色/圖案口罩,結果發現全部樣本的平均細菌過濾效率(BFE)及平均顆粒過濾效率(PFE)均達95%以上,即達到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F2100標準的一級要求。然而逾6成(19款)型號最少有1個樣本的顆粒過濾效率低於聲稱,顯示生產商在監控口罩質素的穩定性仍然存在不少改善的空間。
此外,有個別型號在其他測試項目表現欠理想,例如6款含菌量超出歐盟標準的菌落總數限量、2款在合成血穿透測試中防滲效能表現欠佳、4款型號有樣本透氣程度較為遜色,以及7款在口罩耳帶斷裂拉力測試中至少有1個樣本的耳帶拉力低於下限要求,消費者宜多加留意測試結果。
是次測試30款不同顏色和圖案的一次性使用的外科口罩,分別為21款平面及9款立體口罩,每個口罩的平均售價約為$1.5至$9.8,28款聲稱香港製造,餘下2款聲稱中國內地製造。
測試每款型號5個樣本的BFE及PFE,結果顯示,29款(97%)型號的BFE平均值都高於99%,表現出色。然而「Maskology」標示為ASTM三級的型號,全部5個測試樣本量得的BFE皆低於其聲稱(>99%),介乎96.7%至97.3%,只達ASTM一級水平。
「CASETiFY」含菌量超出歐盟標準逾6倍
然而,測試發現是次各型號的含菌量表現差異頗大,有6款型號檢出的含菌量超出歐盟標準所訂的每克細菌菌落總數的限量30(65.1至>219.9),其中含菌量最高的「CASETiFY」1款口罩,超標逾6倍,衞生情況令人關注。
4個樣本耳帶較容易拉斷
過往測試發現口罩耳帶的質素十分參差,在是次斷裂拉力測試中,逾2成(7款)型號,在測試的4個樣本中,最少有1個樣本的測試結果,低於國家標準的下限(10N拉力);其中3款型號,更是全部4個測試樣本的耳帶斷裂拉力均低於10N,即耳帶較容易拉斷,生產商宜從速改善問題。消費者因而要增加更換口罩的頻密度,除浪費金錢外,亦會造成更多廢物。
口罩染料不含致癌物
是次亦對樣本進行可致癌的偶氮染料測試,檢視口罩染料的安全性。檢測結果顯示,全部樣本均沒有檢出偶氮染料,消費者可以安全使用。
廠商回應
「CASETiFY」表 示 , 已透過2間香港政府認可化驗所進行多次平面口罩檢測,均檢出平均PFE >99.5%及符合歐盟EN14683 Type IIR標準。對於與是次測試結果存有差異,該口罩生產商表示懷疑是極少數批次樣本在包裝、運送、儲存環境、購買途徑或從取出口罩到進行測試的過程期間受到污染所致。該公司重申一直對產品質素有嚴格監管及要求,會不斷檢討、改善及提升產品質素。
是次測試結果顯示,市面上較常見的一次性彩色或圖案口罩的產品質素不俗,與本會過往測試過的傳統藍色和綠色口罩在BFE及PFE等重要指標的表現不落下風,尤以5款口罩的整體表現較佳 。 以性價比計 ,「世安堡 」 和 「 Simply Mask」在各測試項目均有良好表現,BFE和PFE都符合聲稱而價格亦較廉宜,每個口罩平均$2.0(以消委會購買樣本時的價格計算)。
5款整體表現良好的平面口罩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