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文匯報綜合報道,新加坡新一波疫情升溫,加劇醫療系統負擔。據《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多間公立醫院近期床位緊缺,導致急症室超負荷,更有患者被迫滯留急症室數日才獲安排病床。當局擔心疫情繼續反彈,即使採取紓緩措施,急症室「爆煲」的情況仍或持續一段時間。
報道指出,由於多間醫院急症室人滿為患,醫療團隊只能在救護車上評估患者情況,部分患者要等待近半小時才能入院。負責緊急醫療服務的新加坡民防部表示,今年上半年接獲的求助電話數目較去年同期激增32%。根據衞生部的統計,以黃廷芳綜合醫院為例,上月底至少有6天,急症室床位輪候時間都逼近甚至超過24小時。
部分醫生還透露,患者在急症室內過夜實際上已成常態,甚至有人要等待4天之久。由於急症室並非設計用於長期收治患者,多數都沒有淋浴設施和足夠的廁所。在樟宜綜合醫院,部分體弱病人只能坐在躺椅上等待床位,急症室空間也非常狹窄,患者伸手就能碰到相鄰床位。就連護士也要拉開病床才能騰出空間,為病人換藥或測量血壓。
護士辭職加劇人手短缺
報道也提及當地許多公立醫院人手短缺,還有不少外籍護士因疫情兩年沒有回國,故選擇辭職回流。在新加坡工作10年後辭職的外籍護士馬丁內斯表示,依照醫院安全標準,每名急症室護士最多只能同時照顧3名病人,但隨着滯留病人愈來愈多,有時兩名護士要同時照顧超過50人,「我們不堪重負,幾乎無法休息,連上廁所也沒有時間,我們實在無法再提供高質素的護理了」。
即使在當地急症室規模最大的陳篤生醫院,單是上月底的兩周內,就已收治多達5,290名急症室病人,病床佔用率一度升穿100%。遵照其院方要求,在急症室超負荷運作下,醫院所有病房都要協助接收病人,在緊急情況下,醫院還會取消次日的所有非緊急手術,應對患者激增。
非急症患者轉送過渡設施
新加坡衞生部昨日表示,當局已注意到過去數月急症室運作緊張。衞生部正安排駐院醫療團隊加入急症室協助,同時增加病房床位,將一些不再需要急症護理、等待轉介至院舍的患者暫時送往過渡護理設施,以助加快急症室運轉。
衞生部亦提醒,儘管當局採取連串措施,但患者數目若短期激增,部分醫院仍可能不勝負荷。衞生部屆時會與民防部合作,評估其他公立醫院的床位佔用情況。當局亦呼籲民眾除非情況緊急,否則應盡量前往綜合診所或全科診所就診,緩解急症室壓力。」
原來9月醫院情況已緊張,點解之前歌頌新加坡開放政策又冇連帶都講埋出嚟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