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44


公爵府

積分: 25361


1#
發表於 22-11-21 13:5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2-11-21 13:59 編輯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的超強傳染力,可能人人難逃被感染的命運,但同樣被指揮中心列為輕症的患者,每個人不舒服的程度還是不同。如果總有一天可能被感染,在那天來臨之前,有沒有自我「超前部署」的預防方法,可以減輕「中鏢」後的不適?

雖然現時很多人都是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但仍不時聽到有人染疫後很不舒服,例如喉嚨腫痛、劇咳、全身肌肉痠痛、腹瀉、高燒等持續數天;但還是有人幾乎無症狀,甚至確診後才回想起前陣子出現輕微症狀可能就是感染。

Omicron防不慎防,當世界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不少人開始「轉念」思考,如果遲早要被感染,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輕輕中鏢」,希望自己是相對幸運的確診者,症狀可以非常輕微,如果能無症狀感染更好。

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的方法,但《康健》訪問多位專家均表示,確實可以掌握一些要訣,如果平常注重保養,身體儲存的本錢夠,當病毒來臨時,身體的免疫反應自然會更好,不適的感覺也就更輕微、更短暫。而關鍵就在降低身體發炎狀態,不要在身體脆弱的情況下被感染。


染疫前10招自我保養術 降低確診後不適

如何做到抗發炎、建構平衡強健的免疫力?綜合專家觀點有以下建議:

1. 多吃蔬菜

蔬菜本身富含葉綠素、纖維質及各種植化素,而且最好是各種顏色蔬菜都要攝取,就能補充到番茄紅素、胡蘿蔔素、花青素等,這些都是抗氧化的物質。蔬菜豐富的營養素也能讓身體產生良好代謝作用,有助消化,腸胃健康、菌相平衡,自然有良好免疫力。

2. 適量攝取水果、維他命C

新鮮水果特別是番石榴、木瓜、奇異果和柳橙等,富含維他命C,過去研究發現對於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例如流感或一般感冒,在感染後能夠有效緩解症狀。但台灣吉康耳鼻喉科診所院長羅仕寬建議,太甜的水果不宜吃多,反而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最好是帶點酸味的水果,例如番茄,不會太甜,酸甜滋味也容易入口,他建議,「蔬菜可以多吃,水果還是不要吃太多」。

台灣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醫生吳至行表示,台灣人較沒有缺乏維他命C的情形,只要正常均衡飲食,多能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如果平常攝取較少,再考慮補充維他命C錠劑。


3. 曬太陽、補足維他命D

維他命D是目前較多研究指向對於免疫確實有幫助的營養素,而維他命D也是台灣人普遍缺乏的維生素,吳至行建議,即使疫情期間少外出,還是可以在自家前庭、露台、頂樓曬太陽,以補足維他命D。而曬太陽的時間又以上午9點-下午3點之間最佳,羅仕寬說。

4. 適量攝取單寧酸

柿子、黑朱古力、綠茶、紅酒等,都有豐富的單寧酸,這是一種水溶性多酚類,除了抗發炎,也有研究發現能抑制新冠病毒活性,台灣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生黃彗倫說。不過,富含單寧酸的食物不適合在空腹食用,也應該和含蛋白質的食物分開,避免造成消化不良。

5. 多攝取Omega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深海魚如三文魚、鯖魚、沙甸魚等,都富含Omega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很好的降低發炎指數方法。另一方面,減少食用Omega 6如沙律油、大豆油、葵花油等及飽和脂肪酸為主的動物油脂和棕櫚油,這些吃多容易造成體內發炎,尤其許多零食、甜點使用的都是棕櫚油。

羅仕寬常推薦病人或親友喝魚肚湯,魚肚本身就是豐富的Omega 3油脂,魚肉也是優質蛋白質,如果搭配味噌或薑絲湯,更是防疫期間很好的降發炎料理。

6. 攝取足夠水分

水分會影響身體代謝,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 x 30cc」。雖然幾天不喝水、體內水分減少,身體不會有立即感受,但日積月累還是可能使身體代謝減退,尤其老人家只要一段時間輕微脫水,身體儲備能量就會變差,一旦感染,身體反應、症狀都會更明顯。吳至行特別提醒,防疫期間大家長時間戴口罩,也別忘了適時喝水,補充水分。

7. 補充益生菌

除了直接補充益生菌,一般食物中包括味噌、紅麴、納豆、乳酪、有機醬油、有機腐乳等,都是良好的益生菌食物來源。由於人體免疫細胞腸道中就佔了7成,因此專家都強調,只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顧好腸胃,腸道菌相平衡,就能提升免疫力。

8. 作息正常不熬夜

熬夜、過勞,向來被視為免疫大敵,黃彗倫指出,早有許多研究證實,睡眠品質差會增加感冒機率,症狀也會更明顯,如果是夜班工作,「那就用規律運動把免疫力補起來。」吳至行也強調,「遇到疫情才想要趕快補救,第一個可以做的是盡快把生活作息調整好,不熬夜、不過勞,只要過累,絕對比較容易受到病毒影響。」




9. 使用漱口水

防疫期間只要外出返家,就可以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漱口。黃彗倫解釋,口腔本身就有許多病菌,若能減少口腔中的病毒,病毒不要殘留、不要存活太久,也就比較不容易複製繁殖,同時減少傳染他人的機會。

10. 鼻腔過敏者勤洗鼻子

黃彗倫觀察,他遇到的新冠病人不少是本身就有比較嚴重的鼻過敏,例如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有鼻瘜肉等,感染新冠後症狀通常也更明顯,更容易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可能和Omicron以侵犯上呼吸道有關,所以如果本身是慢性鼻過敏的患者,平常可以洗鼻子,減少一旦染疫後的不適。

醫:遲早可能被感染,預先替身體儲備能量

面對疫情快速蔓延,「要有最壞打算,遲早有一天,自己或周遭人可能被感染,才不會面對衝擊時毫無心理準備,措手不及,」吳至行也笑道:「說不定你早就是陽性,只是你沒感覺,所以還是要有正向心態,既然得到了,就把最基本功課做好,不要再捨近求遠、緣木求魚,基礎工還是最重要。」

他常告誡身邊親友和病人,替身體存本錢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培養良好作息、定期追蹤檢查、保持心情愉快,這些都是促成人們在面對危難時,身體有足夠的儲備力去應對;而在疫情當下,「不要在身體最脆弱時被感染──作息不良、睡眠不足、情緒不好、壓力過大、體重過重,都可能增加發炎指數。」

即使居家照護,關在家中,還是可以過得很健康,不只是成天上網、追劇,有健康的生活,就能大大降低日後出現後遺症的機會。




公爵府

積分: 25361


2#
發表於 22-11-24 16:3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2-11-24 17:03 編輯

BA.5讓全球疫情再度緊繃,營養師盤點9大飲食對策,對抗不會消失的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又悄悄成長,很多人擔心自己會不會就是下一個確診者。營養師表示,預防新冠肺炎的最佳武器是「免疫力」,免疫力就像是身體的保衛軍團,當外來的細菌或病毒入侵身體時,身體會啟動特定機制(免疫反應)來對抗細菌病毒。可以這樣理解,免疫力好的人比較不容易確診新冠肺炎,如果不小心染疫,預後、得到重症的機率也會比較低。

我們幾乎不太可能回到沒有病毒的生活,尤其最近BA.4、BA.5 讓全球疫情再度緊繃,除了施打疫苗外,只有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才能真正能抵擋瞬息萬變的病毒。問題是,如何提升免疫力?

目前的研究證據,建議民眾平時飲食應多吃新鮮、未加工的植物性食物、補充充足的水分,同時減少油炸、高糖、高鹽的食物,可以幫助預防新冠肺炎的感染及症狀,也薑新冠肺炎重症發病率降到最低。

1、多攝取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包含全穀類、根莖類、堅果、豆類、蔬菜及水果等「彩虹飲食」,因其含有特殊的植化素(依顏色大致區分為黃、綠、紅、白、紫五大類),研究證實,能激發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有助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及提升免疫等功能,建議民眾可以每天至少吃3-5種不一樣顏色的植物性食物。

新鮮的植物性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在腸道可以代謝成短鏈脂肪酸,有助腸道的益生菌生長得更好,並能修復腸壁的黏膜細胞;要知道,人體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包括巨噬細胞、T細胞、NK細胞、B細胞等都集中在腸道,「只要腸相好,免疫功能自然就好」。

甚至有專家坦言,為了新冠肺炎多吃點蔬果及全穀類食物,甚至為它吃素是很好的選擇,不僅對心血管有益,也能降低罹患新冠肺炎後的發炎程度。

2、補充優質蛋白質

免疫細胞的合成及運作需要原料,而這個原料就是蛋白質。建議適量吃優質的高生理價蛋白質,像是牛奶、雞蛋、豆類(黃豆及黑豆製品)、肉類等,來幫助免疫細胞的合成。

另外,一旦不小心感染時,許多患者會感覺肌肉無力,這是因為肌肉會被分解成胺基酸來修復組織,及強壯免疫系統,以對抗病毒;此時建議可以比平時多攝取2至3份的蛋白質(一份為一顆蛋、一杯240C.C.的牛奶、3指的肉等),來幫助身體修復。

3、補充維他命C

研究證實,維他命C有助降低新冠肺炎罹患率,同時可以縮短確診者恢復健康的時間。維他命C來源以蔬果最豐富,建議選擇當季水果像是芭樂、蘋果、芒果、荔枝、奇異果、木瓜、香蕉等都很好;營養師接著提醒,水果建議每日兩份即可(一份約是一個拳頭大小),因為現今的水果都被改良、甜度升級,如果吃過量水果,等於不知不覺吃進過多果糖,不僅會增加發炎作用,還會引起血糖震盪。

4、補充維他命D

研究發現,九成人血中維他命D不足。維他命D被發現不僅是一種維他命,還會調控身體多達三千多種的基因表現,可被視為體內的荷爾蒙。研究發現,維他命D可與新冠病毒接受體相互作用,阻擋新冠病毒的結合;

補充維他命D的方式除了曬太陽(建議中午10點至下午2點間,曬10-15分鐘)外,也可以由天然食物攝取,如魚類、肉類、蛋、乳製品、菇類等食物;針對不常外出的民眾,則建議直接補充維他命D保健品。

5、補充類胡蘿蔔素和維他命A

類胡蘿蔔素和維他命A都具有抗發炎的特性。研究證實,對於預防及治療呼吸道感染有正向作用,因為維他命A可減少發炎和氧化反應,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常見食物如紅蘿蔔、南瓜、番薯、番薯葉、菠菜等。

6、攝取好油

儘量選擇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當成油脂的主要來源,譬如堅果類、冷壓初榨橄欖油、芥花油、酪梨油等,這類油品除了能幫助抗氧化、抗發炎外,還含有豐富的酚類、維生素、植化素等,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另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脂肪酸,也被證實可以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常見在核桃、亞麻仁籽、三文魚、鱈魚、鯖魚等深海魚中。

7、多吃十字花科蔬菜

蘿蔔硫素被證實不僅有助防癌,提升免疫力,還可以驅趕腸胃道的壞菌,其主要存在十字花科的蔬菜中,像甘藍菜、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建議一天至少有一餐吃到十字花科蔬菜。

8、適量攝取辛香料

辛香料植物株因為味道獨特,本身可以自然的對抗病菌、蟲害等好處。研究也發現,這類的植物性辛香料進到人體,也可以達到一樣的作用,特別是在對抗病毒、細菌的作用上,譬如薑黃裡的薑黃素、大蒜當中的大蒜素、薑的薑辣素、胡椒的胡椒鹼、蔥的含硫化合物等,都建議可以運用在日常的飲食當中;當然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應該酌量使用。

9、足夠水分

水分是身體的載體,幾乎所有的生化反應及毒素的排泄,都必須仰賴水分才得以進行,建議民眾每天應攝取足夠的水分,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量為30至40c.c.;舉例來說,50公斤的民眾,一天水的建議量為1500-2000c.c.。



琥珀宮

積分: 196193

2024年龍年勳章 2023年兔年勳章 虎到金來勳章 減齡達人勳章 認識瑞士牛牛第三回 認識瑞士牛牛第二回 認識瑞士牛牛第一回 畀面勳章 環保接龍勳章 BK Milk勳章 15週年勳章


3#
發表於 22-11-24 16:34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水晶宮

積分: 5169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4#
發表於 22-11-24 17:12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侯爵府

積分: 20089

Xmas吸收勳章


5#
發表於 22-11-24 17:16 |只看該作者


禁止訪問

積分: 481


6#
發表於 22-11-24 17:1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子爵府

積分: 14736


7#
發表於 22-11-26 18: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thanks for sharing 你呢個post 好有用


珍珠宮

積分: 44566

2024年龍年勳章


8#
發表於 22-11-26 19:05 |只看該作者


水晶宮

積分: 62708


9#
發表於 22-11-26 19:1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Nbs 於 22-11-26 19:13 編輯

其實佢講嘅嘢,平時都應該係咁,唔關有無covid事。。。


珍珠宮

積分: 39192


10#
發表於 22-11-26 19: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平時都係咁。。。。。


公爵府

積分: 25084


11#
發表於 22-11-26 20:0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收到!


珍珠宮

積分: 31542


12#
發表於 22-11-26 23: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謝謝樓主,你個post好有用
坦白講,我咁耐真係未中過,以上所講咁多項,我真係有做足,算是無心插柳,希望COVID繼續遠離我


公爵府

積分: 25985


13#
發表於 22-11-27 00:25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22-11-24 16:33
BA.5讓全球疫情再度緊繃,營養師盤點9大飲食對策,對抗不會消失的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又悄悄成長, ...

thanks for sharing


伯爵府

積分: 18887


14#
發表於 22-11-27 01:0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很有用的分享


男爵府

積分: 9935


15#
發表於 22-11-27 08: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謝謝分享


水晶宮

積分: 61182

母親節2025勳章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2024年龍年勳章 2023年兔年勳章 虎到金來勳章 2021可愛聖誕B勳章 牛年勳章 2018父親節勳章 2018復活節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畀面勳章 BK Milk勳章


16#
發表於 22-11-27 09:27 |只看該作者
可愛教主2 發表於 22-11-26 23:53
謝謝樓主,你個post好有用
坦白講,我咁耐真係未中過,以上所講咁多項,我真係有做足,算是無心 ...

我都係
什麼都也自有它盡頭 別要逝去才珍惜今日所擁有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