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2


子爵府

積分: 11601


1#
發表於 23-5-31 09:03 |只看該作者
中央社 記者張謙香港29日電



據報導,香港與中國大陸基督教團體日前首度舉辦「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引起信眾關注,香港聖公會前教省秘書長管浩鳴牧師對此說,所謂「中國化」即「本色化」,是將基督教信仰與中國文化融會貫通。

根據明報今天的報導,18日舉辦的「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共同舉辦。

根據基督教刊物時代論壇的報導,參與者包括20多名大陸基督教兩會訪港團成員,以及來自香港的牧者、學者,共約120人,北京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協調部宗教處處長李永戰及副處長熊俊慧,以及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的焦洋及任蓓也有出席。

研討會有兩個主題演講,包括「論基督教中國化」及「基督教中國化的時代性」。

據報導,大陸中南神學院院長汪振仁牧師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的文章中指出,「基督教中國化」包括幾個層面,從政治層面而言,基督教信眾要愛國、愛教、愛自己民族;從文化層面而言,基督教要融入中國的主流文化和先進文化;從社會層面而言,基督教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報導表示,管浩鳴就此接受該報訪問時解釋,愛國愛教是基本,但大陸與共產主義相契合這一點,奉行資本主義的香港毋須跟隨。

他說,對於「中國化」這個說法「好多人聽到好驚」,但他強調,所謂「中國化」,其重點在於「本色化」,避免太多「洋教」色彩,更多與本土文化相結合。

他說,香港基督教於1950年代有過「本色化」做法,比如沙田道風山耶穌像就有孔子的形象,位於九龍城的聖公會聖三一堂也採用中式建築,但這種「本色化」做法其後淡了下來,沒有繼續。

他認為,香港教會可再研究如何將基督教「本色化」,例如拜祭先人,現時香港基督教並不鼓勵,但在中國文化習俗中,拜祭先人是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敬愛,與基督教教義應該並不相違。

他又舉例說,聖公會都有用香爐,可以考慮使用檀香取代西方的乳香,而教會所唱的聖詩,也可以考慮加入更多中國音樂特色或以本土創作。

至於「基督教中國化」的愛國含義,管浩鳴在訪問中說,「愛國愛教」是基本點,「美國教堂間間都掛美國旗」,他指香港教會與國家以往較為疏離,日後應該鼓勵信眾對國家有更多認識,「唔好(不要)令氣氛好(太)敵對」。

他說,「愛國愛教」的表現,可以是讓信眾為國家祈禱,本著善意為國家好;他並建議以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作為起點,不同教會可在國慶日舉行「國家祈禱日」,並在聖壇旁邊放置國旗。

但他指出,「基督教中國化」只能一步步來,不能「一步登天」,又表示在「基督教中國化」之下,香港教會與外國教會的聯繫不會受到影響。




子爵府

積分: 11601


2#
發表於 23-5-31 09:07 |只看該作者
對基督教無好感,不過睇完依個文章都覺得痴線

本來基督教就係西方宗教,聖經原本就係排他性強既宗教

用檀香不如燒埋衣紙啦




子爵府

積分: 11329


3#
發表於 23-5-31 09:16 |只看該作者
語不驚人死不休⋯⋯


公爵府

積分: 27660


4#
發表於 23-5-31 09:44 |只看該作者
Become 發表於 23-5-31 09:07
對基督教無好感,不過睇完依個文章都覺得痴線

本來基督教就係西方宗教,聖經原本就係排他性強既宗教

唔Comment佢對錯。 不過當年天主教會為咗要喺中國傳教,曾經將聖母嘅外型畫成中國皇后嘅衣着打扮。 為嘅就係要中國人放下成見接受佢哋嗰一套。 而家喺澳門嘅教堂應該仲有呢種打扮嘅聖母畫像存在。
我覺得一切都係市場策略⋯⋯


禁止訪問

積分: 5773


5#
發表於 23-5-31 09:5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伯爵府

積分: 18104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6#
發表於 23-5-31 09:56 |只看該作者
由基督徒自己評論吧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