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公爵府

積分: 25611


1#
發表於 23-12-14 11: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3-12-14 11:52 編輯

隨著口罩政策解封,各種呼吸道病毒隨之興起,尤其是近期數度登上熱搜的「肺炎支原體」更是引起廣大父母擔憂;兒科醫生提醒,可以透過觀察「痰的顏色」來判別,若乾咳很嚴重伴隨黃色的痰,就有可能是支原體感染,要戴好口罩、勤洗手,才不會在近距離交談時傳染給他人。

流行病毒以流感、腺病毒為主,但仍有部分家長擔心孩子染上「肺炎支原體」,究竟該如何判別?醫院兒科主任吳宗儒說,支原體可以是厲害的乾咳,如果到有痰的話通常呈現黃色,與大多數病毒不同,此時建議待在家休息,減少傳染風險。

不過吳宗儒提醒,支原體感染在初期與一般感冒難以區分,若咳嗽長時間未改善,超過一般病毒病程,就需考慮是否為支原體感染,仍必須透過喉嚨快篩、PCR或抽血可協助診斷,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提供支原體的PCR與抗藥性測驗,也可幫助診斷治療。

吳宗儒提醒,支原體主要在幼兒族群中傳播,近距離談話、咳嗽、打噴嚏容易感染,高峰年齡大約在三到五歲,在青少年中也不算少見,是一種全年齡層都可能感染的疾病,且非典型症狀讓預防傳染變得困難,患者即使X光感覺嚴重,部分仍能行動自如,也被形容為「行走的肺炎」。

吳宗儒指出,治療效果因免疫力而異,有些人休息和多喝水即可自行康復,也有一些病例需要使用到抗生素,對於支原體,目前尚無相應疫苗,而在抗生素的濫用及使用頻繁下,造成抗藥性支原體比例增加,在疫情前流行的支原體已有一定程度的抗藥性,疫情期間因防護措施,感染的病例數下降。

雖然肺炎支原體感染以幼兒至年輕成年人為主,吳宗儒說,但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和共病情況多,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對較高,支原體感染雖然在成人中表現較輕微,甚至與感冒相似,但仍有傳染給他人、造成嚴重疾病的可能。

吳宗儒提醒,學生時期老師說支原體是很厲害的魔術師,身體很多地方都可能有症狀,有些是支原體本身的感染、有些是後續免疫反應造成的病變,少數人會因支原體感染引發全身性疾病,包括自體免疫反應和腦炎等嚴重症狀,因此建議有流行及傳染風險時仍須戴口罩,以減少傳播及感染風險。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