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侯爵府

積分: 24396


1#
發表於 24-4-4 11:57 |只看該作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4月3日正在調查一宗人類感染猴疱疹病毒(Cercopithecine herpesvirus, CHV-1,亦稱為猴B病毒)個案,是它在港錄得的首宗人類感染病例。一名以往健康良好的37歲男子因發燒及神智不清3月21日被送進仁濟醫院急症室並住院。他現於深切治療部就醫,情況危殆。

病人的腦脊液樣本3日經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檢測後,發現樣本對猴B病毒呈陽性反應。根據病人家屬提供的資料及初步調查,他2月下旬曾訪金山郊野公園,期間曾接觸野生猴子並受襲受傷。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

中心發言人表示,上述個案是中心錄得的首宗人類感染猴B病毒病例,但是此類個案曾於其他地方如美國、加拿大、內地及日本發生,主要由猴子咬傷或抓傷而引起,而人傳人情況非常罕見。

發言人稱,猴B病毒可自然存在於獼猴的唾液、尿液及糞便等,而獼猴是香港常見的一種野生猴子。受感染的人最初會出現流感樣病徵,並可能演變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中國大陸2021年7月報告首宗人類感染猴B病毒病例,病人是北京一位53歲男性獸醫,5月27日死亡。報告指出這病例意味着猴B病毒可能危及部分與猴類接觸頻繁的職業工作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CCDC Weekly)在闡述這宗病例的具體情況時稱,獸醫在當天3月4日和6日解剖2隻死猴子,1個月後出現噁心和嘔吐的症狀,隨後發燒並出現神經系統方面的症狀。病人曾在數間醫院求醫,5月27日死亡。

中國在此之前沒報告過出現猴B病毒感染致死個案,臨床上也未發現明顯的猴B病毒感染病例。科研人員是通過下一代測序和實時聚合酶鏈式反應在現這宗中國首宗人類感染猴B病毒個案。

報告指出,猴B病毒最初1932年被分離出來,是獼猴體內的一種地方性α疱疹病毒,通常通過直接接觸和交換身體分泌物水平傳播。病毒在其自然獼猴宿主中並不明顯。

儘管出現二次傳播的風險較小,報告內文稱也曾發生過1宗人際傳播的情況。此前,人畜共患的猴B病毒感染者主要為北美的靈長類動物獸醫、動物護理人員或實驗室研究人員。


台衛生福利部2015年曾發新聞稿呼籲民眾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時稱,猴B病毒感染症是一種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經由罹患猴疱疹的猿猴抓咬傷而感染,人若被感染的猿猴抓咬傷,通常在3天至3週的潛伏期後,出現急性發燒、頭痛、水泡病灶、淋巴性腦脊髓液內細胞增多以及不同型態的神經症狀等。

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05年在其網站公布發現有台灣獼猴感染病毒的消息時稱,亞洲地區紅毛猴、日本猴、台灣獼猴等獼猴屬皆是猴疱疹病毒的天然宿主。

部門稱,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人被猴子咬、抓傷或傷口、眼睛等黏膜部位沾染到猴子的唾液而感染等。

部門稱人類感染這種病毒之早期(約1-2天)臨床症狀,在傷口部位會出現水泡或潰瘍,中後期(約10至20天)可能會有局部淋巴結腫脹、肌肉疼痛、發燒、頭痛、疲勞、意識不清、吞嚥困難以及由下而上的進行性麻痺等,嚴重者可致死,病人如未及時接受妥適治療,死亡率超過70%,而即使存活亦可能會有神經系統性後遺症。


侯爵府

積分: 24396


2#
發表於 24-4-4 15:51 |只看該作者
猴疱疹病毒|野猴分布金山、城門 漁護署提5大注意 避直視猴眼





37歲男子2月下旬到訪金山郊野公園被猴子所傷,其後確診人類感染B病毒,現時情況危殆。漁農自然護理署今(4日)呼籲市民切勿接觸猴子,亦列出五大遇到猴子時的注意事項,包括切勿在猴子面前進食及避免直視猴子的眼睛等,若有猴子靠近應放慢腳步及保持適當距離,不幸被咬傷或抓傷,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根據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早年的生態調查結果,金山郊野公園、獅子山郊野公園及城門郊野公園約有超過22個猴群,合共約1,600隻野猴,而最大的猴群有超過250隻野猴。

漁護署就有市民疑被猴子襲擊受傷染病個案,向市民講解遇到猴子時應注意的事項,注意事項如下:

1、切勿在猴子面前進食;
2、應避免直視猴子的眼睛,以免被視為挑釁行為;
3、當猴子靠近時,應該放慢腳步,與牠們保持適當距離,更不要靠近或接觸猴子;
4、如市民曾接觸猴子或其排泄物,應立即用梘液和清水徹底洗手;
5、如不幸被猴子咬傷或抓傷,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漁護署強烈呼籲市民切勿餵飼猴子,又指出野生動物禁餵區已擴展至覆蓋全香港,任何人如未持有特別許可證而於本港任何地方餵飼野生動物,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萬元。該署指,非法餵飼除違法外,亦會改變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令野生動物依賴人類提供食物,對市民造成滋擾甚至危險。

漁護署續稱,會繼續為猴子進行絕育,長遠控制猴子的數量,並會繼續加強教育及宣傳。如被猴子滋擾,可致電1823通知漁護署跟進;如遇上危急情況,則要立即致電999報警求助。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