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公爵府

積分: 26034


1#
發表於 24-6-19 09: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4-6-19 09:03 編輯



遊日注意!日本近期多種傳染病個案急升,令不少準備去日本旅行人士擔憂。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受訪時指出,當地接2連3有傳染病爆發極可能與新冠疫情後,對衛生措施開始鬆懈有關,呼籲勿去1地點,並教4招自保。

食人菌病例破千宗

綜合日本傳媒報導,日本近日感染手足口病的幼童數量暴增,光是關西地區就有2府4縣達到「警報等級」;除此之外,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今日(18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報告的鏈球菌中毒休克症候群(俗稱「食人菌」感染症)病例數累計破千,達1,019例;今年3月又錄得首宗蜱蟲病人傳人病例。隨著多種傳染病於日本爆發,令不少人均擔心當地的公共衛生是否出現了問題或危機?

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訪問時,則懷疑日本近期多種傳染病的爆發極可能與新冠疫情後,市民對衛生防護開始鬆懈有關。他解釋指新冠疫情期間,市民衛生意識十分強烈,加上長期戴口罩,因此令上呼吸病毒感染機會大大降低;疫情過後,市民開始鬆懈,,不會再像以往「罩不離口」,自然會令細菌有機可乘。

手足口病6至7月迎來高峰期

梁子超表示不論手足口病,還是日本食人菌,又名甲型鏈球菌,均可以透過飛沬或直接接觸而感染,手足口病通常在6至7月迎來高峰,對象一般是幼童,症狀包括手、腳和口腔內出現紅疹、水泡或潰瘍,同時發燒。嚴重者可能引發腦膜炎等併發症;甲型鏈球菌主要會有發燒、咽喉炎或者傷口劇痛症狀。


梁子超指出M1UK型熔血性鏈球菌,本身是先從歐洲流行,再傳入日本,症狀本來是十分輕微,不過,日本當地老年人口十分高,這些免疫力低的人士一旦感染,不但較難痊癒,亦很易引發出重症,如壞死性筋膜炎及病毒性休克。

至於傳染病防範措施方面,梁子超指對於手足口病,還是甲型鏈球菌,預防方法大致相近,提醒有意去日本人士可以注意呼吸道及傷口性的防範,並指一有輕微症狀,便需儘快求醫,因為抗生素「盤尼西林」對病毒初期發病時仍是相當有效。

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即使去,最好戴口罩

  • 留意身上是否有傷口;即使微小的傷口亦要做好包紮;避免去溫泉澡堂等地
  • 做好手部清潔
  • 一有發燒或者上呼吸感染症狀,要盡快求醫,讓醫生處方抗生素

至於蜱蟲病的防範,梁子超則指其實市民只要儘量少去蚊蟲較多的地方,如山澗、鄉郊;穿上淺色長袖衣物;以及使用安全的驅蚊劑即可。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