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伯爵府

積分: 19840


1#
發表於 23-12-21 13: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3-12-21 13:32 編輯

這方法其實是學美國的,有美國的實例示範,證明行之有效。
美國是如何做的呢?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967117/
由於被美國政府列入「限投清單」的公司不斷增加,投資者只好及早撤資,連巴菲特亦不得不提前出售手上的比亞迪(1211)股份。

外資並不是不想買中港,只是美國法例不允許,無奈要撤離中港。錢離開中港後,回去美國,因此港股創年內新低,美股則創年內新高。美國這招絕非七傷拳,也不是損人不利己,而是既損人又利己,彼消此長,實屬高招。

離開中港的錢並非百分百回去美國,而是部分去了日本,部分去了印度,部分去了台灣,部分去了其他地區,所以全世界都升,中港獨憔悴。



正所謂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限購我咩?我限購返你,並且力度更大!
政府可以立法禁止買任何美股。
外匯基金如果有買美股,要限日沽清。
MPF 的美股基金要併入其他基金,所有基金如果有買美股都要限日沽清。
所有同美股相關的 ETF 要限日取消上市。
如果有人叫別人買美股,就如同選舉叫人投白票般屬犯法,要拉要鎖。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公爵府

積分: 25904


2#
發表於 23-12-21 13:51 |只看該作者
choyki 發表於 23-12-21 13:31
這方法其實是學美國的,有美國的實例示範,證明行之有效。
美國是如何做的呢?

你發下嗡風好,如果真係咁我都幾肯定恆指聽日會跌到6000點
你香港有幾大市場會對美國有影響?

點評

joeyccc    發表於 24-1-11 16:46


伯爵府

積分: 19840


3#
發表於 24-1-11 16:0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4-1-11 16:09 編輯

除咗學美國之外,再學埋日本(日本個方法無咁快見效,但假以時日也能見效)。

https://finance.sina.com.cn/world/2022-04-08/doc-imcwiwst0615030.shtml
https://www.macromicro.me/collections/59/jp-finance-relative/26280/jpy-boj-holding-etf
日本央行 2010 年起買 ETF,至 2022 年,買了全國 80% 的 ETF,日本股市現時如何?

外匯基金沽清美股後,買入 02800。
要大力大力買 02800!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公爵府

積分: 25904


4#
發表於 24-1-11 17:19 |只看該作者
choyki 發表於 24-1-11 16:06
除咗學美國之外,再學埋日本(日本個方法無咁快見效,但假以時日也能見效)。

https://finance.sina.com.c ...

都救咗10幾年,現在日本係全世界負債比例最高的國家,先開始見成效
attach1/tmp/phpLgMXay


伯爵府

積分: 19840


5#
發表於 24-1-13 12: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4-1-13 12:35 編輯

梁樹德
2014-01-09


近日被討論得熱哄哄的香港主題,除了廟街夜繽紛以外,要數『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這個諷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每況越下的網絡流行語。

香港是否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呢?用不同角度及數據會得出唔同的答案,用 IPO 集資額、股市表現、成交額、走資量來衡量,香港的金融地位似乎真是岌岌可危;若以上市公司股數、外資在港經營數量等來衡量,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又好似依然健在。不過,前者是微觀、動態的,而後者是靜態的,即使香港地位依然,若動態趨勢不改,我們也肯定是向著遺址的方向前進。

無他,香港開埠以來都從事著中間人的角色,不論是早期四大家族賣鴉片、軍火,到後來華人入主怡和、匯豐等外資大企,再到後來的利豐買辦,專長的一直是中介轉口、從買賣中取利,轉手就賺幾個開、無中生有的活動,所以很多早起家發跡的都是本金少發達快。當然,香港曾經是有自己本土製造的,玩具、膠花,養活了很多位牛頭角順嫂,手錶設計也曾經晉身國際,不過對香港的發跡史而言,物微言輕。

無論如何,香港就是靠這種中外往來的「墊腳石」地位,從中抽了不少佣金,亦因為這「墊腳石」地位,很多中外貨品途經香港,豐富了本地商品種類,加上免稅政策,令香港成為了遊客心目中的「購物天堂」。

80-90 年代,在番鬼佬眼中的「購物天堂」,盛產老翻,用少少錢就買到個高質 A 貨名牌手袋。到了千禧年代,內地同胞眼中的「購物天堂」,盡是來佬貨,新奇的電子產品、花綠綠的大電視機、在內地有錢也難買到的名牌真貨。

時移世易,這個番鬼佬眼中的「購物天堂」不再賣 A 貨了,女人街的鬼佬消失不見;內地同胞眼中的「購物天堂」賣的貨品在大陸也唾手可得。香港仍然是「購物天堂」嗎?這地方還能賣的就只是官府厚著面皮在推銷的魚蛋燒賣經濟,呃!不好意思,在夜繽紛叫賣的魚蛋燒賣很可能也是中國製造。其實又豈止夜繽紛?近年開得成行成市的點心小店,賣的點心一式一樣,黑色的竹炭流心奶皇包、天鵝似的咸水角,有哪一家不是中國製造?

講咁多,唔單止係想講香港無特色,而且係想指出,即使賣魚蛋、點心這類低端商品,香港上至官府下至民間仍然沿用着開埠以來那種「轉手」、「過河濕腳」的單一商業模式。

香港已經不是「購物天堂」,也已經不是國際舉足輕重的轉口港;未來香港會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呢,前商經局局長馬時亨認為此說法是『廢話』,並說只要「有些事刺激」,香港市場就會不一樣。到底會有甚麼刺激能改變市場方向呢?若說刺激因素是中國經濟好轉,理據太弱,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疲態盡現,上海、深圳的 IPO 數量仍然成為全球之冠,香港卻跌到第八名去了,狂被外資沽貨的香港市場,還有甚麼吸引中國企業來此地上市呢?

對於香港前景,馬時亨說得信心滿滿,還表態看好 2025 年。不過,鬼係會拍後尾枕的,他說道:「若明年恒指有 30000 點,或再考慮上市時機。」若前局長馬時亨也要待恒指有 30000 點後才稍為恢復信心「考慮」富衛在港的上市時機,一般投資者的信心豈不是更遙遙無期?

說到這裡,到底有「有哪些事」能夠刺激香港市場翻生呢?我姑且拋磚引玉給一個意見:

1998 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期間,港元及港股均受到狙擊,香港政府在十個交易日內於公開市場以 1180 億港元買入恒指成分股擊退國際炒家,後來於 1999 年 11 月把持有的港股以盈富基金上市,分批售回市場。

今日,面對外資因政治原因而失去信心離場,香港政府在意識形態上的限制上沒有很多選擇,只能一邊罵人家離場不智、一邊賣廣告,當然是花的錢更多,人家走得更快。既然如此,何不考慮由港府重新買入盈富基金或注資盈富基金買入市場流通股份呢?過去兩年,派了幾百億消費券、又派了幾十億交通補貼、又不知擔保了多少注定走數壞帳的中小企貸款,成果是,恒生指數跌了超過五成,打工仔在退休潮卻要面對強積金面值大減,財富效應縮減下,港府難道繼續能叫市民去內地低成本退休消費、進一步搾乾本地經濟?

回歸 27 年,恒生指數亦回歸 97 前,16000 點正是回歸前後資本市場對回歸中國信心帶動高位。若恒指系統性地跌穿 16000 點水平,不單是反映香港正在實現遺址論,也是反映資本市場對回歸中國的信心瓦解,茲事體大!

比較兩個時段的跌幅,在亞洲金融海嘯期間,恒指從 16000 點下跌至 7500 點,跌幅約 55%;自 2018 年高位 33484 點至今,恒指最低曾見 14597 點,跌幅約 56%!從跌幅上考慮,目前絕對是處於災難級,也跌入了當年救市的水準。從全球各股市表現的差異考慮,港股在背靠強大祖國的前提下,已連續四年蟬聯全球表現最差股市,這肯定是外資惡意針對為之,政府應該站出來用真金白銀對抗。

參考 1997 至 1998 年情況,金管局外匯基金總資產約 6600 億港元, 當時就花了 1180 億元港股;目前金管局外匯基金總資產約 40000 億港元,或者可考慮購入 7000 億元港股。而且,目前恆指股息率達 4%,不少板塊的股息率甚至 6% 以上,絕對能拉高外匯基金的整體回報。

近日香港政府在煩增加稅收問題,既然香港前景明朗,港股估值低、預期回報率極高,若政府帶頭增持港股肯定比引入中東王子更加振奮人心;而且,財富效應將可以刺激本地消費,也會有助紓緩財政開支的壓力,美國老人能提早退休兼成為消費主力,不正是因為 401(K) 退休戶口水漲船高的財富效應使然嗎?正是財富效應的刺激,令美國的赤字 / GDP 比率從 2020 年的 14.9% 急降至 2023 年約 5.7%。要挽回市場信心,香港政府不能自縛手腳,花巨額開支增設各種辦公室,遠不及真金白銀落場支持。


https://metrofinanceplus.com.hk/43044/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伯爵府

積分: 19840


6#
發表於 24-1-21 12:2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4-1-22 14:26 編輯

政府學美日,市民學南韓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11/2022/0722/744998.html
1997 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韓國民眾在危機時期展現出了團結精神和愛國主義。
當局呼籲民眾捐出家中的金銀首飾,為國家補充外匯和黃金儲備。
家庭主婦拿出結婚戒指,運動員們捐出金牌和獎盃。短短兩個月,韓國民眾捐出了 227 噸黃金製品,價值逾 21 億美元。

香港人可學南韓人般團結,但不用捐金捐款,齊齊買 02800 便可。要大力大力買 02800!
MPF 轉晒去盈富基金。
目前,有提供投資於盈富基金的強積金基金的強積金供應商:
- 友邦保險有限公司
- 交通銀行信託有限公司
- 東亞銀行(信託)有限公司
- 銀聯金融有限公司
- 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 景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
- 信安信託(亞洲)有限公司
- 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
https://www.trahk.com.hk/zh-hk/trahk-fund/resources/#TF_mpffunds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公爵府

積分: 25904


7#
發表於 24-1-21 14:3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nie133 於 24-1-21 14:56 編輯
choyki 發表於 24-1-21 12:24
政府學美日,市民學南韓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11/2022/0722/744998.html

呢單我都記得,佢哋真係好愛國,但新一代人仲會唔會?香港人一定唔會第一時間走


洋房

積分: 88


8#
發表於 24-1-21 23:2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而家政府最緊要嘅工作係23條立法同徵垃圾費。

其他嘛,睇下小紅書有冇人投訴啦


複式洋房

積分: 419


9#
發表於 24-1-22 09:17 |只看該作者
你點樣控制同知道啲人唔比用外國券商買野?啲錢全部離晒岸。至於mpf得雞碎咁多救唔到嫁啦。


伯爵府

積分: 19840


10#
發表於 24-1-22 14:2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4-1-22 14:35 編輯
tci2014 發表於 24-1-22 09:17
你點樣控制同知道啲人唔比用外國券商買野?啲錢全部離晒岸。至於mpf得雞碎咁多救唔到嫁啦。 ...

要團結,學南韓人。
南韓人捐金無人逼㗎。
而家只係要買 02800,唔係要捐金捐款。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692985

現時中港股市估值都很便宜,過往數據顯示,每逢跌至現水平的市帳率(PB)後,股市往後 12 個月會雙位數增長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複式洋房

積分: 419


11#
發表於 24-1-22 17: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ci2014 於 24-1-22 20:25 編輯
choyki 發表於 24-1-22 14:29
要團結,學南韓人。
南韓人捐金無人逼㗎。
而家只係要買 02800,唔係要捐金捐款。

Nonono,你買港股沉船係你既事,而家跌市就要人犧牲自己去救你?有眼光既早就遠離港股,唔係點叫投資?直接共產國家分配資源算啦!
仲有今屆政府主力係發展夜市,股市過氣無人會理嫁喇!


伯爵府

積分: 19840


12#
發表於 24-1-23 12:36 |只看該作者
tci2014 發表於 24-1-22 17:50
Nonono,你買港股沉船係你既事,而家跌市就要人犧牲自己去救你?有眼光既早就遠離港股,唔係點叫投資?直 ...

就係咁,香港人唔似南韓人咁團結,所以好難救。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子爵府

積分: 14807


13#
發表於 24-1-23 13: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其實陳司家已成立左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


大宅

積分: 4907


14#
發表於 24-1-24 00:24 |只看該作者
政府話由治及興,咁應該襯低吸納,顯示信心,第日大升,庫房仲唔滿瀉, 唔洗驚財赤啦一舉兩得


伯爵府

積分: 19840


15#
發表於 24-3-12 15:1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4-3-12 15:21 編輯

政府學美日,市民學南韓,基金公司 / 上市公司學台灣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3/post/202401280005/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3/post/202402290052/
台灣 2023 年 6 月出了第一隻月月配高股息 ETF 後,資產規模在半年內快速成長。11 月又出多兩隻,今年 3 月又出多隻,4 月又會再出多隻。

如果恒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盈富基金嘅派息頻率由每年 2 次改為每年 12 次,可能會有多啲人買喎。不過我就唔想,我有盈富基金,驚派息次數多,被收費次數亦多。

跟住如果其他基金公司亦將佢哋出嘅 ETF 嘅派息頻率改為每年 12 次,亦可能會有多啲人買喎。

再跟住如果上市公司(如匯豐、恒生、中電、港鐵等)亦將佢哋出嘅派息頻率改為每年 12 次,亦可能會有多啲人買喎。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公爵府

積分: 25904


16#
發表於 24-3-12 15:5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nie133 於 24-3-12 16:01 編輯
choyki 發表於 24-3-12 15:14
政府學美日,市民學南韓,基金公司 / 上市公司學台灣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 ...

我唔係推介大家買港股,不過我暫時搵唔到有比港股有更高息又唔抽股息稅的市場,所以我好靠港股派息製造現金流的被動收入。


伯爵府

積分: 19840


17#
發表於 24-3-16 12: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4-3-17 13:28 編輯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6%95%91%E5%AE%8C%E6%A8%93%E5%B8%82-%E6%87%89%E8%B6%81%E6%A9%9F%E6%95%91%E8%82%A1%E5%B8%82/437475

施永青認為光是特區政府出手是不夠的。中國政府亦應該予以援手,做特區政府的後盾。
上證綜合指數 2008 年創了 5,265 點高位,現時 3,000 點。中國政府自己的 A 股都無法救,會有能力予以援手救港股?
https://www.google.com/finance/quote/000001:SHA?sa=X&ved=2ahUKEwjA2t727veEAxWmY_UHHeeqDS0Q3ecFegQIKxAf&window=MAX

這不是無償援助,而是把握低價入市的投資機會,將來可能賺到非常可觀的利潤。
這像日本多年來不斷買入 ETF,現時可高位沽出。
日本央行可能停止買 ETF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7%A5%E6%9C%AC%E5%A4%AE%E8%A1%8C%E6%93%9A%E5%A0%B1%E8%80%83%E6%85%AE%E5%81%9C%E6%AD%A2%E8%B3%BC%E8%B2%B7-etf-111858618.html

施永青相信只要政府放聲氣有意成立第二號盈富基金救市,所有市場上的參與者都得重新定位,作新的投資部署。
不明白為何要成立第二號盈富基金,現時不是已有盈富基金嗎?第二號盈富基金與盈富基金有何不同?
莫非第二號盈富基金是每月派息?(盈富基金則每半年派息)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伯爵府

積分: 19840


18#
發表於 24-7-18 14:27 |只看該作者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