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侯爵府

積分: 24775


1#
發表於 25-3-4 16:27 |只看該作者


人至愛外遊地日本,近月頻頻有傳言聲稱當地今年暑假會發生大地震,有風水學家更呼籲港人避免前往,究竟這些傳言有幾真確?對本港旅行社生意又有否影響?

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地震海嘯專家上月發警示,根據2025年最新評估,南海海槽在未來30年內發生8至9級地震「特大地震」的機率,由原先的70%至80%上調至今年的75%至82%。天文台上月發表網誌,提到若南海海槽發生地震時,海嘯波大約會在地震發生約6小時後抵達香港。


南海海槽若大地震 對海岸線城市破壞力高

中大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天文台科學顧問楊宏峰接受《星島頭條》專訪時表示,該預測屬「中長期地震預測」,雖有重要參考價值,但發生地震的時間和地點卻仍存很大不確定性。他指發生地震概率增加是正常現象,因為隨着時間逼近,概率本來就自然會逐漸上升,而非日本相關部門突然發布消息,只是發生特大地震的概率持續增加。

萬一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楊宏峰指,對位於海岸線附近的城市破壞力會相對很高。從南海海槽位置推斷,宮崎、大阪、名古屋等城市會較高危,而韓國、澳洲等亞洲國家地震風險則較低。


楊宏峰:越大地震越需長時間積累能量

曾準確預言「日本311東北大地震」的日本漫畫家竜樹諒的著作《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提到,2025年7月某日的清晨5時(可能是7月5日),南海海槽將發生大地震,日本將有四分一面積被數百米高的巨大海嘯吞沒。

楊宏峰在訪問指,南海海槽以往發生過多次8級以上的大地震,包括684年、1361年、1707年等,對上一次則是79年前的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而未來類似地震一定會再現,強度甚至達9級。不過他指出,越大的地震就需要越長時間積累能量,最後一次過釋放。至於地震發生次數近幾十年是否變頻密,他指全球每年平均發生15至20次約7級地震、並無明顯變化,即使是日本也是維持相近次數。

不過,假如日本發生9級地震引起的海嘯,會否影響到香港?楊宏峰以311大地震為例,當時海嘯傳到香港時引起了約30厘米的水位上升,但未超過天文台發布海嘯警告的50厘米標準。但他指,海嘯傳播速度與民航客機的時速800多公里相約,因此在1960年智利9.5級地震時,約12小時後海嘯橫跨整個太平洋、到達日本並引起高達2米巨浪。


日本山梨縣富士五湖上月發生4.6級地震,令民眾擔心是休眠了318年的火山「富士山爆發前兆」。楊宏峰解釋,火山爆發形成的機制複雜,不僅是地震的擾動,例如高溫的岩石需要與水結合才能變成岩漿;而累積的岩漿數量要足夠多、壓力足以衝破火山口,才可能形成火山爆發。他指地震可能會加速火山爆發,但目前為止,很少觀察到大地震發生之後,隨即引起火山爆發。

楊宏峰指,雖然地震不會引發火山爆發,但相反地,火山爆發一定會觸發(trigger)火山附近區域的許多小地震,因為岩漿活動對於周邊地殼會產生強烈擾動,「就如拍枱般、會震落枱面的東西」,但伴隨的小地震強度一般不會超過6級。


新加坡、澳洲等地震風險較小 英國及北歐國家相對安全

若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楊宏峰指對位於海岸線附近的城市破壞力會相對很高。從南海海槽位置推斷,宮崎、大阪、名古屋、德島、高知、和歌山等城市屬高危地帶;但日本東北例如福島、仙台、宮城、北海道等受到的影響則較小。

不過對於熱愛旅行的港人而言,有哪些國家地震威脅較細?楊宏峰表示,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等亞洲國家地震風險都較小;不過在澳洲旁邊的紐西蘭則相反,地震非常頻繁,包括去年10月發生在紐西蘭中部的5.7級地震。

至於歐洲,楊宏峰指要視乎地區,意大利地震最頻繁,土耳其、羅馬尼亞、希臘由於是在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邊緣,因此也經常地震。相對最安全的則是英國和北歐國家,因為遠離板塊邊緣。他舉例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曾在1755年發生9級大地震,約10萬人罹難,造成的破壞是人類史上約排第11位。葡萄牙西南部海域去年8月發生5.3級地震,里斯本等多個城市感受到強烈震感。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