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3


公爵府

積分: 25477


1#
發表於 25-5-23 16:10 |只看該作者


新冠病毒再臨,全球確診的數字有顯著上升的趨勢,而有專家已經確認新冠病毒已經出現變異株,病毒比起過往傳染性更高,且初期病徵輕微,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有醫生呼籲大眾小心防疫,亦要時常留意身體變化,有大型數據實證發燒已經不再是感染後最主要的徵狀。

病毒進化三大特徵:更易傳播、更會躲藏、更難察覺

台灣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撰文,指出新冠病毒改玩「潛行」模式,新型變異株KP.2、JN.1、XBB 等「FLiRT 家族」,比起舊病毒株更容易人傳人。從近來確診的病例可見,就算過去曾經感染新冠或打過疫苗,也可能再次中招,且這波感染症狀像感冒、腸胃炎,肺部卻可能默默出現「毛玻璃」狀的病變,病毒變得更易傳播,症狀亦更難察覺。


黃軒綜合出5大最新病徵,當中發燒和喉嚨痛不一定是最主要的症狀:

腹瀉:以為只是吃錯食物

全身無力:覺得只是捱夜,睡眠不足

頭痛:當成讀書或是用手機過久

喉嚨輕微乾癢:不是劇痛常被無視


嗅覺變鈍:需要仔細留意才會發現

應對新變種4招應對

面對症狀表現的變化,黃軒指出,就算沒有發燒亦不等於沒有感染病毒,因病毒變種後可能僅表現為輕微不適,忌掉以輕心。第二,當身體出現輕微不適就要留意,萬一出現發高燒等嚴重症狀,就要立刻求醫,避免延誤治療。第三,若前往人煙稠密的地方時,最好戴口罩保護自己。建議採取以下措施應對最新一波的疫情:


48小時觀察期:出現疑似症狀後,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出現呼吸急促、持續頭痛或嚴重腹瀉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輕症管理:即使症狀輕微,也應減少外出、多休息,並做好居家隔離。
加強防護:在公共交通工具、電梯、醫院等高風險場所,仍應佩戴口罩。
留意身體細微變化:特別注意嗅覺異常、喉嚨發癢但不痛等不典型症狀。


中港台感染數據一覽

近期全球新冠疫情出現新變化,多國研究數據顯示,當前流行的變異株如JN.1、KP.2等「FLiRT家族」病毒,其臨床表現與早期病毒株有顯著差異。香港衛生防護中心2025年第12週報告及北京哨點醫院最新數據均指出,這些變異株正以更隱蔽的方式在人體潛伏,傳統的發燒症狀已不再是判斷感染的主要依據。


症狀大轉變:發燒比例跌破40%

根據北京2025年第一季針對1,042名門診確診患者的分析,僅38.2%的患者出現發燒症狀。與此同時,其他看似輕微的症狀反而更為常見:

疲勞(54%)
頭痛(48%)

腹瀉(42%)
輕微喉嚨痛(40%)

香港的監測數據也呈現類似趨勢,在首次就診患者中,出現發燒僅有39%,而出現腹瀉(43%)、頭痛(41%)和輕微喉嚨痛(40%)的比例更高,可見病毒變異後呈現的症狀與過往不同。

成人6大重症症狀


據台灣疾管署強調,雖然新冠病毒感染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但仍有機會發展為中重症,呼籲患者如快測呈陽性後,出現以下重症症狀速求醫:

呼吸困難
持續胸痛或胸悶
意識不清
皮膚或嘴唇發青
無法進食

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

此外,這波疫情感染人數有年輕化趨勢,有醫生提醒,若兒童感染新冠後出現以下症狀,恐是重症先兆,呼籲家長要留意並立刻帶同就醫:


兒童8大重症症狀

發燒超過48小時
高燒超過攝氏39度合併發冷
活動力不佳
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

胸悶胸痛
持續性嘔吐
昏睡
體溫大於41度等


禁止訪問

積分: 264


2#
發表於 25-5-23 16:5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水晶宮

積分: 50082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2024年龍年勳章 畀面勳章


3#
發表於 25-5-23 17:0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其實病徵完全唔覺,屋企人冇燒,冇喉嚨痛,淨係覺得口渴,口乾,以為自己食左味精野,第二日聲沙,鼻塞,檢測下先知中左! 唔check 唔知中


寶石宮

積分: 427155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BK Milk勳章


4#
發表於 25-5-23 17: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呢輪都識多人中左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