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侯爵府

積分: 24989


1#
發表於 25-6-3 11:56 |只看該作者


打工仔有時候下班後「累成狗」,草草吃個便飯就趕快補眠。有研究指出,晚餐與睡眠息息相關,長期吃飽就睡恐增加患胃癌的風險逾7倍之多。

台灣腸胃科醫生鄭泓志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引用國際期刊《Medicine (Baltimore)》研究指出,晚餐後的生活習慣與胃癌風險密切相關,關鍵在於「進食與睡眠間隔時間」及「是否飯後活動」。研究顯示,晚餐後3小時內就寢者,胃癌發生率明顯上升,且間隔越短風險越高;若再加上「飯後不散步」,風險更可能暴增7.4倍。


飯後不動風險加倍 3關鍵極傷胃

鄭泓志引述研究比較「晚餐飯後習慣」,發現飯後不散步的人比有散步習慣者,胃癌風險高出近3倍;若再加上晚餐吃得晚,風險比起飯後有「早吃+飯後散步」族群高7.4倍。這種關聯可能透過以下機制影響胃部健康:


胃排空減慢:飯後立即躺平會延緩消化,食物滯留刺激胃黏膜,長期恐致慢性發炎與細胞變異。
胃酸逆流加劇:平躺姿勢易使胃酸回流食道,增加賁門腺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滋生:消化遲滯改變胃內菌群,助長致癌幽門螺旋桿菌繁殖。


飯後散步是關鍵 4招降低胃癌風險

研究強調,晚餐後散步能促進胃排空、減少胃酸逆流與細菌增生。鄭泓志建議:


晚餐提早吃:盡量在晚間8點前完成,或分兩階段進食(如傍晚5點吃部分主食,8點前補輕食)。
睡前3小時禁食:避免高油糖鹽食物,若晚餐較晚,應延後就寢時間。
飯後活動10分鐘:散步或站立做家務,避免久坐或躺平。
高風險族定期檢查: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炎或胃食道逆流者,應安排胃鏡與幽門螺旋桿菌篩檢。

鄭泓志提醒,若出現持續胃痛、消化不良或體重減輕,應盡快求醫檢查。研究證實,調整晚餐習慣與增加飯後活動,尤其對55歲以上族群,是預防胃癌的重要策略。


禁止訪問

積分: 155


2#
發表於 25-6-3 16:0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