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侯爵府

積分: 24544


1#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市售的紅蘿蔔和白蘿蔔雖然名稱相近,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蔬菜。過往有不同研究推薦多吃其中一種有「平民人參」之稱的,可以防癌抗癌,促進腸道健康。

結構紅蘿蔔和白蘿蔔

台灣營養師楊哲雄在「好食課」網站撰文,這2種蔬菜從植物分類、品種來源到營養價值都有明顯差異。

植物分類

十字花科蘿蔔屬,與花椰菜、高麗菜同科;而紅蘿蔔則歸類為繖形花科胡蘿蔔屬,與芹菜、香菜關係較近;白蘿蔔則可分為根用與葉用兩大類,其中根用品種又可細分為板葉種和裂葉種。

營養價值

白蘿蔔含有十字花科特有的抗癌植化素Indole-3-Carbinol,這種成分也出現在青花菜中。此外,白蘿蔔還富含蘿蔔硫素(Sulforaphane),是白蘿蔔特殊氣味的主要來源。紅蘿蔔含有豐富β-類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具有抗氧化功效,還能轉化為維他命A,對眼睛和黏膜健康大有裨益。

楊哲雄特別提醒,雖然兩種蘿蔔的營養成分各有所長,但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離子。建議可以根據個人健康需求,適量攝取這兩種營養價值豐富的蔬菜,以獲取多元的營養素。


白蘿蔔9大功效+營養價值

台灣中醫師吳明珠在《健康2.0》提出白蘿蔔生吃和熟吃的作用大不同,不論生吃或熟吃都有非常好的食療作用。在營養方面,白蘿蔔有很多營養成分,有多種保健及抗癌功效,整理出白蘿蔔的9大功效:


1. 止咳化痰:生白蘿蔔性涼生津,熟的性平助消化

白蘿蔔作為常見的根莖類蔬菜,具有多重健康益處。從中醫角度來看,生白蘿蔔性涼能生津止咳,煮熟後性平有助消化,這種特性使其成為兼具食療與營養價值的食材。

2. 降血壓:白蘿蔔又稱「平民人參」,能消渴解酒、散瘀血、消食化痰,降血壓

在心血管保健方面,白蘿蔔因富含水分與鉀離子,能有效平衡體內鈉離子濃度,調節細胞滲透壓,進而幫助降低血壓。日本國立癌研究中心2018年研究指出,經常食用白蘿蔔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顯著降低,這與其含有的異硫氰酸酯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血管發炎密切相關。

3. 預防癌症

抗癌功效部分,白蘿蔔所含的木質素、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健康,減少致癌物接觸時間。其特有的β-葡萄糖甘脂對預防肺癌也有幫助。台灣癌症基金會特別強調,白蘿蔔中的這些成分能平衡腸道菌群,降低大腸癌風險。

4. 促進食慾、助消化

5. 提升免疫力

消化系統方面,白蘿蔔含有的芥子油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氣並增進食慾。這也是日本料理常搭配黃蘿蔔的原因。此外,其豐富的維維他命A、C及鋅能提升免疫力,緩解呼吸道感染症狀。

6. 抗氧化、預防癌症:異硫氰酸酯的作用

7. 護肝

8. 穩定血糖

對於代謝性疾病,白蘿蔔低熱量(每百克僅15大卡)且升糖指數低的特性,使其成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材。營養學期刊《Nutrients》研究顯示,蘿蔔中的硫化物、酚類化合物能降低肝發炎指數,改善脂肪肝狀況。

9. 防便秘

白蘿蔔水分高與膳食纖維含量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吳明珠指出,煮熟的白蘿蔔更能發揮補脾和中的功效,是兼具營養與食療價值的好食材

1食法抗癌力增1.8倍

日本有研究指出,異硫氰酸酯在切碎、咬碎時,因細胞壁被破壞而釋出最多。所以生的白蘿蔔磨成蘿蔔泥能吃到的異硫氰酸酯,比起切片生吃高出1.8倍。由於異硫氰酸酯屬水溶性,磨成泥後要連汁液一起吃下效果最好。另外,搭配維他命C一起吃,能增加15%的異硫氰酸酯的吸收量,白蘿蔔連皮磨成泥後最好加一點檸檬汁。

2類人不宜多食

雖然白蘿蔔在台灣和日本都被列為「百搭食物」,但因為白蘿蔔的性味問題,所以提醒有2類人小心食用:

1. 服用溫補藥者

吳明珠提醒,白蘿蔔性涼且具有破氣作用,可能影響溫補藥物的療效。特別是正在服用人參等補品的患者,應避免同時食用白蘿蔔,以免降低藥效。建議這類患者在治療期間暫停食用白蘿蔔,待療程結束後再適量攝取。

2. 體質虛寒及腸胃功能不佳者

對於體質偏寒、氣虛、容易腹瀉、白帶過多、甲狀腺功能異常以及經常手腳冰冷的族群,過量食用白蘿蔔可能加重腹瀉症狀,導致體質更加虛弱。這類人群應控制白蘿蔔的攝取量,或選擇經過烹煮的白蘿蔔以減輕其寒涼特性。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