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複式洋房

積分: 108


1#
發表於 25-9-13 14: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維港新篇 於 25-9-13 15:18 編輯

信報訪問:
https://youtu.be/RjHNX-U9MZ0

總結:

挑戰
- 經濟結構單一:過度依賴金融、地產等傳統支柱產業,在經濟環境轉變時抗風險能力不足。
- 營運成本極高:香港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和物價,導致企業(特別是地區總部)和人才外流,削弱了其作為商業樞紐的競爭力。
- 旅遊模式過時:依然停留在高價酒店和依賴名牌零售的模式,與現今旅客追求性價比和深度體驗的消費習慣脫節。
- 金融市場活力不足:股市表現不佳,本地龍頭企業集資能力有限,未能有效發揮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
- 房屋市場失衡:私人市場難以獨力支撐,發展商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同時市民的居住需求未能被充分滿足。
- 社會服務兩極化:醫療體系呈現「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私家醫院收費昂貴」的兩極局面,缺乏中間市場。
- 青年發展空間受限:本地創業門檻高,市場狹窄,年輕人缺乏實踐創意的低成本平台。

---

建議

1. 產業多元化
- 發展中價醫療產業:由政府興建共享設施的「醫務大樓」,降低醫生執業成本,提供價格合理的醫療服務,並將其產業化,吸引外地病人。
- 發展教育產業:將香港打造成區域高等教育樞紐,吸引國內及東南亞學生,但必須以保證「教育質量」為大前提。
- 扶植青年創業產業鏈:由政府牽頭在國內主要城市建立「香港城」,提供廉價空間,鼓勵年輕人發展香港特色業務(如餐飲、設計),並以打造如「譚仔」般的成熟產業鏈為目標。

2. 核心產業轉型
- 金融:核心目標是「搞活股市」,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IPO),以帶動資產管理、家族辦公室等全鏈條業務。
- 旅遊:轉向「性價比」和「多元化」,發展中價酒店、青年旅舍,並大力推廣獨特的自然景觀旅遊。
- 房屋:進行結構性改革,將房屋政策由「私人市場主導」轉為「政府主導」,把公營房屋比例提升至七成,並由政府直接銷售居屋,以此穩定市場兼開拓新的財政收入來源。

3. 人力及社會政策創新
- 推行彈性工作制:由政府帶頭試行「四天工作制」等模式,作為一個兼顧企業成本、員工生活及穩定就業的「三贏」方案,提升整個社會的運作效率和競爭力。

---

總結
香港經濟已走到必須進行結構性轉型的十字路口。過去賴以為生的舊模式已難以為繼,香港不能再單純依賴地產和金融。

未來的出路在於積極的產業多元化,並且需要政府更主動地扮演引導和創造者的角色,而非純粹的市場監管者。

具體而言,就是將香港既有的品質優勢(如醫療水平、教育聲譽)轉化為面向更廣大市場的「中價產業」,同時透過創新的社會政策(如房屋政策、工作制度)從根本上降低社會運營成本,並利用內地市場為年輕人創造新的發展空間,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