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珍珠宮

積分: 44134


1#
發表於 09-12-6 08:45 |只看該作者
我選擇「快樂」,因為不想失去更多

許多初識的朋友常問他:「謝坤山,你好豁達喔!跟一般刻板印象中的殘障人士,形成絕對的對比。」
這讓謝坤山想起十八年前的一段小故事。
那天,和妹妹一起走在台北市的街道上,沿途,他跟平常一樣和妹妹東扯西聊,談笑不斷。抵達一大廈時,一位陌生的小姐從後方趕上,遞給他一個信封,說:「先生,這是屬於你的,請你收下。」
妹妹他打開信封,發現裡頭有一千五百元現金,趕忙退還給她。堅決不收的她,以沈重地心情問謝坤山:「我一直跟在你們後面,在街頭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我發現你是如此快樂……可是,你……你的身上像缺少了什麼。」
接著,她語重心長地談論自己,相對於謝坤山的外在的樣子,她應該要比他更快樂。可是她被生活、工作壓得一點都不快樂。她又問:「為什麼你會這麼快樂?」
「我為什麼會這麼快樂?」他以幽默的語氣重複說著這大多數人心中的疑問。「也許我的身軀失去某些東西,但是我仍有權利選擇以『快樂的心情』過日子。身體的殘缺不算什麼,心理健康,懷著一顆樂觀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謝坤山臉上掛著笑容說:「儘管肉體上遭遇過折磨、打擊,心靈也曾一度受外在嘲弄而挫折,但是,都過去了。如果現在,我繼續為己經失去的,捶胸頓足,或者將別人加諸的框框來責備自己,我將會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
不了解的人以「祕雕」、「沒有手的」、「斷腳的」作為他的綽號,但那都只是一個符號罷了,對謝坤山來說,並不具任何意義;被他聽到了,也只是「右耳進,左耳出」。
「未來不可追尋,過去讓它過去;每一刻的『現在』,才是我應該掌握的;累積每一刻充實的『當下』,我才能擁有真正的人生。」
謝坤山期許自己,做一位永遠快樂的畫家,時時以「快樂的心情」過日子。
他的畫,百分之九十是她畫的
二十三歲那年,一群年輕的朋友因「愛心」節目的報導,前來住處探望他。其中一位手捧西瓜與他結緣的女孩──林淑芬,彼此從「畫」談起,而產生了好印象。
對於身體有殘缺的人來說,「談情說愛」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對大多殘障者而言,甚至是件奢望。更何況投身藝術之路,必須以無限的時間、精力來耕耘,而「我能夠給她什麼?我能給她幸福嗎?」
兩人交往期間,遭遇到淑芬父母的極力反對,謝坤山完全能夠體諒他們的心情。岳父母曾為了勸退女兒,一再提醒她:「一個『欠缺這麼多肢』的人,能夠給你真正的幸福嗎?」、「想想看,假如天塌下來了,他有一雙手能幫你撐著嗎?」
與淑芬七年的感情長跑,終於立下了共組家庭、分享彼此喜怒哀樂的盟約。婚後,淑芬成為謝坤山生活及事業上的最佳支持者。
臨時起意的寫生、她用相機快門按出的一張張實景、為他裝訂油畫布、備作畫顏料等等,用她的雙手,取代謝坤山失去的雙手。一回,到濱海公路寫生,當天陰霾灰暗的天空,大滴小滴雨絲頻落的景致,正是他入畫的題材。在風雨交加的鼻頭角,她幫忙架起不怕雨水的油畫用具;幾次因風吹移,她都儘速固定。
她撐著傘,站立在謝坤山的背後,阻擋凌肆的風風雨雨,使他毫無後顧之憂地全心繪畫。「我的雙手,長在妻子的身上,她也是我每一幅作品的幕後功臣。」所以,他常說:「我的畫,百分之九十是她畫出來的。」
女兒木木、貝貝,是夫妻倆最大財富,即是訓練她們擁有獨立的能力,用「笑容」和「愛」,讓她們在人生過程中,比他多一分幸運去體驗。
延伸大愛力量,回饋大眾給予的愛
回想自己一路走來,接受過這麼多愛心人士的關懷,謝坤山曾經試圖報答他們的栽培與鼓勵;而令他感動的是,這些不汲汲於物質享受、但心靈富有的人士,僅僅告訴他一句話:「謝坤山,只要你畫得快樂就好了!」
於是,他參加各類公益活動,足跡遍布全省四十多所中小學,並親赴監獄或少輔院,以人、行為、畫作與大家結緣;也藉此,期待更多朋友解開心靈的囹圄,一起共行快樂大道!
「從我身上延伸出去的力量,是匯集眾多人士的大愛。愛的力量,是我生命中最豐富的心靈資產。」
今年初,遠從澳洲雪梨回國當志工的李雲娟師姐,從慈濟醫院社服室顏惠美師姐口中得知,醫院有幾位殘障青年很需要輔導;曾在「愛心」節目服務的李師姐,腦海中馬上浮現謝坤山的身影,她拿起電話試撥。
謝坤山得知是十年前幫他申請裝上義肢的李雲娟師姐時,即義不容辭地答應了。
上人見到他,心疼地說:「你辛苦了這麼多年,終於走過來了!」
「其實我不苦,而是在儲存能量,現在正是我發揮生命使用權的機會,我要做師父的左右手。」
幾次往返於花蓮、台北,他盡一己之力,鼓勵許多和他當初一樣,遭遇身體創傷的朋友們。
「其時,我只是站在他們面前,示範一個『重新站起來』的例子。」
與慈濟人一起前往居家關懷,他親眼見到顏惠美等師姐,以行動力行佛菩薩的智慧,也感受到慈濟人與人之間愛的互動。
人,擁有無限可能--只看有否勇氣去承擔
三月十日,他到花蓮參加慈濟全省委員會員聯誼會。在欣賞話劇──「行孝要及時」時,隨著起伏的戲劇情節,他的腦海浮現一幕幕成長過程的點滴。
母親、父親、家人以及銘記於心的恩人,甚至曾嘲弄取笑、令他難堪的人……他們的身影進進出出眼簾……耳中也響起母親臨終時,在加護病房說著:「我走了,你要怎麼辦?」……戲中的父親,因病發出一聲聲的咳嗽,使他回憶起在街頭高喊「酒干倘賣嘸」的父親,也曾經一聲一聲地咳出了血絲……
那一刻,他的眼眶中有熱淚打轉著。
當時他的妻子無限訝異地望著謝坤山──因為父母過世時,他極度悲痛,卻未曾在她面前掉過一滴淚;也許經過十六歲那年的歷鍊後,她以為,謝坤山再也沒有剩餘的淚水了!
戲是編的,感情是真實的;台上的演員,演出他內心深藏已久的遺憾──「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自己行有餘力之時,卻無法回饋父母的養育之恩。
「人,真的很渺小;無常一來,人事多變。但是,人,卻也擁有無限的可能,只看你是否有心、有力、有勇氣去承擔。」謝坤山談著:「我要做一個心中坦蕩蕩的人,活得自在、快樂,面帶笑容地站在陽光下!」
上人說:「縮小自己,善待別人」、「凡事多用心」、「『凡夫』迷於當下,後悔於過去;『聖人』覺悟於當下,解脫於未來。」這些金玉良言,是他一再玩味、省思的至寶。
他從生活中實踐佛法的精神。「萬法唯心造」,修持自己這顆「心」,是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事。
所以,謝坤山勉勵朋友們:「跌倒了,再站起來」是最困難、也是最簡單的事!
 
後記
因工作採訪的因緣,幾度拜訪謝坤山先生的家,分享了謝家獨有的氣氛──各種程度的笑聲:大笑、淺笑、微笑、會心一笑……每次歸程,也都感染了他們一家人快樂的心情。
木木、貝貝有一個萬能的爸爸,幫她們泡牛奶、擦地板、簽寫聯絡簿、說故事、洗衣服……,在女兒的心目中,父親不是什麼口足畫家,而是一位快樂的畫家!夫妻倆心手合一,砌造一個以心靈交流為重的家。
謝坤山說:因為有「我」,所以形成上、下、左、右;如果心中沒有了「我」,就是無限延伸的宇宙。他將「去除我執」的觀念運用在有限的畫布上,創作了鮮明繽紛的立體世界,經營出一幅幅用生命來調色的作品,也展現出堅韌不屈的生命力。
傷口曾經深深地割劃在心頭,所以他擁有更廣闊的心靈空間,容納更不平凡的快樂。
祝福謝家。也祝福每位「天降大任於斯人」的朋友,都懷著一顆快樂的心,走不平凡的路!
上人說:「一雙好手,做好事;一雙好腳,走好路。」
一般人,有手有腳,但,在做什麼?
現在我們一家三口每日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好感恩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人與事,我們必定會好好珍惜這個幸福的家!《幸福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


翡翠宮

積分: 77172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畀面勳章 環保接龍勳章


2#
發表於 09-12-6 18:10 |只看該作者
thanks.....


等待驗證會員

積分: 1745


3#
發表於 09-12-8 00:58 |只看該作者
thanks


禁止訪問

積分: 965


4#
發表於 09-12-8 02:4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