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成為柔順的人(太一三:8;路一:30-38)
主耶穌在撒種的比喻裏,講到四種不同的土壤,可以代表四種生命的品質。第一種是“心不在焉型”,對神的道無心領受,左耳進,右耳出,因此屬靈生命等於零。第二種是“心田膚淺型”,對神的道歡喜領受,但屬靈生命卻毫無基礎,一旦遇到困難,靈命就枯乾了。第三種是“心有別主型”,對主的道有所領受,但卻同時放不下世界的好處,以致天天為錢財為事業而拼搏,愛主又愛瑪門,心田擠滿了一大堆荊棘,因此也“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路八:14)。第四種是“心裏柔順型”,對主的道全然領受,也全然結出屬靈的果子來,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這四個不同的結果,問題不在於種子,而在於土壤的好壞。神所賜的種子是優良品種,種植在你我的心田裏,就已具備了成長的生機。問題是,我們預備好自己的心田成為好土沒有?我們是否隨時帶着一顆柔順的心來接受主的道?所謂柔順的心,指的就是謙柔,平穩,內斂與順從的品質。正如詩篇所形容的:“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詩一三一:1-2)
當童女馬利亞聽見天使向她宣告說:“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祂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這件事來得太突然了,而且說不定會被人套上不貞不潔的罪名呢。但馬利亞反覆思想過後,以平靜的心回答天使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0-38)這就是柔順的心,為了成就神的美意,願意犧牲自己,而且不抱怨,不爭辯,不疑惑,是以喜樂的心去接受神一切的安排。難怪她被稱為蒙大恩的女子。
成為柔順的人,等於是效法主的美德,因為主說:“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一一:29-30)
保羅曾語重心長地對加拉太信徒表露他的憂心:“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裏。”(加四:19)保羅這句話含有雙層的意思:其一是加拉太信徒是他一手帶領信主的,他如同母親般把他們生下來,盼望他們一天天能夠成長,以至基督榮美的品格逐漸成形在他們的生命裏。其二是加拉太信徒的屬靈生命出了問題,不能反映基督的屬靈氣質,令保羅心中絞痛,感覺好像再一次承受分娩之苦一樣。
主對我們的心何嘗不是這樣?祂多麼希望我們天天在祂裏面享有一切的豐盛,結出聖靈的果子。但我們是否常讓主大失所望?
但願我們的生命充滿屬靈的氣質,讓基督榮美的形像早日成形在我們的心裏,以至“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3)阿們!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三九期 09.1
作者鄭盛光先生為馬來西亞文良港福音堂主任傳道
www.GoldenLampstand.org
©1986-2010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