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2325


1#
發表於 05-12-22 21:13 |只看該作者

轉帖:三十五歲以上女人 健康錦囊三道

  你今年35歲。你看上去很健康。你定期做面部護理,盡量合理飲食睡眠,經常運動保持著良好身材。你有良好的心態。

  可是最近,你偶爾覺得腰酸腹痛,你一向準時的“老朋友”沒能如約造訪,某一天你發現自己竟然成了有“味道”的女人……

  于是你發愁了,你不安了,你驚慌了。其實,這一切都不可怕。人體的衰老,是從出生之初便已開始,新陳代謝是萬物生長的根本,細胞在不斷凋落和更新。各個時期,人體器官都在調整自己以適應外界環境。在這個過程中,病痛是難免的,這只是歲月留給你的或淡或深的痕■。重要的是,你能及時發現疾病、治療疾病,你能及時修補這些“痕■”。

  35歲了,學會了“修修補補”的你,依然可以那樣美麗、健康、有活力。

  第一道坎:腫瘤多發

  玲今年35歲,一向開朗,可最近卻顯得心事重重。原來,玲在單位體檢時被查出了子宮肌瘤,3厘米左右,醫生告訴她暫時可以不治療,但囑咐她要注意觀察定期隨訪。玲的女同事,很多也都被查出患了腫瘤,除了子宮肌瘤,還有乳腺增生症和乳房纖維瘤等。

  受內分泌影響,30歲以后,女性開始更容易罹患各種婦科腫瘤,大量統計數據表明,35歲以上婦女約有20%子宮內有肌瘤存在,有的表現為月經明顯不正常,經量過多或過少;有的是分泌物有异味或是顏色异常;還有更多的沒有任何症狀,如玲一樣常常是在健康體檢中被發現。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對于沒有症狀、直徑小于5厘米的肌瘤,醫生一般建議定期隨訪。這個時期還應注意惡性腫瘤的發生,子宮頸癌即是這個時期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發生與性生活息息相關,過早有性經驗(指18歲前)、性伴侶多者,都是子宮頸癌的高危人群。如果性生活后有不規則出血(量可多可少),陰道排液增多,須及時就診。

  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處于相對的高水平期,還易引起各種乳腺疾病,乳腺增生尤其高發,30歲以上的女性或多或少會罹患此病。輕度乳腺增生可不必驚慌,但如果增生進一步變化則要提高警惕。近幾年,乳腺癌的發病年齡也在逐年年輕化。有研究表明,體重值過高(或不斷升高),乳腺癌的發病幾率也隨之上升。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婦女患乳腺癌,50萬人死于乳腺癌。在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占女性惡性腫瘤首位。據1992﹏1996年統計,在美國是110﹒6/10萬人。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也已居婦女惡性腫瘤首位。

  第二道坎:規律打破

  幾個同齡的小姐妹聚在一起,免不了要說說悄悄話,于是,各自的“老朋友”就常常被問候。這個說,這個月又不準時來,那個道,好多天了,“老朋友”還沒有要說再見的■象。無獨有偶,臨床上,婦科醫生也常常碰到很多35歲左右的女性出現一過性的月經紊亂現象。

  近日中國母嬰保健中心公布了“已婚婦女常見病患病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結果,發現排在已婚婦女婦科常見病首位的就是“月經不調”。這一調查是衛生部“社區婦幼衛生服務項目”的一項內容,中國母嬰保健中心先后對河北、廣州、無錫等15個省、市的50個社區中1萬名婦女進行了調查統計后得出的,結果顯示已婚婦女中月經不調占34﹒5%。而35歲這個年齡段的女性由于生理心理都處于轉折時期,工作壓力、精神因素、卵巢功能的波動等多種原因導致暫時性的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的發生率更高于34﹒5%這個平均數。

  這個時期的月經不調多數表現為周期延長或縮短、經量增多或減少、月經淋漓不盡等。排除了節育環异常、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其他有關內科疾病以及使用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內分泌制劑或避孕藥服用不當等器質性病變和藥物因素,此期的月經不調大多是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即主要是人體調控月經的內分泌系統工作不正常或不協調引起。這類疾病臨床上往往稱之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它約占月經不調的90%,其原因是多種因素(如緊張、環境與心情改變等等)使內分泌調節异常而導致沒有正常排卵,從而引起月經改變,稱為“無排卵型功血”。一般通過內分泌測定、B超等檢查方法,多能迅速診斷,治療也并不復雜,大多可通過藥物和自我調適痊愈。

  第三道坎:炎症煩惱

  穎是一個非常愛清潔的女人,可最近卻得了霉菌性陰道炎。穎有些難以置信,她每天都要洗澡,對于隱私部位更是每天用浴液清洗。醫生告訴她,這恰恰就是她患病的原因。

  霉菌性陰道炎是生育期女性最常見的婦科炎症,主要症狀包括白色分泌物增多、陰部瘙癢、紅腫或出現异味。女性的陰道是一個偏酸性的環境,有自潔功能,頻繁清洗、使用婦科清潔消毒劑、消毒護墊等,也會破壞陰道本身的微環境,使平衡失調,降低陰道的自我抗菌能力,霉菌會趁虛而入引發疾病。在女性每個月都要經歷的月經期內,經血下流也會破壞陰道內的弱酸性環境,導致陰道“自潔作用”功能失效。此時應該避免游泳、盆浴。此時性接觸及一些不潔衛生用品也是婦科疾病的誘因,應該避免。

  此外,平時發燒、咳嗽或患別的疾病時過量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不當,可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抑制了部分有益菌群,而未被抑制的和外來耐藥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這其中就包括霉菌。

  慢性宮頸炎是35歲女人易患的另一種常見婦科炎症,它多因不潔性生活、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使病原體侵入宮頸而引起。根據其輕重和病變範圍我們將其分為Ⅰ(輕)度、Ⅱ(中)度和Ⅲ(重)度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肥大,宮頸納氏囊腫為其特殊的表現形式,因為長期的宮頸炎症可引發可怕的宮頸癌,故宮頸涂片檢查早已是每次已婚女性體檢的重要項目。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症狀是陰道分泌物增多,嚴重時可發生性交后出血或不明原因的血帶、陰道出血等。

  一般而言,單純患上宮頸炎不會對健康構成太大的威脅,但往往由于宮頸炎所致的白帶增多、腰痛、下腹墜脹等症狀會影響人的情緒,并且從防癌角度來看,宮頸炎與宮頸癌關系密切。有關防癌普查資料顯示,宮頸無糜爛者有0﹒39%患宮頸癌,而患子宮糜爛者卻有2﹒05%患宮頸癌。這說明積極治療慢性宮頸炎,并針對性地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對保障女性健康及防治宮頸癌有重大意義。

  宮頸炎的治療方法很多,但以局部治療為主,可采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但在治療前應先做宮頸涂片檢查,排除宮頸早期癌變可能后再進行治療。對于輕、中度的宮頸炎,可以選用藥物治療試試,但對于重度或一些特殊類型的宮頸炎,光用藥物是不行的,一定要選用物理和手術的方法來治療了。

  健康小錦囊

  錦囊一:堅持婦女病普查,無病早防,有病早治

  對于婦科腫瘤,目前尚沒有確切的預防方法,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定期開展婦女病普查。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是通過婦科檢查及適當的醫療手段來篩查婦科疾病,特別是對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的診斷,“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婦女病的普查還包括婦科檢查,重點檢查宮頸的大小、外形、質地、宮頸管粗細,是否有接觸性出血;其次檢查外陰、陰道、子宮及宮旁組織的情況,以發現其他婦科疾病。婦科病定期普查,可以使大多數婦科疾病被早期檢出,早期治療,使危及生命的晚期婦科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下降,從而對提高生活質量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錦囊二:調整心態,正確對待月經不調

  因為誘發月經不調的因素在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中易多次發生,故月經不調的症狀易反復發作,常引起女性朋友的煩躁、多疑、性欲异常等等并發症。有些病人因為出血量多,導致貧血,由此引發一系列更嚴重的心理和生理問題,嚴重影響女性朋友們的身心健康。如遇到上述這種情況,首先要冷靜,注意身心的自我調整,其次是要找可靠的專科醫生診治,并且要有耐心和信心,這對于月經不調的治療是很有幫助的。

  錦囊三:正規治療婦科炎症,切忌過度用藥

  小病大治,過度用藥,是目前普通婦科炎症治療中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市婦保院婦科門診,幾乎每天都會碰到這樣的病人,她們被陰道炎症困擾,反復發作久治不愈。追問病史,這些人都有共同的遭遇:為節省時間貪圖方便,或被廣告左右多次去一些小診所治療,很普通的霉菌性陰道炎,用10天乃至20天的長療程大劑量抗生素靜脈給藥,結果用幾千甚至上萬元錢“買”來的卻是正常菌群的紊亂,給徹底治療帶來難度。

  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過于頻繁地用洗滌劑或消毒液清洗陰道,用普通清水■洗即可。女性下體出現少量分泌物屬于正常現象,而且這些分泌物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骯臟,正是這些分泌物維持著陰道內的酸■度平衡。如果你擔心下體散發异味,可以選擇吸水性強、透氣性好的棉質內褲,并經常換洗以保持下體的干爽。

  錦囊四:勤于自檢,及早發現乳房腫塊

  乳房包塊是乳房疾病常見的首發症狀,75%的乳腺腫塊無論良性惡性,都是自檢發現的。千萬別以為做乳房自檢麻煩,保證乳房健康、預防乳腺癌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你的警惕性和自我關愛。

  乳房自我檢查應在月經后一周進行,因為月經前或經期乳房出現的腫塊或疼痛,可能會影響你的判斷,此時乳腺結節和觸痛最不明顯,有利于明確診斷。女性在35歲以后應每月做自我檢查一次,每半年到一年由醫生檢查一次。如出現乳房包塊時,應盡早到醫院咨詢檢查,以查清包塊的性質。

  檢查方法:一、看雙側乳房是否對稱和處于同一平面。二、看乳頭有無溢液、回縮現象。三、觀察皮膚有無內陷、水腫及結節樣變异。

  四、觀乳房形狀,雙手叉腰,肩肘向前轉動,并微向前彎腰,檢查乳房形狀和輪廓有無變异。

  五、抬起左臂右手四指并攏,輕放在左乳處,用手指觸摸,方向由內上移向內下,逆時針方向作畫小圓圈運動,最后檢查乳暈下方,看有無腫塊。

  檢查時,面對鏡子,站或坐位,查看雙側乳房。觸診時切勿重按,更不能用手抓捏乳房,否則會把正常乳腺尤其是乳腺尾部當成腫塊。


學習吧! 有方法令孩子開竅[廣告]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