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1380


1#
發表於 06-4-7 11:43 |只看該作者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我把這件事情寫出來, 是希望跟各位父母分享, 讓各位對小朋友的發燒情況有些心理準備, 不會太過panic, 又或太過掉以輕心.

(一)
上星期三中午, 突然收到工人的電話,她半帶哭聲的叫我立即回家看小兒子(3歲)。

小兒子那天因感冒發燒沒有上學,上午看完醫生後便回家休息。工人餵完他吃粥及藥之後,便把他抱到床上睡覺。豈料他突然嘔吐, 然後嘴唇開始發紫(甚至變黑), 臉色發青, 眼睛反白,所以我的工人便很驚慌的打電話給我。我在差不多3分鐘之後才搞清楚這情況, 我的手開始發抖, 因為我知道這種情況可以很危險, 我的腦中己閃出多種情況的畫面。跟著我便急召taxi反家(幸而那天剛好跟老公一起吃飯), 在這30分鐘車程之中, 我害怕極了。想到兒子可能一下子便會離我而去, 我實在沒法做到什麼....

就在我這樣想完之後, 電話響起來了, 是之前我通知上我家幫我看看孩子情況的管理員, 他說小兒子應該沒事了, 他的嘴唇已回復紅色, 並且睡著了。結果我在半小時後才返到家, 婆婆已經趕到, 小兒子仍然睡著, 但臉色已回復正常, 不過他的樣子真的是昏昏沉沉的。後來我們把他叫醒了, 他樣子仍然很不清醒, 我有一刻真的很擔心不知會否因短暫缺氧, 而破壞了他的一些腦細胞呢? 經過一輪測試和玩簡單遊戲之後, 發覺他的初步反應沒問題, 我們才全部鬆一口氣。

不過, 到了晚上他卻又發燒燒到39.8c, 在塞了退燒藥後才慢慢穩定過來。所以第二天便去醫院看醫生。


大宅

積分: 1380


2#
發表於 06-4-7 11:47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二)

經過醫生的初部診斷, 決定讓我小兒子入院觀察。

醫生幫他照完X-光後說他有些肺炎, 所以晚上會在醫院留醫。入院後, 姑娘便幫小兒子打豆針,用來輸鹽水、葡萄糖和消炎藥, 但因小兒子的血管太幼了, 姑娘要拮了3次才拮對位置, 所以他為此哭了將近兩小時...。

住院其間, 每天均有物理治療師來幫他「拍痰」, 婆婆也即時學了, 可以隨時幫他拍。(這一套「拍痰」手法其實也合所有父母學, 因小孩子通常不太懂得把啖咳出來。)

第二天開始由兒科專科醫生來看他, 經檢驗後發現他除了肺炎之外, 也有鼻竇炎, 所以鼻孔塞得非常利害。而醫生在聽完我小兒子出事時的描述, 他以他的經驗說他當時應該不是有食物哽在氣道中(因他沒有把食物咳出來, 而是有昏迷的情況)。他的情形應是因突發性體溫急昇而導致痙攣, 所以氣道收縮起來, 令他有短暫缺氧的情況。在接著的幾個晚上, 小兒子的體溫都反覆地回升至39.5c, 所以都不能出院。

到了第三晚, 小兒子已頗適應醫院的生活了, 甚至把吊鹽水機和插在手上的針管跟自己合而為一。他根本忘記了有針管插著手, 所以最後竟把針管給拉扯了出來。第二天, 醫生說因他的情況仍未隱定, 所以要再打一次豆針, 這次更慘, 因為他的血管實在太幼, 而且他懂得驚慌了, 所以在nurse room折騰了1個多小時, 連腳背都試過了, 仍然插不到。可憐他的手手腳腳加起來共有13個針孔傷口, 真是怪可憐的。


大宅

積分: 1380


3#
發表於 06-4-7 11:52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三)

經過6日5夜的醫院生涯, 小兒子終於可以出院了。出院過程順利, 醫生安排了他回院再覆診兒科, 和耳鼻喉科。 經過今次的經驗, 小兒子好像成熟了一點, 說話也有紋路多了。 今次的情況, 我上網查過, 他那天發生的其實是因突發性體溫增高而引致痙攣(febrile seizure)。痙攣時, 他的眼會反白, 而嘴唇也會轉藍, 全身癱軟, 通常這樣的情況只會維持15分鐘以內。而當痙攣發生之後, 他便會很呆滯, 好像有點不醒人事的樣子。一般來說只有~5%的6歲以下小童會發生此情況, 而續發性的機會則不大。 而引至腦部受損的情況也絕少發生。我覺得各位有年幼兒女的父母都應該認識一下這個病徵, 以致有這情況出現時不會嚇壞了。不過, 就算有準備, 這景像若發生在自己的兒女身上, 也是很驚嚇的。

http://www.ninds.nih.gov/disorders/febrile_seizures/detail_febrile_seizures.htm


水晶宮

積分: 64030

好媽媽勳章


4#
發表於 06-4-7 12:15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謝謝你的分享.

我仔仔歲幾時都曾經因急性腸胃炎入院,住了兩天,雖然只是兩晚,但我兩公婆都擔心到不得了.
因我地份保險係唔包私家醫院,而政府o既探病時間又有限,佢好痴身,每晚都要同我地訓.
朝早去到醫院佢就即刻彈醒,d姑娘話佢訓得唔好,成晚都係訓訓下就醒,一醒就喊........
佢隻手都要接住豆針,醫生怕佢食唔到野,因佢之前食乜嘔乜,連飲水都嘔.
好彩佢一向都好鍾意賓賓煮o既食物,佢一直都肯食,初初都嘔返晒出黎,但食多兩餐,飲多幾杯醫院開o既營養素嘔多幾次,d菌嘔晒出黎就開始好.

「知足者,常樂也;不知足者,富亦憂。」


男爵府

積分: 8325


5#
發表於 06-4-7 12:17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好多謝你分享你仔仔的住院經驗

祝你仔仔身體健康,快高長大.


大宅

積分: 1380


6#
發表於 06-4-7 12:27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這一次的經驗其實很寶貴, 自此之後, 若有其他人有小孩要入醫院的問題, 我都可以與他們分享, 讓他們不用那麼害怕。另外, 孩子發燒的問題亦很常見, 但我在這裡亦見過很多家長不知如何處理孩子發燒的問題, 如38c是否算發燒、高燒時可為孩子做什麼(除了吃退燒藥和塞肛之外)、持續發燒又是為什麼等等。


男爵府

積分: 8325


7#
發表於 06-4-7 12:38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係呀,有時小朋友持續發燒唔退真係好擔心,但見佢表面和行動上都沒有什麼不妥,亦都明顯唔舒服,只有d 咳,但就偏偏唔退燒,醫生亦說沒問題,是流感,但眼見小朋友唔退燒真係放心不下. :cry:


大宅

積分: 1380


8#
發表於 06-4-7 12:42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醫生的話:
給孩子用溫水洗澡,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導燒作用,或冰溶化時的吸熱作用來降低體溫。此外,洗澡還可以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汗腺阻塞。具體做法是,用低於體溫2℃的溫水浸泡20分鐘,每天2∼3次。只要不是在室溫很低的房間內,洗澡後及時擦幹,避免風吹,是不會著涼的。

醫生的話:
高燒也可以使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是對的。但用給孩子喝肉湯的方法補充營養的做法卻是錯誤的。因為高燒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時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加重身體的缺水。這時應給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稀粥、菜湯、果汁、雞蛋羹等。另外,還要給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糖鹽水。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如果孩子真的不肯喝水, 也可以讓他喝果汁, 益力多或7喜(可補充電解質), 只要不是冰的便可以。

醫生的話:
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症狀,燒退只表明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並不等於疾病痊癒。只有祛除病因,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才意味著疾病治癒。(所以孩子發燒亦可能會持續至6-7天, 父母不應因見到孩子暫時退燒便嚷著要出院, 因通常情況是醫生要起碼見到24小後依然沒有上燒, 另外可見的病因部位有好轉, 才會讓小孩出院。)

醫生的話:
孩子患病容易發燒,但發燒未必就是有病,因為孩子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吃奶、運動、哭鬧、穿得過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達37.5℃,偶而達38℃,尤其是新生兒或嬰兒更容易受以上條件影響。另外,測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所測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探、口探、肛探所測數值依次相差約0.5℃,即腋探最低、肛探最高。因此,孩子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又無自覺症狀,可認為正常。但當孩子體溫高於38.0℃時,則應引起重視。




侯爵府

積分: 21554


9#
發表於 06-4-7 12:43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別墅

積分: 888


10#
發表於 06-4-7 13:14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謝謝分享


男爵府

積分: 8901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畀面勳章


11#
發表於 06-4-7 14:27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真的很多謝你的分享, 另外都有個關於體溫問題想問, 我囝囝正常體溫通常36度以下(耳探)是否過低呢?
亦希望你囝囝身體健康啦


大宅

積分: 1380


12#
發表於 06-4-7 14:43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探額溫正常值應降至36℃ (2005-05-18 04:35:00)

【明報專訊】一般人體溫超過攝氏 37.5℃即為發燒,若市民使用額溫探熱槍探溫,便要降低這個標準。廣華醫院研究發現, SARS疫潮用以篩選人群中發燒者的紅外線
非接觸式額溫探熱槍,可偏離真實體溫約 2℃,遂建議把額溫正常參考值設定為 36℃,遇上疫症大流行時,則要降至 35.6℃以防「漏網之魚」。

耳槍探使用上限一萬次

負責研究的廣華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吳國強提醒市民,近年廣為市民使用的耳探槍,一般在生產時設定的使用上限為 1萬次,多用或會失靈,若不加留意很易被誤導﹔至於 3歲下的幼兒,最佳探熱法仍是最傳統的肛探。

環境溫度改變影響體溫

廣為醫院、邊境和學校所應用的紅外線非接觸式額溫探熱槍原設計用於工業用途,探溫讀數偏差與作體溫探測的溫度計有異,額溫正常值亦未有參考標準,故廣華醫院於 2003年 6月至 8月,為 1000名市民作額溫探測,結果發現正常額溫為 36℃,較腋探的 37℃、口探的 37.5℃和肛探的 38℃為低(見表)。有關研究文章在最新一期的《美國感染控制雜誌》( AJIC)刊出。

研究顯示,若市民由 30℃室外走進 23℃冷氣室內, 1分鐘後其體溫會降低 1.8度,待 5分鐘後才能回復正常。吳國強指出,這是因為身體遇冷時血管會收縮所致。市民由高溫戶外走進較低溫的室內後,應隔逾 5分鐘才探熱。

吳國強進行研究時亦發現, 3支同一牌子、同一型號的紅外線額溫探熱槍,量度同一水溫時,竟出現 -1℃至 +2.12℃的誤差,而美國規定誤差範圍卻是 +/-0.1℃。吳解釋,儀器原先設計用於探測熔爐、雪櫃的溫度,可接納誤差較高,但當此儀器用作探體溫,則要特別留意其準確度。

紅外線額溫探熱成本較低

他說,其實只要掌握紅外線額溫探熱槍的表現,其長遠使用成本其實較耳探和口探為低,因為配合耳探機和口探針使用的膠套,每個成本為 0.5元,相反紅外線探熱槍一部只約三數百元,成本較低。在診所或醫院使用,前額溫可以 36.0℃作正常值,若在公眾場所、 SARS或禽流感潮,則可降至 35.6℃,現時衛生署在機場口岸設定的紅外線體溫探測則低至 35.5℃。


大宅

積分: 1380


13#
發表於 06-4-7 15:03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轉載自兒科醫學會第一八二屆學術演講會集
人為什麼會發燒?

答:人體腦部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再這裡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平時不生病的時候體溫都設在37℃左右。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發炎反應所製造的一些小分子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有另一種情形是身體並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但是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這種情形稱為體溫過高(hyperthermia),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運動、洗三溫暖、中暑(heat stroke)等。

另外, 發燒時很容易會發現小孩有發冷發熱的情況出現, 通常是額頭、身體發熱, 但手腳則冰涼, 甚至變成青色的模樣。原因是:
發炎反應會導致腦部體溫定位點上升(體溫升高可減低病菌的活動力),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38℃。但如果當時體溫並未到達設定的標準,病人會覺得冷,而且可能不由自主地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熱量,並讓四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現象。

父母若見孩子出現發冷現象, 切忌把更多衣物或被單覆蓋在孩子身上, 因為這會令孩子的身體散熱速度減慢。父母應該先開一缸溫水, 讓孩子浸在裡面(要比體溫稍低2c), 然後替孩子用花灑淋浴約10分鐘, 幫助其散熱。當然浴室溫度要適合。


大宅

積分: 1380


14#
發表於 06-4-7 15:09 |只看該作者

Re: 小兒子第一次住院分享

打點滴或喝很多水有沒有退燒效果?

答:打點滴或喝水只會增加體內水分,對於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發燒並無退燒效果。退燒時人體必需流汗以散發體內多餘的熱量,所以如果發燒與退燒過程反覆太多次,容易因為大量流汗而導致脫水,此時才需要特別注意水分、電解質的適度補充。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