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尾頁
   5


大宅

積分: 1209

認識瑞士牛牛第二回


1#
發表於 09-6-23 14:10 |只看該作者
新聞、轉貼文章,可貼於本帖內

請列明新聞/文章出處


Kindness is like a key,which rusts if we put it aside.Use it frequently not only could help others but also could help ourselves.


大宅

積分: 1209

認識瑞士牛牛第二回


2#
發表於 09-7-4 15:09 |只看該作者
投資相連保險vs月供基金 一份投資相連保險與一般月供基金的分別,可以說既靈活又不靈活。

靈活處在於投資相連保險能提供數十種基金選擇,有部分更是長期獲得星級的基金,這些基金多不設月供,資金不足的投資者固然不易入場,但透過投資相連產品投資只需要每月小額的供款就可以購買不同的基金,自己設定合心意的投資組合。

此外,投資相連保險也有人壽保險成分,可以計入身故保險額的一部分。

然而,不靈活之處在於這種產品需要長期承諾供款,一般由十年至三十年不等,供款前數年支付的都是保險公司的行政費用,如果在首數年內便提早贖回,保單價值可能接近零,也就是所供款項可能拿不回。雖然近年不少產品允許暫停供款,但是資金始終不能在有需要時全數拿出。

市場上投資相連保險林林種種,2008年前曾經是個人保險產品的主要增長動力,但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保險與金融業首當其衝受到嚴重打擊。

據保險業監理處公布的臨時統計數字顯示,2009年年首季新造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保單保費比2008年同期比較大幅下降60.5%至85.44億元,主要原因是非投資相連的人壽及年金新造保單保費大跌24.2%,投資相連的人壽及年金新造保單保費更銳挫83.5%。

(轉貼信報2009/07/04)

[ 本帖最後由 SY_YAU 於 09-7-4 15:17 編輯 ]
Kindness is like a key,which rusts if we put it aside.Use it frequently not only could help others but also could help ourselves.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3#
發表於 09-7-15 17:50 |只看該作者
12-01-2010
東方日報

「生仔醫院」乏急救設施
成本高昂醫院難負擔
【本報訊】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潮下,令本港婦產科成為不少私家醫院重點服務,浸會醫院成為「生仔醫院」,但私家醫院不設初生嬰兒護病房,旦嬰兒病情告急便不能原院治療,仍需轉往設施齊全公立醫院救治,病人組織認為私家醫院應作出改善,以免再嬰兒延誤轉院。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指出,無論任何時間醫院發現病人病情變,都責任第時間通知家屬,何況初生男嬰已連續三次抽筋。張續稱,浸會醫院主打婦產,惟嬰兒急症設施不足,理應投放資源醫療設備,讓產婦放心。他又指,現行機制造成私家醫院透明度不足,醫生掛單與醫院合作無僱傭關係,萬發生醫療事故,醫管局亦監管限。
成本高昂醫院難負擔
兒科專科醫生指出,初生嬰兒護病房屬於人手密集病房,每更需要三名護士看護一名病嬰,房內醫療設備亦特別昂貴,每日費用逾萬元,大部分私家醫院根本無法負擔,故私家醫院若有嬰兒病情急轉直下,均會轉送公立醫院救治。
醫療政策評議會召集人郭家麒指出,本港私家醫院只提供普通科門診、專科門診及住院服務,只有少數設有急症室服務,病人如出現危急情況,應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
浸會醫院近年醫療事故不斷,去年十月,一名三十三歲內地孕婦疑羊水栓塞,緊急剖腹產子後死亡,初生嬰兒需轉院留醫。去年九月,兩名內地孕婦剖腹產子後,揭發兩名男女嬰兒,分別右前臂及右大腿離奇骨折。
--------------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10-6-23 15:23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4#
發表於 09-7-15 17:52 |只看該作者
指代理誤導 寡婦投巨保 每年保費收入兩倍 稱供款期兩年半變20年

(明報)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一名月入僅萬多元的寡婦,被游說用亡夫遺下的百萬元人壽保險金,購買一份原以為只需供2.5年的20年期「投資相連人壽保險」。事主供了近兩年後才發現要供足20年,每年保費達40萬,較她收入多一倍。若停供,則只能取回20%本金,令寡婦進退維谷。事件揭出投資相連人壽保險「冇王管」,代理人可不顧客人經濟能力推銷巨額保單。保險業聯會正研究要求代理人日後賣投資保險前,須先要求客戶填寫風險評估問卷及簽署作實,望減少爭拗。
投訴人劉女士(40多歲)的丈夫2007年初去世,雖然其丈夫遺下一些積蓄、海怡半島一單位及100多萬元人壽賠償金,但單位尚有過百萬元按揭未還,加上年幼兒子仍在學,故每月收入僅萬多元的她,每月入不敷支,需靠積蓄補貼生活。07年底,美國友邦保險(AIA)一名保險代理吳小姐,游說她把其中100萬元賠償金,用作購買兩份20年期人壽保險作長遠投資,當中包括一份高風險的投資相連人壽保險「財庫之選」投資計劃。

指經紀早知事主經濟能力
劉女士憶述,吳小姐當時已知她是寡婦及收入不多,但聲稱這份保險大概供款兩年半、即共供款約100萬元便應可以毋須再供,待20年後拿回本金加投資收益。劉小姐最後答允購買,卻因信任吳氏而沒細閱保單條文。今年初,劉小姐就「財庫之選」累積供款80萬元,以為可停供後,才驚覺原來該保險是20年內「每年都要供40萬」,不得斷供。以她每年收入僅約18萬元計,保費比她總收入還要高一倍。投資相連壽險 已蝕1/4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說,若有代理人向消費者推銷對方根本無力負擔保費的巨額保險,乃屬不道德。
劉女士批評AIA代理吳小姐誤導她,為賺佣金,賣一份她根本供不起的保單給她。待她欲取消保單時,才得悉其他噩耗﹕其一是金嘯海嘯下,已付的80萬保費已蝕了四分之一,僅餘不足60萬;其二是若她現時中止保單,須另付高達帳戶餘款70%的賠償金,七除八扣下,她只能取回18萬元,即是原有總供款(80萬)的兩成。
記者翻查保單,發現劉女士仍有另一出路,便是要求暫停供款,但縱使這樣,每年她仍須繳付高達帳戶餘款5.2%(逾3萬元)的「管理及行政費」。這收費比率,較現時本港強積金股票基金平均收費(2.04%)還要高1.5倍。
AIA否認經紀曾稱供款期兩年半
劉女士憂心血本無歸,已向保監處投訴及獲得跟進,她要求AIA容許她中止保單及取回全數本金。
AIA回應時,指其業務代理(吳小姐)否認曾講過人壽保險「供款兩年半」後便毋須再供,又聲稱早已講明潛在風險,而公司07年發出合約後,亦曾提供「冷靜期」供取消合約。對於劉女士其後再查詢(指有人明知她是寡婦及收入低,仍推銷她無法負擔的巨額保險),AIA指已覆查資料,正邀請劉氏會面跟進。
明報記者 陳志偉

------------------


明報)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投資相連人壽保險以高回報率作招徠,近年在本港大行其道,在2007年其總保費即勁升逾七成,達到776.4億元,首次超越傳統人壽保單保費(754.3億)。但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呼籲,消費者購買這類投資保險一定要量力而為,並須留心一旦因失業等原因斷供保險,可能損失極大。

劉燕卿指不評論個別投訴,但若有保險代理向消費者出售一份保費過高,甚至超過投保人收入的保險,明顯是不道德。她特別提醒長者、家庭負擔重或收入有限人士,不應輕言購買大額及投資期長的投資產品(包括保險),而消委會稍後會考慮再推行消費者教育,提醒他們留心投資相連保險風險。

本報翻查一些投資相連人壽保險保單則發現,它們不單保費高,每年管理費及行政費更可高達帳戶結餘的4%至5%。更重要是它會「綁死」投保人資金長達20年或以上,若要提早退保,消費者會先支付餘下投資年期的全部管理費,故可能僅可取回兩三成供款。
消委會今年首季收到17宗涉及投資相連人壽保單的投訴,有投訴人不滿獲分發紅利遠低於當初中介人的聲稱;亦有人購買聲稱可保本的保險後,數年後卻發現畢生積蓄蝕剩一半。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10-3-5 23:51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5#
發表於 09-7-15 17:53 |只看該作者
投資相連壽險投訴倍增 保監研加強風險披露

明報)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投資相連人壽保險「購買易、取消難、收費貴」,保監處去年收到的投資相連保險產品投訴達170宗,較前年大增五成。為加強保障消費者,保監處正與保險業界研究加強產品風險披露。
其實近年不少保險中介人賣保險前已會主動為顧客做「客戶所需保險分析」問卷,但因問卷內容並不規範,加上有中介人為促銷不願做問卷,致成效有限。
一份保單佣金10多萬
保險業消息人士解釋,每賣出一份投資相連保險,代理人可賺數萬元甚至10多萬元佣金,利之所在,致保險界有害群之馬向客人淡化投資保險的實際風險。
據悉,鑑於涉及投資相連保險的投訴增加,保險業聯會及保監處正研究,仿效銀行在雷曼事件後引入的措施,即市民買投資相連保險前必須先填寫風險評估問卷及簽署,確保投保人明白風險。雖然保險業聯會指問卷內容仍在諮詢研究,但料會涵蓋客戶財政情况,例如每月可動用收入為何?個人資產為何?有否按揭未清還?可承擔投資損失等等。
另外,雖然保監處及保聯會均指,現時沒指引限制保險中介人推銷保單的保費上限,但世運保險顧問主席羅少雄稱,若保險代理人向受保人出售一份對方根本供不起的保單,明顯是不專業。
羅少雄說,一般而言,他建議保單保費不應超過顧客總收入的一成、或其總資產(不計自住物業)的兩成。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09-7-15 19:39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6#
發表於 09-7-15 17:56 |只看該作者
營業員「陰乾」 被裁無遣散
(星島)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06: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職工盟在過去兩星期,接到一百四十二名金融及保險推銷員求助,投訴僱主拖欠合共約九百萬元遣散費和假期工資差額。有被裁員工指,金融海嘯後公司大幅削減底薪和佣金,又要求員工加班,員工不服從便遭解僱,但不承認裁員並不賠償遣散費,屬「陰乾式」裁員。職工盟期望有關公司盡快與員工調解糾紛,否則會有進一步行動。
  梁先生受僱於花旗銀行的外判公司施伯樂(Zebra)三年,負責電話推銷金融產品。今年農曆新年前,公司要求員工減底薪兩至三成,並將佣金由百分之零點四減至百分之零點一,梁先生總月薪由兩至三萬元銳減到八至九千元;公司又要求員工加班,最嚴重的情況由上午九時半工作至晚上九時,員工不加班需要遞交醫生紙。
  梁先生和四十多名員工不接受新安排便遭公司解僱,公司要求他們再上班七天代替七天通知,不賠償遣散費。現時四十多員工合共被拖欠約三百萬元的遣散費和有薪年假,「公司表明不會賠錢,還說他們有律師代表,即使打官司輸了亦會上訴,可能要搞三至四年。」
  而曾在AIA保險公司任職電話推銷員的林小姐則表示,AIA並沒有按照勞工法例,在計算○七年七月前的有薪年假時將佣金計算入薪金基數,結果令到她少發了約一萬元的由○三至○六年的有薪年假,而她有五十一名同事亦遭遇此情況,拖欠的有薪年假合共約二百萬元。
  職工盟組織幹事宋治德表示,金融海嘯之下,愈來愈多公司以不同藉口來「陰乾式」裁員,但拒絕支付遣散費;他估計有約一萬個金融保險從業員少發了假期工資,涉及金額約逾一億元。工會已去信AIA和花旗銀行,要求他們盡快與員工調解糾紛,而AIA則表示會於四月廿四日前作進一步回覆,但花旗銀行則沒有回覆。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09-7-15 18:44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7#
發表於 09-7-15 17:59 |只看該作者
辣醫保越俎代庖 由保險公司決定醫療需要

(明報)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05:05
【明報專訊】入院接受身體檢查、治療,就算買了住院保險,分分鐘可能「有買無賠」。保險索償投訴局昨日指出,首次發現有保險公司收窄條款,訂明投保人若要申索住院賠償,「必須獲保險公司認為是有醫療需要」,主診醫生的決定未必能成為最終依據,有可能增加受保人索償的難度。
去年保單投訴 大增兩成
事實上,該局2008年接獲424宗投訴個案,較07年增加19.8%,引起最多糾紛的保單類別就是住院及醫療,佔126宗。
按保險索償投訴局的資料,去年就有一宗個案,有投訴人因肌肉及韌帶受傷致腰背痛,需住院9天,其間接受了X光檢查、骨盆牽引及物理治療,但保險公司認為檢查可在門診進行,斷定住院並非醫療需要,拒絕賠償,投訴委員會經調查後發現,投訴人行動不便,須輔以手杖,主診醫生亦證實她不能步行過數步,有住院需要,終判投訴人勝訴,獲賠1.9萬元。
醫學會:應尊重醫生專業決定
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主席徐福燊表示,目前大多數住院保單都會根據主診醫生的建議而決定是否需要就治療或檢查作出賠償,故上述個案可獲賠償。不過,在今年新接獲的個案中,發現有新的保單條文出現,訂明「受保人接受的治療或服務,必須獲保險公司認為是有醫療需要」。他未有透露該投訴的具體內容,但結果是「拒賠」。醫學會會長謝鴻興認為,是否有醫療需要應尊重主診醫生的專業決定,保險公司本身有利益衝突,不應干預。
消委會:倘不滿 可民事申索
投訴委員會的消委會代表郭琳廣表示,雖然條文寫明醫療需要由保險公司決定,但若消費者認為不合理,仍可透過民事申索,又認為保險公司亦會諮詢醫生的意見,不會妄下結論。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現時有不少病人選擇住院去接受門診已有的檢查項目,如驗血、心電圖等,相信新條文是為了減少爭拗,暫知有一兩間保險公司有此類條文,相信未成趨勢,「保險公司不會『夾硬』說不賠!」
在保險索償投訴局去年接獲的424宗投訴個案中,298宗已審結,67宗需要交由投訴委員會審理,當中僅13宗判投訴人得直。當中引起最多索償糾紛的是住院及醫療保險,除了涉及保單條款詮釋外,其次為受保人沒有披露事實,委員會提醒市民投保時應盡量詳細申報健康狀况。
消委會表示,有關醫療保險的投訴個案,由07年的83宗升至08年的91宗,主要涉及索償問題及銷售手法;而旅遊保險的投訴則由07年的29宗,增加近一倍至08年的55宗。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09-7-15 19:39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8#
發表於 09-7-15 18:01 |只看該作者
銀行促銷儲蓄保涉誤導投訴人不知中途退保招損失 2008年11月05日 殷小姐的母親已 71歲,在渣打銀行有 10萬元定期存款, 8月中存款到期時到分行辦理續期。殷指出,母親目不識丁,惟職員不斷游說她改買儲蓄存款合約,強調高利息、高回報。母親相信職員所言,同意簽約。雷曼迷債事件發生,母親擔心受騙,才將事情和盤托出。

銀行職員強調息率高
殷小姐翻閱合約,發現母親購買了一份由保誠保險承保的人壽儲蓄保險, 10萬元定期存款全數轉作投保本金。她氣憤地說:「儲蓄保險回報屬長線,要供到指定年期先可以番本金,而且回報率又無保證,根本唔適合老人家。」
伍小姐母親 70歲,去年 5月透過渣打銀行購買了一份 10萬元存款合約,她指銀行職員告訴其母存款期為 5年、息率較高,其母一直以為屬定期一類存款,早前家人才發現其實為儲蓄人壽保單。
渣打銀行表示,兩宗個案的投保人在投保前已確認收妥產品的計劃書及宣傳刊物,並已辦理投資取向評估文件;考慮到兩投保人之年紀與個人背景,分行也特意安排另一職員於辦理投保手續前,再次與投保人會面及解釋資料,兩宗個案跟進後已圓滿解決。
殷小姐稱,渣打正覆核其退保要求,而伍小姐則表示渣打已同意辦理退保。

聲稱供 5年實則 10年
楊太 59歲,近退休年齡,去年 4月被生銀行職員游說購買一份「月薪退休保」計劃。她表示,當時職員解釋供款期為 5年、每年供款兩萬元,計劃類似零存整付,她一直以為 5年後便可取回本金與利息。發生雷曼事件後,她感不安心,再向職員查詢,才發現原來供款至第 10年才可取回全數本金,提早終止計劃會被罰款。
生銀行回覆,楊太去年投保前清楚明白乃人壽保險計劃,並簽署文件作實,批核申請後郵寄正式保單予她,至今她已繳交兩年保費。

銷售時從未提及保險蔡女士 55歲, 3月時透過中國銀行購買一份「五福臨門儲蓄計劃」,一筆過繳付本金 5萬多元,她指推銷過程職員未有提及「人壽」或「保險」字眼,一直以為計劃類似定期存款,早前才發現是儲蓄人壽保險。中國銀行回覆,該行嚴格監管推介保險產品的職員必須向客戶說明產品的內容及特點,並提供保險利益說明,也要求受保人回答健康聲明內容,最後簽署投保書正式辦理,此個案職員沒有誤導。檔案編號: 1013028

踢爆推銷儲蓄保花言巧語銀行職員推銷賣點:儲蓄保險利息高、回報好
事實:派息只屬假設性,其實無保證,派發多少須視乎市況與公司業績

銀行職員推銷賣點:好過做定期
事實:定期存款與儲蓄保險屬兩種不同產品,顧客應按本身需要作決定

銀行職員推銷賣點:唔鍾意隨時可以退保,只係蝕利息
事實:某年期內退保,需額外繳付提取費用或手續費

銀行職員推銷賣點:儲錢之餘,仲送埋人壽保險
事實:本金或供款內已包含保費,保險並非白送

銀行職員推銷賣點:一筆過畀保費,當做儲錢最
事實:小心考慮個人經濟負擔能力,因流動資金會被「綁死」一段年期

銀行職員推銷賣點:儲蓄保同零存整付差唔多
事實:回報率不能保證,其實由假設紅利及紅利累積息率推算出來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09-7-15 19:50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9#
發表於 09-7-15 18:03 |只看該作者
漏報數病無關手術 保險拒賠 涉款19萬

消委質疑做法
明報)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一名62歲女士3年前參加了年費高達7700元的醫療保險,原希望保障自己,但她去年因膽石需動手術切除膽,國衛保險(AXA)卻涉推翻保險中介人口頭承諾,拒賠19萬元手術費,理由是女事主買保險時漏報了數項病歷如哮喘。投訴人質疑,漏報的病歷並非蓄意,亦與膽石無關,質疑國衛做法對消費者不公平。
事件帶出本港每年供款額逾50億元的醫療保險存在申報病歷陷阱,可能「有得供、冇得賠」。消費者委員會
和前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質疑,保險公司若單以事主漏報與(膽石)手術無關的病歷而完全拒賠,做法值得商榷,建議政府立例加強保障消費者(見另稿)。
明報記者 陳志偉
國衛保險回應本報時雖堅持公司拒賠做法無不妥,惟考慮過當事人情况後,決定酌情把投訴人曾付的保費(2年約1.5萬元)退還。但投訴人馮女士拒接受退還的保費,堅持向消委會投訴。
須分期償還手術費
因被指漏報病歷,現時要靠丈夫「碌卡」分期償還19萬元手術費的馮女士(62歲),2006年時透過保險中介人鄭小姐,買了國衛的醫療保險,年費約7700元。馮女士堅稱,當時已盡其記憶向鄭小姐講出自己曾患疾病,並在保單中申報自己曾做盲腸、胸部良性瘤等手術。
中介曾口頭承諾可賠
至去年,馮女士患嚴重腸石並弄穿腸,需到私家醫院接受3次膽切除及腸部縫合手術,手術費約19萬元。馮女士及其主診醫生在手術前,均曾詢問保險中介人鄭小姐手術費是否可申請保險賠償,當時鄭小姐回應指可申請索償,但手術後,鄭小姐表示由於手術費逾10萬元,國衛要翻查病歷。
最後國衛更發信給馮女士指「無得賠」,理由是她在買保險時,涉漏報即隱瞞了多項病歷,包括哮喘、脊柱側彎、高膽固醇、膝骨關節炎、慢性胃炎,12指腸炎等。但馮女士感不滿,她引述醫生稱哮喘的指控不實,因她只曾因氣管不適噴過醫生處方的紓張氣管(哮喘)藥,至於其他數種漏報疾病,馮及丈夫強調非存心虛報,馮的主診醫生亦指漏報的病症,與膽石穿腸的重病無關。
馮女士及丈夫張先生質疑,國衛保險是「雞蛋裏挑骨頭」,對供款人不公平。他們最不滿的是中介人手術前稱保險可賠,手術後國衛卻涉反口,致他們頓失預算。張先生稱,公開事件是希望提醒其他供款人小心。
國衛稱拒賠無不妥 退還保費
國衛保險發言人回應時,否認拒賠償的做法不妥,但承認在手術前中介人鄭小姐確曾向投訴人表示,根據保單條款,手術是列入索償範圍。但因公司後來翻查病歷發現馮小姐有多項曾患的疾病未有申報,故公司才拒絕就手術賠償,但公司亦已酌情決定退還馮氏已供的保費。
國衛補充,客戶買醫療保險時,應把自己所知病歷在投保書上清楚列明,讓公司在批核過程時決定承保範圍及保費。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09-7-15 19:38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0#
發表於 09-7-15 18:11 |只看該作者
手術後申賠 續保竟加2.5倍

(星島)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05:30(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

消費者委員會
今年首七個月接獲五十宗有關醫療保險的投訴,少數關於保費。其中一名投訴人投保多年,去年於手術後申索手術費用,令今年保費的加幅高達二點五倍,後來保險公司指他體重超標,要他再額外繳付百分之五十保費。投訴人指出,保險條款訂明一定續保,保險公司雖不能斷保,卻大幅加費,他只能無奈接受。
  今年醫療投訴達50宗
  消委會去年和前年接獲八十三和八十一宗醫療保險投訴,發言人表示,每年被投訴的多是保險公司,內容包括拒絕續保、保費加幅、保險條款和推銷手法等,其中保費加幅只佔少數。
  去年一名投訴人指其保費原為每年二千七百元,由於沒有申索過賠償,可獲扣減二百七十多元,但保險公司卻將他的保費增至三千七百元,扣除可獲的優惠,他仍要多付約七百元,加幅達三成。另有一名市民不滿保險公司將醫療保險的其中一個項目保費,增加兩成三至六百四十元,但沒有相應提高保額。
  審閱期內可取消保單
  消委會提醒市民,應仔細看保險條款,並向保險公司索取所涉及醫學名詞的中文譯本,若不明白,應向保險公司查詢。於審閱期內,市民有權要求取消保單和退回保費。發言人又說,有些保險公司會為年紀較大或曾申索人士續保,但會提高保費。
  另方面,市民應考慮一旦斷供,日後再投保時或會被拒,故購買保險應考慮保費是否合理和負擔能力。記者 胡幗欣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10-7-13 11:44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1#
發表於 09-7-15 18:42 |只看該作者
中暑死當病患 意外保險拒賠去年354保險投訴 僅10得直

明報專訊】有意外保險的投保人在酷熱天氣下中暑身亡,結果不獲賠償。原來買錯保險或沒有看清楚保單條款,有可能導致「有買無賠」。
醫療保險投訴最多
審結的297宗個案中,涉及住院/醫療保險的投訴最多,有120宗,其次是個人意外和傷殘及人壽/危疾,分別有61宗及57宗;涉及旅遊保險的投訴則有27宗,餘下32宗為其他保險個案。
其中一宗投訴,投訴人為兒子購買個人意外保險,後來兒子在酷熱天氣下戶外考察,不幸中暑虛脫死亡,警方報告亦指他死於意外,但保險公司拒絕發放意外賠償,理由是死因不符合保單中的「意外受傷」定義。投訴委員會亦相信,在醫學上中暑是因高溫而引致的病症,因此裁定他是因病致死,並非意外逝世,投訴人不能獲得7.5萬元賠償。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09-7-15 19:38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2#
發表於 09-7-15 19:37 |只看該作者
醫療儲蓄/基金保險的騙局


一名四十多歲的會計師李先生, 與太太一起購買醫療保險, 投保己十六年,近三年更加額成為”尊貴”會員,每年保費四萬多元。原本以為將來醫療開支己有了保障, 但李先生去年需接受心臟 “通波仔”手術, 保險公司向他賠償29萬元後, 今年保費大幅調高至每年20萬元, 幾經交涉下オ把保費下調至15萬元, 李先生對此深感不忿,試圖向其他保險公司投保,奈何沒有保險公司接受,最終他决斷保!!

28/06/2008

東方曰報


投保人「每次索償都好勞氣」 13-07-2010 東方

鍾先生任職機場地勤,○一年二月透過保險經紀購買一份供款十年包住院及危疾賠償的危疾保險,最初月供四百元,承保公司稱供款額將隨年紀愈大而遞增。

當他完成第二年供款後,因其中一個膝蓋生骨刺需入院治療,順利向保險公司索取一千多元住院費。不過,○三年他再次入院則遭保險公司藉詞拒絕賠償住院費,保險公司引述醫生說是舊患故「無得賠」,經過四個月投訴,保險公司終以「內部搞錯咗啲嘢」向他賠償。
去年鍾先生需請病假一年半,入院進行雙腿更換人工膝關節手術,保險公司只賠住院費,不願提供一年半病假期間的「危疾豁免保費」,即不豁免該段期間需繳付的二萬一千多元保險供款,經數個月爭取後,最終獲賠償。
鍾先生現時每月保險供款已調升至一千三百多元,今年三月更由另一保險經紀負責他的戶口,建議他轉供另一固定保費的保險,但他發現新保單沒有「危疾豁免保費」,爭取至今仍未解決問題。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10-7-13 11:43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3#
發表於 09-7-15 19:54 |只看該作者
保單保障期縮減惹質疑
Apple Daily 2009年04月22日

吳先生的母親於 13年前在華潤美衛保險購了一份人壽保險計劃,每年保費約 1.2萬元。該份保險提供的保障包括她過身時,為保單受益人提供一筆款項作賠償。另保單有儲蓄成份,會派發紅利,保單現金價值一項顯示其保單累積的金額。當年她 62歲,按代理提供的資料顯示,保障期至 92歲。
去年 9月,吳先生欲為母親申請將保險計劃內的儲蓄及紅利,用作支付未來保費,赫然發現保單保障期縮短了 5年,即母親 87歲時,保單便沒任何現金價值。他即向保險公司查詢,職員解釋保單派息率調低,繼而影響儲蓄之紅利及保單價值。

息率調低影響保障期
現負責吳母保單的美國萬通保險亞洲回應,客戶所購的並非傳統人壽保險,若保單持有人無間支付保費、無改變保障金額、無提取任何現金和保單收費維持不變,當年根據預計利率 7.5%計算,預計保障期可達受保人 92歲,但由於現行派息率已減為 5.25%,故保障期只可達至受保人 87歲,預計屆時保單失效,也無任現金價值。
該公司指保險代理向吳母提供的建議書上數據,乃根據多項假設而預計,只供參考,並非保證。不過客戶可選擇增加保費或存入額外保費以延長保障期。檔案編號﹕ 0210050

業內意見:經濟逆轉應複檢保單內容
香港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前主席李東江表示,去年發生金融海嘯,經濟環境突變,有保險公司出現財政危機,令市民關注購下保單的內容及保障,因而產生不同疑問。

利息低回報起變化他指出,保險計劃五花八門,港人常將保險與投資兩者混為一談,甚至欲將投資回報用作支付購買保險費用。惟一旦投資回報稍不理想,受保人便可能無法獲得預期保障。
李東江續說,傳統人壽保險只涉及投保人所付出的保費,當投保人身故,保險公司便按保單賠償;而為吸引更多人購買,保險公司將不同元素如投資或儲蓄成份注入保險計劃,當中涉及派息,以往保險派息率較高,惟受經濟因素影響,近年保單利息不斷調低,市民多年前購買的保單回報已出現變化,保障期可能受影響。尤其去年出現金融海嘯,市民應複檢保單內容,並按需要在保費及保障期等方面進行調整。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4#
發表於 09-7-15 20:05 |只看該作者
AIA 醫保改條款住院隨時無得賠

保險索償投訴局去年接獲對 AIA 424宗投訴,較前年增加兩成;當中涉及旅遊保險的投訴,急升近八成,至48宗。而涉及住院或醫療保險仍佔最多,達126宗。其中有個案的投保人,由於未有主動申報投保前曾患過的相關疾病,以致未能向保險公司索償。投訴局亦留意到,近期有保單訂明,受保人是否有住院需要,是由保險公司,而非主診醫生決定,投訴局呼籲消費者注意。

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會長劉國明,鼓勵保險從業員,根據保單資料,如實向客戶介紹產品;客戶若忘記保單條款,入院前要先問清楚權益,及將身體狀況詳細告知保險公司。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5#
發表於 09-7-15 20:10 |只看該作者
保 險 公 司 投 訴 急 升

何女 士 錯 信 代 理 買 保 險 , 退 保 不 成 更 可 能 蝕 光 已 付 的 五 萬 元 保 費 。 ( 林 志 謙 攝 )


本 刊 今 季 共 收 到 二 十 九 宗 有 關 保 險 的 投 訴 , 比 上 季 勁 升 五 成 。
有 讀 者 誤 信 安 泰 人 壽 代 理 購 買 儲 蓄 壽 險 , 卻 被 代 理 扣 起 保 費 , 後 來 再 發 現 保 單 內 容 大 有 出 入 。 事 主 不 忿 作 出 投 訴 , 代 理 雖 被 釘 牌 , 但 事 主 要 求 退 保 , 安 泰 則 以 代 理 已 「 人 頭 落 地 」 為 由 拒 絕 。

保 險 業 聯 會 裁 定 廖 錦 鳳 不 當 處 理 客 戶 保 費 , 被 吊 銷 牌 照 二 十 一 個 月 。 ( 林 志 謙 攝 )

何 女 士 經 胞 姐 介 紹 下 , 認 識 了 安 泰 的 代 理 廖 錦 鳳 。 「 家 姐 話 佢 信 得 過 , 佢 又 話 自 己 喺 公 司 拎 過 好 多 獎 , 我 咪 覺 得 靠 得 住 囉 。 」 她 遂 幫 襯 廖 錦 鳳 買 下 一 份 保 額 達 四 十 萬 元 的 儲 蓄 壽 險 , 待 自 己 供 款 至 五 十 五 歲 後 , 每 月 便 可 取 得 四 千 多 元 回 報 , 直 至 百 年 歸 老 。
該 份 保 單 年 費 為 二 萬 四 千 多 元 , 廖 錦 鳳 卻 要 何 女 士 一 口 氣 以 現 金 支 付 三 年 保 費 。 她 憶 述 道 : 「 佢 話 一 次 過 俾 多 啲 保 費 , 可 以 計 平 啲 , 但 我 只 係 俾 到 五 萬 元 現 金 。 」
何 女 士 隨 後 要 求 廖 錦 鳳 發 回 保 費 收 據 , 但 她 只 給 了 首 年 保 費 的 收 據 , 「 仲 有 二 萬 多 元 唔 知 去 咗 邊 , 我 猛 問 佢 攞 收 據 , 佢 一 時 話 電 腦 出 唔 到 單 , 一 時 就 話 唔 得 閒 , 總 之 就 好 多 理 由 耍 我 。 」
保 單 走 樣   退 保 蝕 清 光
擾 攘 了 三 個 多 月 , 何 女 士 始 收 齊 兩 年 保 費 的 單 據 , 但 她 對 廖 錦 鳳 已 存 戒 心 , 於 是 請 教 另 一 名 保 險 代 理 細 閱 保 單 , 始 發 現 自 己 所 買 的 內 容 跟 廖 錦 鳳 原 先 介 紹 的 是 兩 回 事 。 「 原 來 到 我 五 十 五 歲 , 每 月 只 係 拎 到 二 千 幾 蚊 , 比 之 前 所 講 的 少 咗 一 半 ! 」
何 女 士 覺 得 廖 錦 鳳 存 心 誤 導 , 決 定 向 香 港 保 險 業 聯 會 投 訴 。 該 會 在 去 年 底 裁 定 廖 錦 鳳 不 當 處 理 保 費 , 吊 銷 她 的 牌 照 廿 一 個 月 , 安 泰 亦 解 僱 了 她 。
何 女 士 認 為 這 保 單 是 被 誤 導 購 買 , 於 是 要 求 退 保 , 但 遭 安 泰 一 口 拒 絕 。 「 安 泰 話 已 經 炒 人 , 有 問 題 都 係 代 理 的 問 題 , 跟 公 司 並 無 關 係 。 」 若 何 女 士 現 在 斷 保 , 已 付 保 費 便 付 諸 流 水 , 令 她 進 退 兩 難 。
專 家 話   力 爭 到 底
亞 太 壽 險 總 會 前 會 長 黃 錦 輝 表 示 , 雖 然 保 險 公 司 撒 手 不 管 , 事 主 仍 可 向 保 險 業 監 理 處 討 回 公 道 : 「 份 保 單 仲 要 供 十 幾 年 , 保 費 講 緊 三 十 幾 萬 元 。 而 家 就 已 經 咁 搞 法 , 好 難 令 個 客 繼 續 信 你 。 保 險 公 司 多 會 睇 在 商 譽 份 上 , 或 會 從 善 如 流 。 」
黃 錦 輝 向 投 保 人 教 路 , 最 好 以 支 票 或 轉 賬 方 式 繳 交 保 費 , 「 現 金 無 識 無 認 , 交 到 代 理 手 後 , 根 本 好 難 追 查 下 落 。 若 果 是 劃 線 支 票 , 就 算 個 代 理 唔 俾 單 據 你 , 都 有 銀 行 紀 錄 做 證 , 到 時 投 訴 都 有 理 在 手 。 」
回 應   僵 化 處 理
上 週 二 , 本 刊 把 何 女 士 的 投 訴 轉 介 至 安 泰 人 壽 , 該 公 司 回 覆 指 , 廖 錦 鳳 已 在 去 年 離 職 , 何 女 士 的 保 單 由 廖 的 上 司 接 管 , 但 沒 正 面 回 覆 退 保 事 宜 。 ( 何 家 茵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6#
發表於 09-7-15 20:19 |只看該作者
美國老人遭遇保險理財陷阱 投訴劇增

檢察日報 2007-07-11 10:48:47

邁克爾‧德爾莫尼科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名保險代理人,曾于2002年獲得“高級理財顧問”的資格認證,專門向退休人員推銷保險產品。最近他被客戶告上法庭,罪名是存在欺詐行為。事實上,在美國像德爾莫尼科這樣的保險代表人數正在劇增,他們與各大保險公司密切合作,不斷挖掘老年客戶這個“大金礦”,但是隨之而來的投訴也越來越多。
靠著這些煽動性的游說和看似權威的資格證書,德爾莫尼科獲得了許多老年人的信任,業務增長迅速。一年後他就掙到了72萬美元。
  不過,德爾莫尼科最近陷入了一起官司。他的一名客戶、73歲的寡婦瑪麗安指控受其哄騙購買了不適當的巨額保險產品,以致無法支付看牙醫和修房的費用。
  目前在美國,像德爾莫尼科這樣的理財顧問多達數萬人。他們的名片上經常印著一些看起來很權威的頭餃,比如“認證老年人理財專家”、“注冊理財老年醫學專家”等。專家指出,這些頭餃的可信度並不高。雖然有些頭餃,比如“注冊理財計劃師”需要通過幾年的學習和艱難的考試以及廣泛的背景審查才可拿到。但也有些只需要花幾天時間就可從某些贏利公司獲得。德爾莫尼科就是花了1095美元,參加了一個名為“高級顧問認證學會”的課程,三天半後就拿到了證書。為此,有人指出,高級顧問之類的頭餃只是被理財顧問用來“騙取”老年客戶信任的工具。
  據悉,馬薩諸塞州今年已經禁止大多數理財顧問使用諸如認證“高級顧問”這樣的頭餃,除非獲得權威機構的認證。但是在美國大多數州,保險業務員仍然可以隨意使用任何頭餃。因此,德爾莫尼科雖然吃了官司,但他換個地方取得資格認證後仍然在銷售養老金產品,而且生意還相當好。
  銷售手段不正當
  據美國政府問責局統計,目前美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共持有15萬億美元的資金,這筆巨大的財富自然成為各大保險公司努力挖掘的“大金礦”。與之相應的教授快速獲得老年客戶信任以及推銷技巧的培訓項目也在增多。
  像德爾莫尼科報名參加的“高級顧問認證學會”自1997年開業以來已培訓了2.4萬人。雖然一些監督人員對它的培訓計劃提出批評,認為是在教授欺騙老年人的方法,但是美國目前約有100家公司認可該機構的證書。
  另外,專家指出,還有些培訓項目是由保險公司制定的,內容是教保險推銷員如何“濫用”銷售技巧。培訓者通常將美國市場上最大的幾家保險公司,比如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冠之以“百萬美元學院”的稱謂,教授數千名銷售代表如何通過“恐嚇”老年客戶來賣出產品獲得巨額收益等。
  有關保險投訴劇增
  對于上述指控,安聯等保險公司都堅決予以否認。但事實是,美國市場上對于保險產品的投訴的確不斷增多,特別是針對養老金產品的投訴。
  一些維護老年人權利的組織指責說,有些理財顧問經常向老年人提供一些不恰當的理財建議,推銷一些復雜的、大部分退休人員其實不需要的保險產品。
  據美國保險情報研究所統計,養老金產品是保險業增長最大的產品,銷售量自2001年以來增加了30%,去年銷售額達1828億美元。對銷售代表來說,延期支付養老金產品是最有利潤的產品。據悉,銷售一份金額10萬美元的產品,保險代表可以提成9000美元。
  保險公司通常要求客戶一次性支付巨額保費,然後每月或每年獲得一筆返還。比如,一名73歲的顧客一次支付3萬美元,就可每月得到252美元的養老金。如果他能活10年以上,那麼他所獲得的收入就超過了所交的保費。但是絕大部分養老金產品並不會立即返還,而是10年以後才會返還客戶,這被稱為延期養老金產品,它佔了去年所有養老金產品的97%。
  專家認為,延期支付養老金產品對富有的老年投資者是個很好的選擇,可以借此將遺產傳給後人而不需支付巨額遺產稅。但是對那些靠儲蓄生活的退休者來說,這種產品就不合適了,因為他們可能在領到養老金之前就去世了。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7#
發表於 09-7-15 20:23 |只看該作者
立法會議員劉健儀就「改革金融業監管機構」議案發言(2008年11月26日)

主席,近年本港銀行大力拓展零售業務,主力推銷的產品除了以債券作包裝的結構性金融產品外,還有以“人壽”作包裝的投資相連保險。這類產品的特色是結合人壽保險及基金投資,一般是按月供款,而年期可長達30年。由於人壽保險的部份,只象徵式佔1%,故此被俗稱為“101保單”。從產品的結構可見,投保這類產品,其實跟購買零售基金並沒有分別。

據保監處最新公布的數字,2007年投資相連人壽的業務躍升88.7%至603億元,大收旺場。不過,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投訴同樣增加,2007年首三季消委會接獲23宗有關投訴,較去年同期的13宗大幅上升77%;保監處同期亦接獲87宗投訴,上升38%。可見產品及投訴的上升亦步亦趨。

業內人士指出,與雷曼產品比較,銀行在推銷這類投資相連產品時,同樣是報喜不報憂。為求成功簽單取得佣金,大多數只會說有多少回報,而不會提風險。這類保單的投資組合與條款相當複雜,投資的基金透明度又低,加上部份產品含有孖展槓桿成份,投保人所要承擔的風險絕不比雷曼產品為低。有傳媒報道,1名投保人被游說簽定有槓桿成份、總值50萬元的“保本保證基金”保單,結果在5年間損失八成本金。當投保人提出投訴時,認可這類產品的證監會卻用產品以“保險形式”推售為由,終止調查。保監處又因被投訴的經紀為“專業保險經紀協會”持牌人,要求事主向該協會投訴,兩大部門互相推卸責任,令苦主有冤無路訴。

除投資風險外,由於這類保單一般規定投保人須長期供款,投保人如果未能按合約供款,往往會被終止保單而蒙受巨額的損失。據傳媒報道,有68歲長者被游說以250萬元購入8份這類保單,但及後才發覺須長期供款,最終事主因無力供款而被終止保單,只能收回92萬元,共損失了150萬元。可見投資相連保險產品跟雷曼兄弟迷你債券一樣,同樣是陷阱處處,有待當局一併加以檢討。

最後,自由黨一向支持設立“一站式”的調解及仲裁機制以處理金融糾紛,因為這可以為苦主提供快捷及可負擔的追討渠道。由於陳鑑林議員及何俊仁議員修正案中提及的調解和仲裁架構與自由黨建議的理念一致,故此自由黨是會支持的。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8#
發表於 09-7-15 20:29 |只看該作者
12月28日
宏利紅利5年減7次 209萬變60萬 -

【明報專訊】讀者楊先生投訴宏利保險有誇大保險分紅回報之嫌。他於92年曾向宏利購買了一份
保額140萬元、年付1.63萬元保費的分紅儲蓄人壽保險,但楊先生不滿其後宏利由
99年至04年曾3次削減紅利金額,以及4次調低紅利年息率(由8%減至4%),致
他年老退保時預期可得累積紅利或大減約七成。
雖然宏利削減紅利時曾發信通知他,但楊氏批評宏利近年盈利屢創新高,但分紅過 去7年卻涉嫌「有減冇加」,對客戶不公平,他曾就此向保監處投訴「預期紅利」大減七成 本報記者查看05年宏利最新發出「預期回報表」,發現經多次削減紅利及紅利息率後, 若楊氏仍於65歲退休及取消保單,他屆時可取得的「預期紅利」僅得約60萬元,較當初 買保險時建議書預計的209萬元大減七成。不過。宏利保險建議書已列明﹕「(紅利)息 率是沒有保證的並將由本公司全權酌情定」。 記者比較另一女讀者的英國保誠分紅人壽保單(95年起購買,15.6萬元保額)亦發現紅利 倒退,但沒宏利的嚴重。最新回報表顯示,若讀者65歲退休,可得的預期紅利僅得37.9萬 元,較10年前她買保險時保險建議書所估計的66.2萬大減四成。 宏利﹕保單列明無保證紅利 對於客戶批評紅利及紅利息率近年倒退,宏利回應指保單說明書上已寫明紅利並無保證, 但如需調整紅利,該公司會通知受影響保單持有人,以確保具透明度。 宏利又指,投資回報在過去4至5年不斷下降,加上利率長期處於歷史低位,致本港大部 分保險公司均曾調整紅利,但若投資回報回升,該公司會考慮上調紅利。 英國保誠回應時亦指,紅利率並非保證,而紅利分發須視乎多項因素包括公司業績及長 期投資回報等,但強調公司章程已規定公司將把不少於九成的「可分配利潤」派發予分 紅保單持有人。保誠承認近年全球投資市場表現不明朗加上利率下滑,致保險市場曾調 低紅利相關新聞網:- http://hk.news.yahoo.com/051227/12/1jwtt.html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09-7-15 20:31 編輯 ]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9#
發表於 09-7-15 20:33 |只看該作者
12月28日
保險資訊不對稱 保監處不可坐視 - 【明報專訊】
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資訊極不對稱,有很多重要的資料,客戶應該知道,但無法輕
易得悉,造成以下問題﹕

(一)保險公司多數不會披露過去數年實際派發紅利的比率,往往只憑個別一兩年派 發率高的數字,推算出未來30至40年都會有豐厚回報。待客戶簽約後,保險公司卻逐步調低紅利預測,這時客戶才赫然發現,簽約前的樂觀預測只是美麗的誤會﹔ (二)保險公司派發紅利的政策,尤其是客戶紅利與公司本身盈利的比率,多數不會 告訴客戶,不少客戶簽約後才發現,保險公司聲稱投資環境惡化,導致客戶紅利下跌,但保險公司本身的投資回報和盈利卻節節上升,公司與客戶原來不是同坐一條船﹔ (三)保險公司的紅利預測,往往欠缺最簡單的數字,如每個年度的實際回報率 由於客戶每月供款,投資本金不斷增加,要經過複雜的方程式計算,才能得出每年的實 際回報率。有了回報率,客戶才能判別與其他投資產品的區別,像比較按揭貸款或稅務 貸款一樣,否則無從比較﹔ (四)斷供罰款比率,也是極重要的數字,客戶如果在簽約前知道一旦斷供,可能會失去大部分供款,便未必會做長期的供款承擔,但保險經紀在推銷這類產品時,一般只會強調30年後可以累積豐厚的回報,甚少提及斷供的後果,而有關的合約條款又只會隱沒在文山字海中。 保險業監理專員應該正視上述資訊不對稱的問題,為業界制訂具約束力的守則,規定要 詳細向客人交代數據,如主動告訴客人過去5年真實的紅利派發比率、紅利與公司盈利的關係等。 此外,帶有儲蓄和投資性質的保險產品,本質上其實近似投資多於保險,證券業人士向 公眾推銷這類產品時,應要遵守較嚴格的規範,例如產品事先要向證監會申請批准,要 保證產品符合監管規則,否則對投資者不公平,對證券業界也不公平。


象牙宮

積分: 208923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20#
發表於 09-7-15 20:46 |只看該作者
食水極深 踢爆投資保險陰招

資料來源:壹週刊 / 由網友提供
請大家耐心地睇完全文,記得話比即將買基金或者買左幾個月既朋友聽,保險經紀是多么姦詐....本人也中左招,相信中左招既人應該唔少.
細請睇http://xxxx.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41076&extra=page%3D1

上 月 底 , 證 監 會 發 表 報 告 , 批 評 投 資 顧 問 以 不 當 手 法 銷 售 產 品 。 其 實 , 今 次 已 非 證 監 會 首 次 發 炮 , 早 於 三 年 前 , 已 高 調 炮 轟 投 資 顧 問 操 守 嚴 重 缺 失 , 荒 謬 至 向 九 十 歲 長 者 , 推 銷 鎖 死 五 年 的 基 金 。
但 不 少 投 資 顧 問 態 度 依 舊 , 繼 續 以 不 良 手 法 誘 客 落 疊 , 銷 售 食 水 極 深 的 投 資 產 品 , 來 換 取 豐 厚 傭 金 。 有 理 財 公 司 的 一 成 經 紀 , 月 入 竟 高 達 一 百 萬 元 , 勝 過 不 少 上 市 公 司 高 層 。
徐 小 姐 在 ○ 五 年 , 幫 襯 認 識 五 年 的 好 友 , 在 盈 科 保 險 買 了 俗 稱 「 101 」 的 投 資 相 連 保 險 。
「 我 諗 住 自 己 年 紀 唔 細 , 係 時 候 要 儲 錢 , 同 佢 又 熟 , 主 動 問 佢 有 無 儲 三 年 錢 計 劃 。 佢 就 推 銷 呢 隻 產 品 俾 我 , 話 只 須 供 款 三 年 , 每 月 供 二 千 蚊 。 買 完 之 後 , 佢 上 年 又 叫 我 買 多 一 份 , 話 有 花 紅 送 , 我 諗 住 趁 後 生 , 供 得 起 就 供 啦 , 於 是 再 買 多 一 份 。 」

陰 招 一
冷 靜 期 內 保 單 欠 奉
她 一 心 相 信 朋 友 , 故 冷 靜 期 內 收 不 到 保 單 亦 毫 無 懷 疑 , 「 佢 一 直 只 俾 幾 張 要 我 簽 名 的 紙 我 睇 , 簽 完 之 後 冇 幾 耐 , 我 收 到 冷 靜 期 封 信 , 但 就 無 保 單 , 佢 話 過 了 冷 靜 期 後 先 會 有 。 」
買 保 險 往 往 年 期 極 長 , 設 立 冷 靜 期 的 原 意 , 是 讓 投 保 人 在 簽 署 保 單 後 的 十 四 天 內 , 可 認 真 考 慮 清 楚 , 其 間 投 保 人 毋 須 任 何 理 由 亦 可 退 保 。 但 「 魔 高 一 丈 」 的 經 紀 , 索 性 冷 靜 期 內 對 客 人 不 瞅 不 睬 , 待 限 期 過 後 才 發 出 保 單 , 像 徐 小 姐 便 未 能 細 看 保 單 條 款 , 睇 漏 計 劃 原 來 要 供 款 三 十 年 , 失 去 冷 靜 期 的 意 義

陰 招 二
假 裝 供 款 年 期 短
不 單 徐 小 姐 誤 以 為 保 單 僅 為 期 三 年 , 本 身 是 會 計 師 的 林 先 生 , 在 友 邦 買 101 保 險 時 , 亦 有 類 似 情 況 , 其 經 紀 取 巧 , 強 調 供 滿 三 年 便 可 斷 供 。
林 先 生 事 後 才 發 覺 , 保 單 年 期 原 來 長 達 三 十 年 , 首 三 年 只 是 硬 性 供 款 期 。 受 保 人 的 確 可 以 供 款 三 年 後 停 止 供 款 , 但 戶 口 內 的 金 額 不 可 取 走 , 有 待 完 成 三 十 年 期 限 才 可 全 數 拿 走 。
若 毅 然 三 年 後 斷 供 , 假 設 之 前 三 年 每 年 回 報 有 六 厘 半 , 扣 除 多 項 費 用 後 , 只 可 取 回 不 足 四 成 供 款 , 損 失 慘 重 。

不 少 保 險 公 司 更 會 在 街 頭 設 置 保 險 車 , 派 出 經 紀 在 街 上

陰 招 三
隱 瞞 收 費

至 於 101 實 際 收 費 多 少 , 投 資 顧 問 往 往 將 收 費 問 題 輕 輕 帶 過 , 只 強 調 回 報 , 徐 小 姐 說 : 「 佢 淨 係 俾 張 基 金 表 現 報 告 我 睇 , 話 俾 我 聽 錢 會 不 停 滾 存 落 去 。 」
至 發 現 朋 友 因 財 失 義 後 , 徐 小 姐 頓 感 晴 天 霹 靂 , 既 氣 憤 又 傷 心 , 紅 眼 說 : 「 我 真 係 當 佢 朋 友 , 為 令 佢 賺 多 , 仲 周 圍 叫 同 事 朋 友 幫 襯 佢 , 點 解 佢 咁 對 我 ? 」 她 只 好 入 稟 小 額 錢 債 審 裁 處 索 償 , 與 昔 日 好 友 對 簿 公 堂 。 至 於 林 先 生 亦 已 和 經 紀 反 目 , 並 多 次 向 友 邦 投 訴 , 惟 對 方 仍 然 企 硬 拒 賠 。

投 資 顧 問 年 薪 千 萬
投 資 顧 問 誘 客 買 長 年 期 101 , 友 邦 經 紀 陳 先 生 解 釋 : 「 多 數 經 紀 都 鍾 意 做 三 十 年 期 的 101 , 因 為 傭 金 超 多 。 」 他 表 示 賣 出 一 張 三 十 年 期 的 101 保 單 , 以 月 供 三 千 元 為 例 , 經 紀 即 時 獲 客 人 首 年 供 款 的 五 成 四 , 即 近 二 萬 元 作 傭 金 ; 之 後 每 年 還 可 再 獲 客 人 戶 口 價 值 的 百 分 之 零 點 五 作 分 紅 , 直 至 保 單 完 結 為 止 。 另 一 經 紀 說 : 「 只 要 十 年 內 儲 一 百 個 客 買 101 , 日 後 唔 再 搵 新 客 , 每 年 都 自 動 有 五 十 萬 傭 金 落 袋 。 」
但 同 樣 買 101 , 若 年 期 只 有 十 一 年 的 話 , 經 紀 的 傭 金 即 時 縮 水 一 半 , 往 後 亦 只 有 十 一 年 花 紅 可 分 , 因 此 不 少 經 紀 都 刻 意 隱 瞞 年 期 來 狂 客 , 「 我 唔 會 諗 咁 做 係 咪 缺 德 , 總 之 依 家 搏 命 做 。 向 客 人 講 解 , 去 到 敏 感 數 字 時 , 就 諗 盡 辦 法 逃 避 問 題 , 務 求 唔 會 有 痛 腳 , 反 正 我 唔 做 , 都 有 其 他 經 紀 照 亂 sell 。 」 一 名 準 備 換 過 千 呎 豪 宅 的 經 紀 自 白 。 按 其 估 計 , 101 產 品 再 做 多 三 至 五 年 , 便 會 因 弊 處 街 知 巷 聞 而 式 微 , 「 到 時 又 會 有 新 的 產 品 推 出 掠 水 。 」

保 險 公 司 甘 願 付 高 傭 給 經 紀 , 無 非 利 字 當 頭 。 以 月 供 三 千 元 、 三 十 年 期 計 算 , 假 設 每 年 回 報 有 百 分 之 六 點 五 , 保 險 公 司 與 基 金 公 司 , 便 可 從 這 名 客 人 身 上 , 合 共 抽 取 費 用 近 八 十 萬 元 。
101 保 單 如 此 好 搵 , 難 怪 保 險 經 紀 落 力 促 銷 , 就 連 所 謂 的 獨 立 理 財 顧 問 公 司 , 亦 用 力 狂 谷 , 賺 到 盆 滿 滿 。 上 月 底 , 主 力 替 各 大 保 險 公 司 作 中 介 人 的 康 宏 理 財 , 其 管 理 層 主 動 以 八 千 五 百 萬 元 , 向 準 備 業 務 重 組 的 大 股 東 力 寶 集 團 , 回 購 三 成 多 股 份 , 實 行 肥 水 不 流 別 人 田 。
單 是 去 年 , 康 宏 簽 下 的 業 務 量 已 超 過 一 百 億 元 , 當 中 逾 半 屬 101 保 單 , 康 宏 行 政 總 裁 王 利 民 解 釋 : 「 傳 統 壽 險 做 來 做 去 都 係 咁 , 要 買 都 已 經 買 , 所 以 有 公 司 , 七 成 業 務 都 係 做 101 。 」
現 時 康 宏 約 有 一 千 名 理 財 顧 問 , 王 利 民 笑 說 : 「 有 近 一 成顧 問 , 月 薪 接 近 七 位 數 字 , 人 工 多 過 我 呀 ! 」 而 定 薪 的 後 勤 職 員 , 去 年 亦 有 四 個 月 薪 金 作 花 紅 , 可 見 其 好 搵 程 度 。
但 記 者 查 問 曾 收 到 多 少 宗 顧 客 投 訴 銷 售 言 過 其 實 , 王 利 民 卻 不 肯 回 應 , 只 強 調 收 到 投 訴 , 便 會 徹 查 責 任 誰 屬 。

銀 行 未 必 靠 得 住
不 單 保 險 及 理 財 公 司 的 投 資 顧 問 良 莠 不 齊 , 就 連 一 向 形 象 忠 誠 可 靠 的 傳 統 銀 行 , 亦 未 必 可 靠 。 年 屆 六 十 八 歲 的 曾 伯 , 曾 被 星 展 銀 行 推 銷 以 一 百 萬 元 , 購 買 十 年 期 的 結 構 性 存 款 產 品 ; 至 於 生 銀 行 , 則 建 議 七 十 八 歲 的 李 婆 婆 買 入 高 風 險 的 美 國 指 數 基 金 , 首 月 已 蝕 了 十 七 萬 , 最 終 驚 動 傳 媒 大 幅 報 導 才 肯 賠 償 。
事 實 上 , 近 年 息 口 一 直 低 迷 , 按 揭 生 意 競 爭 又 激 烈 , 銀 行 利 息 收 入 難 以 增 長 , 反 之 銷 售 理 財 產 品 , 傭 金 和 服 務 費 卻 能 輕 易 落 袋 。 例 如 銷 售 基 金 , 銀 行 會 徵 收 百 分 之 五 的 認 購 費 , 當 中 八 成 屬 銀 行 傭 金 。 如 此 和 味 , 難 怪 銀 行 積 極 拓 展 , 生 去 年 理 財 業 務 收 入 上 升 逾 兩 成 , 有 近 四 十 三 億 元 。
不 少 銀 行 因 而 向 員 工 威 逼 利 誘 , 要 求 他 們 交 數 , 一 間 中 小 型 銀 行 的 分 行 經 理 說 : 「 不 嬲 都 逼 得 好 勁 , 就 算 係 一 個 普 通 小 職 員 , 每 個 月 都 要 十 五 萬 數 。 我 好 難 做 ! 」 壓 力 如 此 巨 大 , 難 怪 過 度 推 銷 的 情 況 不 時 出 現 。

錄 音 存 證   投 訴 增 勝 算
據 行 內 人 分 析 , 投 資 者 若 不 幸 落 疊 , 即 使 向 保 險 公 司 投 訴 , 由 於 口 同 鼻 拗 , 往 往 難 有 勝 算 , 保 險 公 司 多 會 以 保 單 已 簽 這 理 據 , 企 硬 不 肯 白 白 斷 單 。
律 師 何 傳 經 指 在 未 簽 單 前 , 應 向 投 資 顧 問 言 明 要 錄 音 , 甚 至 叫 對 方 把 推 銷 重 點 白 紙 黑 字 寫 明 , 然 後 簽 名 作 實 , 「 第 時 有 咩 爭 執 , 呢 係 好 有 力 證 據 ! 」

解 構 101
投 資 相 連 保 險 , 結 合 人 壽 保 險 與 基 金 投 資 , 除 提 供 人 壽 保 障 , 剩 餘 的 保 費 還 會 用 作 投 資 基 金 。 「 101 」 是 最 為 人 熟 悉 的 投 資 相 連 產 品 , 若 投 保 人 身 故 , 可 獲 保 單 當 時 賬 戶 價 值 的 101% 作 賠 償 , 人 壽 成 分 極 低 。

101 最 為 人 詬 病 是 收 費 特 多 , 保 險 公 司 代 買 基 金 及 提 供 人 壽 保 障 , 統 統 要 收 錢 , 以 一 張 三 十 年 期 的 友 邦 財 庫 之 選 計 劃 為 例 , 基 金 在 首 三 年 每 年 回 報 需 超 過 7% , 才 足 以 抵 銷 開 支 。

每 年 保 單 管 理 費   首 34 個 月 , 每 年 收 取 戶 口 價 值 的 4% , 其 後 按 第 三 十 四 個 月 的 戶 口 價 值 計 算 , 每 年 抽 4% 。
每 月 保 單 費 用   6 美 元
每 年 行 政 費   首 10 年 , 每 年 戶 口 價 值 的 1.2% , 其 後 每 年 收 0.6% 。

保 險 公 司 慣 常 在 投 資 博 覽 會 內 設 置 攤 位 , 等 候 客 人 上 門 , 再 以 一 對 一 形 式 硬 銷 。

徐 小 姐 原 意 是 儲 錢 兼 幫 襯 朋 友 , 豈 料 現 今 與 好 友 反 目 成 仇 。

證 監 會 上 月 批 評 投 資 顧 問 依 然 以 不 良 手 法 銷 售 , 管 理 層 對 前 線 員 工 亦 缺 乏 有 效 監 管 。



[ 本帖最後由 大力大力 於 09-7-15 20:50 編輯 ]

首頁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