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男爵府

積分: 5600


1#
發表於 06-8-31 14:02 |只看該作者

聽力受損 2至3歲高危

幼兒不聽教或因中耳積液 可致聽力受損 2至3歲高危

【明報專訊】幼兒「不聽教」、說話大聲、成績差,未必是生性頑劣,可能是耳朵出毛病,患上「中耳積液」,聽力受損。免疫系統未成熟的2至3歲幼兒,是中耳積液的高危族,病發率達兩成,而本港空廣 告

氣質素不佳、家居多塵埃、家長送子女到託兒所等都是致病主因。雖然四分三患者會短期內痊癒,但若不及早診斷治療,可導致弱聽,影響兒童學習、說話和社交能力。

鼻塞3個月可能患上

「中耳積液」是中耳炎的一種,指中耳腔積聚了中耳分泌的體液,阻塞耳咽管(見圖),令體液不能排走,造成發炎。若兒童鼻塞超過3個月,或曾患急性扁桃腺炎,便有可能患上中耳積液。此症與游泳、洗髮時耳朵「入水」無關。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耳鼻喉科主任唐志輝解釋,中耳積液成因是耳咽管功能不良,而上呼吸道感染、鼻敏感及免疫系統未成熟或受損均會影響耳咽管功能。

唐說,現代家居多用布質家具,積惹塵埃細菌,容易令幼兒鼻敏感﹔而家長將學前子女送往託兒所,令兒童交叉感染傷風感冒,亦使發病風險大增。

唐續稱,許多家長不察覺子女有弱聽,對中耳積液聞所未聞,原因是香港環境嘈吵,家中電視聲量大,校內教師又多用擴音器講課,患病兒童若因輕微聽力受損而聽不到較細微的聲音,家長、教師不容易察覺。

八成家長沒察覺子女聽力毛病

中大調查又發現,約八成患者的家長沒有察覺子女聽力出問題,而即使察覺到,亦沒有跟進。唐指,若患者錯過治療機會,病發3至5年內仍不求醫,可導致鼓膜完全下陷、聽骨硬化,聽覺永久受損,甚至失聰。

中大醫學院95年起為6872名2至7歲兒童進行大型中耳積液研究,發現2至3歲幼童為「高危族」,發病率達兩成(見表),顯示年紀愈小,患病風險愈大。

唐志輝補充,數月大嬰兒都有可能患中耳積液,而多屬短期問題,四分三患者6至9個月內自動痊癒,服用抗生素、通鼻藥可加速復元﹔四分一人則需接受鼓膜切開、鼓膜置管等手術。成年人的病發率偏低,只有約1%。

蚊蚊媽


男爵府

積分: 8346


2#
發表於 06-8-31 14:06 |只看該作者

Re: 聽力受損 2至3歲高危

thanks~


水晶宮

積分: 52368

2023年兔年勳章 hashtag影視迷勳章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3#
發表於 06-8-31 14:15 |只看該作者

Re: 聽力受損 2至3歲高危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