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留言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複式洋房

積分: 141


1#
發表於 06-9-26 00:31 |只看該作者

給 I 的信 - 《情殤》Part III (end)

親愛的,

因為我每星期有四天下班後要到工業學院進修,每天也是挺累的,妳也有妳的社交生活,妳的朋友和教友也不少,我不敢打擾妳,妳也不想妨礙我的學業,於是大家就如普通同事一樣,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之中向妳展示了一份別人送給我的小禮物,我感覺到妳不高興,可能妳以為是我的女友送的,其實是一個我在小六開始便互通書信,從未見過面的「鬼妹」筆友送的,我亦沒有向妳解釋,因為我有固執的想法:如果我沒有錯,幹嘛要解釋,誤會了便由他吧,時間會證明出來的。但是我錯了,自那一天起,我們便有了隔膜,需然妳給了我幾個解釋的機會,但都給我糟蹋了。往後的幾個月,妳我都不開心地過活。

又有一天,我們幾個人吃午飯,潘對我說:「你很斯文。」
妳立刻補充說:「敗類!」
這可能是我常與T在一起,影響了妳對我的觀感。雖然我與T的名字相同,但我不是他那類人,我認為愛情是一生一世的,我不曾沾花惹草,從未做過一件對不起妳的事情,也沒有(直至目前為止)做過一件對不起我太太的事情。對於這點,我是很自豪的。
當時我沒有辯駁,我的心往下沉。我本來就是一個寂寞的人,受多一點折磨算不了什麽。但是我又錯了,沉默生不出火花,千絲萬縷鬱結解不開。

再有一天,妳接聽電話,妳只說:「不行,太沒有主見 …… 太沒有主見 …… 不行 ……」
一、兩分鐘的對話中,妳不說別的,但說了無數遍「不行」、「沒有主見」。我知道妳說的是我,亦知道對方是P(我喜歡叫她「美奶片小姐」,她與小張本是一對壁人,但是最終未能走在一起,十分可惜),因為前一天晚上放學後,在灣仔道遇見她,於是一起乘坐隧巴回家。雖是初次與她閒聊,但也談得投契,想是她覺得我這個人是還可以的,所以向妳推銷我。
其實我不是沒有主見的人,我只是比較無所謂,尊重別人的意見,喜歡聽多於講。

妳還記得嗎?我提及過很想看一套電影──《英倫琵琶》,但是錯過了,當妳提醍我它再上映時,我便跟妳說:「不如一起去看吧!」
妳爽快回答:「好吖!」
約定日期後(不用上課的weekday),立時使我放下心頭大石,準備當天向妳解釋和表達心意。

可惜 ……

※※※ ※※※ ※※※

親愛的,

可惜到了那天,《英倫琵琶》又「落畫」了,妳主動說:「去吃飯也行的。」
我當然高興,但是感覺怪怪的,好像妳要跟我解決一些事情。

到了餐廳,我找不着開塲白,反而是妳先說:「是否有話要跟我說?」
我抖擻精神,認真地說:「妳有男朋友嗎?」
妳說:「有!你應該估到他是誰。」
那一刻,可能是我一生之中最痛苦、失望、無助的時刻。我失神了好幾秒,回過神來,思索記憶,說:「是B?(因為知道他之前探訪過妳,妳亦說過他人很好,但我當時不以為然)」
你說:「是。」還問我:「年齡是不是問題?」,我當然只可以說「不是。」

那時我的心情是三分失落,三分後悔,兩分喜悅和兩分擔憂。失落是我知道從那一刻起便永遠失去了妳;後悔是我那吊兒郎當的性格,沒有積極爭取,反而使你誤會;喜悅是你找到性格相近的另一半(那一刻我覺得妳們是天生一對的),妳將會有的物質生活亦是我這個窮小子沒法給予的。擔憂是妳將來會否幸福,對着一個相當能言的男人(他一天的說話可能比我一個月,甚至一季說的還要多),日後可會感到煩厭,妳能夠包容他嗎?

妳問我是否不開心,我只是搖頭,心中千言萬語奈何說不出口。我說過愛情是一生一世的,既然妳已經開始了戀情,我選擇不打擾妳們,也不希望妳因為我而違背了我對愛情的固執。在那頓飯的餘下時、分、秒中,我的記憶是空白的,記不清楚是怎樣挨過的。只記起飯後我說要送你回家,妳說:「不用了。」我說:「但是我很想。」
「隨便你吧!」妳最後說。從此,我們的情結便解開了;情,亦終止了。

※※※ ※※※ ※※※

親愛的I,

當年我暗自許下了兩個願望,第一是到外國升學以取得學位資格,第二是娶妳為妻。如果知道成功率只有50巴仙,我只會選擇後者。如果妳我只能活一個,我亦會讓妳留下。
曾經幻想在尖東海旁抱着妳一起看海,沒有絲毫慾念與不敬,只是希望我倆親蜜在一起。

人生總是充滿無奈與遺憾的,就如張君寶喜歡郭襄,郭襄心裡只有楊過,最後兩人雖然各自精彩,感情生活卻似有還無。
我愛羅曾經信賴的夜叉丸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人生存在世上難免會令到別人難受,亦會有人令到自己難受。」

如果有前世今生,(雖然我不大相信有輪迴轉世),我的今生便是要承受傷痛,償還前塵往事對別人的情感傷害。

※※※ ※※※ ※※※

親愛的da,

我的餘生只會一心一意的愛護我的太太,
盼望來世能夠與妳再相遇,就只怕不再遇上。
又或者一切只是幻影,最後離不開ashes to ashes,
塵歸塵、土歸土,天上人間不勝數。


幸福、快樂!

阿昌
2006年.秋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