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別墅

積分: 861


1#
發表於 07-9-11 21:06 |只看該作者
幼兒教學法6種

(1)瑞吉歐教學法
瑞吉歐(Reggio Emilia)教學法源於意大利小鎮,其始創人馬拉古齊(Malagucci)認為創意非常重要,主張以孩子的興趣出發,不設固定課程,以專題(Project)作為學習形式,透過各種活動引發小朋友的創意,例如:孩子可到花園觀察光影變化,並且把有影子的地方紀錄下來。

  此教學法於 1991 年獲美國《新聞周刊》評為世界十大最佳學前教育教學法之一。瑞吉歐注重美的培育,強調藝術活動,採用此教學法的幼教機構,會在學校內提供不同的物料,讓孩子自由地進行創作。

(2)多元智能教學法
「多元智能」理論是 1983 年由美國哈佛大學卡納德教授所提出,根據他的理論目前人類的智力至少可分為 8 種,包括: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溝通智能、個人內省能力及大自然觀察者智能。

  根據他的理論,每個孩子也可掌握多項智能,每個孩子的多元智能的組合也不盡相同,這些智能的強弱也不同,彼此之間可以互補,藉以提高孩子的自信。而老師的角色就是在學習環境之中,引發孩子的不同智能。

(3)專題研習教學法
專題研習是課程改革的四個關鍵項目之一,其重點在於幫助孩子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此種教學方案的特點是著重過程,多於結果。在進行專題研習的過程中:發現、探索、解難,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孩子與老師間互動至為重要。此理論與杜威的 Learn by doing(實踐中學習)有共通之處。

(4) 蒙特梭利教學法
蒙特梭利教學法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設計,它是一種科學的觀察方法,以科學的角度觀察孩子的需求與學習能力。例如把孩子置身於一個感官學習的預備環境或模擬教室中,從而觀察孩子自然流露的需求、慾望和潛力。此教學法強調孩子天生就對所有事物感興趣,透過豐富的環境,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東西。

(5)卡爾威特教學法
卡爾威特作為一位父親,強調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而不應該是孩子的保護神。孩子從小就該學會獨立,知道自己不可以永遠靠父母,需靠自己尋找知識。其他重點,包括:五官訓練有助刺激大腦發育,啟發智力。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實際體驗遠勝抽象形式的學習。與其填鴨式地灌輸知識,不如開闊孩子的眼界,喚起孩子的興趣,讓他輕鬆地學習。父母需要愛護和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是造就神童或未來的大學問家。

(6)沃道夫教學法
沃道夫教學法源自德國,其教育理想是協助孩子培養創作能力、真理感、責任感,及終身不斷的追求知識,這正與前特首倡導「終身學習,自強不息」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沃道夫教學法強調透過觸摸進行學習,這與皮亞傑的感官訓練頗為相似。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