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子爵府

積分: 13831


1#
發表於 08-6-10 12:51 |只看該作者
【東方日報專訊】在亞洲,越南像危機的一點火種,眼看要成一場金融危機的燎原大火。上周末,美國的利淡數據,以及油價一飆逾十美元,猶如往火種上潑油,泰銖等亞洲貨幣即見異動,多米諾骨牌效應隱然將至。目前,正面臨如同十年前橫掃亞洲的金融危機,「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這場危機是在次按危機未息,在高談闊論新興市場相對優異之際,悄然掩至的,為亞洲敲響了警鐘。

危機的根源在於通脹。年內越南通脹升溫,三月央行聽從「以本幣升值控制通脹」之說,將越盾匯率的浮動幅度,由百分之○點七擴至百分之一,豈料事與願違,升值變貶值,兩個月內貶了百分之二點六。五月份的通脹率已推至百分之二十五點二,十三年來最高水平,央行將基準利率從八點七五厘調升至十二厘,仍處於嚴重負利率狀態,不足以控制通脹上升。與此同時,股市和樓價跌去過半。至今這情形逐步向鄰邦擴散,十餘年前似曾相識的一幕,像惡夢一樣重迴。

危機之所以會向鄰邦擴散,是因為面對的問題根源同性。亞洲各經濟體——泰、韓、星、印等通脹高企,俱在百分之七或八之上,與此同時利率亦已走高,情形同越南相似,即使比越南要好些,局勢日益不受控的情況亦是相同的。當然,其中也包括中國在內,台灣、香港這樣的經濟體,通脹雖然相對沒那麼厲害,但也超越心理承受的高位。通脹這一危機根源是全球性的,使得兩岸三地沒有「免疫」的機會,港府對通脹攀高卻是一直無所作為。

從外部條件來說,亞洲各經濟體彼此也是相同的。弱美元製造的流動性,已將當地的本幣資產推高,而油價仍然不停為通脹加溫。因此出現和越南同質的形勢,只在於時間的長短,能否化解危機,則須視乎各經濟體的政策如何應對。以香港為例,雖然未必像十年前那樣,受到國際游資正面狙擊,但看本地經濟的體質,未見得勝於十年前,由於經濟各環節偏弱,只是靠樓市谷起經濟的繁榮,恰恰正是易受狙擊所在。現時到了居安思危、認清形勢,及早綢繆的時候了。

流行的觀點認為,亞洲的貿易盈餘和豐厚外儲,可抵禦游資外流的衝擊。十年前香港是國際上貿盈和外儲優厚的市場,照樣有國際游資敢於來犯,掀起正面狙擊,今天香港家底仍豐厚,但國際游資實力也非昔日可比,而且國際游資興風作浪的方式,未必「複製」十年前模式。最顧忌者,正是政府自恃家底、自恃「打鱷經驗」,盲目地麻痺大意。

一般估計,美息掉頭向上,美元重新轉強之際,將是危機轉向全面引爆的時機。美聯儲已昭告天下叫停減息,何時美息向升,便是熱錢從亞洲大舉撤離的時候。當經營環境轉向銀根收緊時,本土金融和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經營停滯或休克,導致急劇的經濟倒退。

面對這種形勢,內地有強大的行政力,促成資金供應平衡。香港的情況不同,只可追隨美息收緊銀根,甚至先於美息上調加息,使持有的成本增加,推動本地資產跌價,危機就不覺間掩至。值得擔心的是,碰上危機,政府往往無計可施,任由市民和企業去度其時艱,慢慢消化調整的痛苦。


水晶宮

積分: 55644


2#
發表於 08-6-10 23:37 |只看該作者
放晒股票...揸住现金...等买楼...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