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禁止訪問

積分: 5390


1#
發表於 08-6-28 21:4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水晶宮

積分: 51984

至尊種植勳章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2011至尊種植勳章 畀面勳章 環保接龍勳章 爸B勳章


2#
發表於 08-6-28 21:49 |只看該作者
哺乳類奇蹄目動物。騾,分“馬騾”與“驢騾”兩種。“馬騾”,是雄驢和雌馬交配所產的雜種。“驢騾”,是雄馬和雌驢交配所產的雜種。騾,頭大耳大,身體比驢大,近似于馬。四肢長而強壯,蹄狹小。體力比驢強,性情溫順活潑,壽命比馬和驢都長,抗病力、耐力以及適應環境的性能都很強,常用來拉車和馱載。騾一般沒有生殖能力。

騾子唯一的缺點是基本不能繁殖后代。它們多半沒有生育能力。只有极個別母騾與馬或驢交配后能生殖。
既然遠緣雜交得到的騾子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育的,為什麼還有騾子下崽呢?在任何生物體內,都存在著遺傳物質——染色體。在不同種的生物中,染色體的數目、形態、大小都不同。在體細胞內染色體是成雙存在的,每一條染色體都有一條和它的形態、大小、功能相同的另一條染色體,其中一條來自母體,一條來自父體。這兩種染色體稱為“同源染色體”。在形成精子或卵子之前,同源染色體進行配對,然后兩條同源染色體分別到兩個配子(精子或卵子)里去,其中哪一條染色體到哪個配子里去是完全隨机的,再通過精卵結合成為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個體。這樣發育成的新個體,它的染色體數目和它們的親體是一樣的。
如果是遠緣雜交,由于種間差异,染色體的數目、形態大小往往不相同。馬的染色體數是64條,驢的染色體數是62條,馬的卵子染色體數是32條,驢的精子染色體數是31條,通過精卵結合發育成的新個體——騾子的染色體數是63條。騾子性成熟以后,再形成精子或卵子時,每條染色體都沒有相對應的同源染色體進行配對,這樣每一條染色體分到哪個配子里是隨机的,就可能有馬的1條染色體和驢的30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另一個是1條驢的染色體和馬的31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再由馬的2條染色體和驢的29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另一個是馬的30條染色體和驢的28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依此類推,這樣就可以產生2^32(接近429 500萬)個不同類型的配子。在這些配子中,只有配子里的染色體完全來自于馬的,或來自于驢的,這樣的配子才有生育能力。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些甚麼,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甚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別墅

積分: 686


3#
發表於 08-6-28 21:5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sonic04 於 08-6-28 21:49 發表
哺乳類奇蹄目動物。騾,分“馬騾”與“驢騾”兩種。“馬騾”,是雄驢和雌馬交配所產的雜種。“驢騾”,是雄馬和雌驢交配所產的雜種。騾,頭大耳大,身體比驢大,近似于馬。四肢長而強壯,蹄狹小。體力比驢強,性情溫順活潑,壽命比馬和 ...
兔先生、你係得既
佩服、佩服


水晶宮

積分: 51984

至尊種植勳章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2011至尊種植勳章 畀面勳章 環保接龍勳章 爸B勳章


4#
發表於 08-6-28 21:54 |只看該作者
驢(Equus asinus)是馬科的一種,和馬體形相似,但耳朵長,尾巴有尾柄,類似牛尾巴。體色一般為灰色,也有白色和黑色品種,但都有一個白色眼圈。由于不同品種,體形大小相當不同,小的類似大狗,大的和馬一樣高。中國的“關中驢”十分高大,有1.7米。

驢比馬的適應性強,可以忍受粗食、重負,比馬的价值低,因此一直是人類的重要役使動物。有的小驢可以馱負相當高大的人,遠看如同有6條腿。驢對危險相當警覺,因此在某些對自己有危險的情況下不听人的驅使,顯得相當執拗,所謂“驢脾氣”。但一般情況下脾氣溫順,可以服從孩子的調遣,因此現在不再使用役用動物的發達國家,有許多人把小型驢作為寵物,可以供孩子騎乘。

驢在人類曆史記載和神話中經常出現,据說耶穌就是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基督教世界傳說認為驢兩肩黑紋和黑鬃組成一個十字架就是因為耶穌騎過的緣故。中國古代成語“黔驢技窮”講的是身高馬大的關中驢剛開始能嚇坏沒有見過驢的老虎。

公驢可以和母馬交配,生下騾(“馬騾”),如果是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驢騾”,騾個大,具有驢的負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驢騾個小,一般不如馬騾好,但有時能生育。

驢有許多品種,人類馴養驢的時間可能比馴養馬要晚,目前在非洲和中國西北還有野生驢存在。

驢是奇蹄目的成員。其他成員包括斑馬和馬,它們都有相同形態的腳蹄。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些甚麼,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甚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禁止訪問

積分: 5390


5#
發表於 08-6-28 21:5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伯爵府

積分: 18078

畀面勳章


6#
發表於 08-6-28 21:59 |只看該作者


禁止訪問

積分: 5390


7#
發表於 08-6-28 22:2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水晶宮

積分: 51984

至尊種植勳章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2011至尊種植勳章 畀面勳章 環保接龍勳章 爸B勳章


8#
發表於 08-6-28 22:3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木馬 於 08-6-28 10:22 PM 發表
即係騾子不能有下一代?



誰都知道,大兔生小兔,大貓生小貓,這是動物界的遺傳規律。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騾子就不能生小騾子。這是為什麼呢?那麼,騾子是從哪兒來的呢?
  原來,騾子是馬和驢的“混血兒”,是母馬和驢交配所生的小駒。那麼,騾子為什麼沒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呢?
  我們都知道,高等動物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卵細胞產生于雌性動物的卵巢,精子產生于雄性動物的睪丸。而騾子這種“混血兒”,無論公騾和母騾,生殖系統在构造上雖然比較完善,但是,生理機能卻不正常。動物研究人員經研究發現,騾子不能生殖后代是由于缺少性激素。公騾子的生殖器官不能產生動情素,因而就不能動情,也不能產生成熟的精子。而母騾子的生殖器官雖然能產生動情素,但是卻缺乏助孕素,因而產生的卵子很衰弱,不久便死去,也不能成熟,當然也就不能受精。這就是騾子不能繁殖后代的原因。
  動物學家正在研究騾子的生殖問題,想辦法培育出具體生殖能力的新騾種,如果這一想法獲得成功,可以填補動物界的一個空白,也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多的勞動力。

***

但母騾子在某些情況下能生小騾,這被作為騾子有雌雄的主要証据.

以下是資料:

公驢可以和母馬交配,生下騾(“馬騾”),如果是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驢騾”,騾個大,具有驢的負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驢騾個小,一般不如馬騾好,但有時能生育。

公馬和母驢的基因更容易結合,所以大部分騾都是這樣雜交的。不過基因結合的几率還是很小:有的馬用了6年時間才成功的交配並弄到驢子怀孕。公和大部分母騾子生出來是沒有生殖能力。沒有生殖能力是因為兩個物種有不一樣數目的染色體:驢子有62個染色體而馬有64個。母騾有性功能,子宮可以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難的地方是使母驢怀孕。

作為種間雜種的騾子(包括公馬配母驢所生的駃騠和公驢配母馬所生的騾子),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生殖能力的。但古今中外卻不乏偶然見到能夠生駒的母騾和母駃騠,當然也就可以偶爾見到它們所生的回交一代即B1。我國古書中稱公馬配母騾所生的后代為駏,稱公驢配母騾所生的后代為驉。國內母騾生駒的典型例子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研究院所宗恩澤等人進行了多年系統研究的報道,共計約13匹之多,此處不再詳述,現將國外母騾生駒的有關事例報道介紹如下,供國人參考。

國外記載最早的是俄國人夫.格.米申柯1888年翻譯的Herodot所寫一書——《九本書中的曆史故事》,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巴比侖被波斯帝國圍困時,為了保証戰爭的食物供給,有一支由騾子組成的運輸隊,半路上一匹母騾子出人意料地生下了一匹馬駒。

1992年,德國的《畜牧科技年鑒》中享澤勒(H.Henseler)在有關章節中寫道,1759年在愛庭根有一例由母馬所生的母騾生下一匹騾駒,但這匹騾駒在外貌上和馬駒极為相似。又寫道,1762年在巴倫西亞有一例安達魯母馬生的一匹母騾一生共生下6匹后代(B1),這些后代外貌與馬駒沒有任何差別。作者還報道了1873年在阿爾吉爾有一例由公馬配母騾生下了一匹后代。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還報道了這樣一例,即:在特黎波里塔尼亞的一個實驗站上一匹叫“摩爾”的母騾子同阿拉伯種公馬交配生下兩匹外貌酷似馬駒的騾駒,后來又用公驢同“摩爾”交配,也生下了雙駒。不過這次生的雙駒從外貌看是典型的騾駒。

在1916年德國的《畜牧科技年鑒》中德尚布爾(P.Dechambre)曾報道,在法國布倫發現1匹由白色埃及公驢和阿拉伯母馬交配所生的母騾子先后共生5匹駒子(B1),其中3匹駒子是由柏伯爾公馬(北非一地方品種)所配而生,兩匹是由埃及公驢所配而生。前3匹渾名分別為“庫米爾”、“康斯坦丁”和“根普旁”,它們同馬的外貌無任何差別,並且均有生育能力。而后兩匹則是典型的騾子外貌而且無生育能力。德尚布爾在文章中還提到,遠在1898年,在印度也有母騾生駒的事例。

1928年在遺傳學雜志《Journal of Heredity》中格羅斯(A.R.Groth)報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學院有一匹名叫“奧爾德.拜克”的母騾子在1923年由一匹乘用型種公馬交配生下一匹公駒(B1),這匹駒子很像其父親,和馬的外貌沒有差別。值得注意的是,這匹由騾子所生的公駒成年后有正常的性功能,並且于1926年由它交配了兩匹母馬,其中一匹怀孕並生下了很像母馬體形外貌的馬駒(B2)。后來又配過几匹母馬,再生了一匹公馬駒(B2)。其后代均有生殖能力。

作者又寫道,還是“奧爾德.拜克”這匹母騾子在1919年曾用公驢交配生下了后代,但其外貌是典型的騾子,而且是不育的。1924年又一次用公驢進行了交配,雖已怀胎,但后來流產了。

沃倫(A.Warren,1926)曾報道,1924年在南非一匹叫“弗斯”的母騾由公馬交配生下一駒,外貌與馬相同,該駒7年后一次發情中又同公馬交配怀孕並生一駒,其外貌與馬相比也無任何差异。

安德森(W.S.Anderson)1939年在《遺傳學雜志》上報道,一匹母騾同貝爾雪龍公馬交配生下一駒,該駒具有父親貝爾雪龍公馬的全部特征,而不帶其外祖父——驢的任何特征。

騾子生駒的國外報道還有不少。例如馬勒(Muller)曾報道,1903年非洲的艾斯坦茨發生一例騾子生駒的報道;Harveu曾報道,1913年在塞蒲魯斯島上有一匹母騾同公驢交配生了一匹公駒,遂年又發情配種(仍用公驢),又生了一匹母駒;Montpair曾報道,1923年在摩洛哥有匹母螺用乘用型柏伯爾公馬交配所生一駒,外貌相似其父親——柏伯爾馬;勞倫斯(Laurence)曾報道,1927年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有一匹母騾由公驢交配生下一駒;史密斯(H.Smith)曾報道,1939年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有一匹母騾由公驢交配生下一駒,完全是其母親——騾子的模樣。

從上述騾子生駒的事例中,似乎可以給人以下幾個印象:

(1)作為種間雜種的騾子(包括駃騠)少數個體是具有生育能力的;

(2)极少數可育的成年母騾子與公馬或公驢交配均可生下后代(B1);

(3)當用公驢回交時所生B1不僅仍具有騾子典型外貌特征,而且是不育的;

(4)母騾用公馬回交時所生B1,不僅在體形外貌上都與馬完全相同,而且不論雌雄都是可育的,可以生下B2,B2則完全是馬的外貌和體格特征;




******

總括來說在一般情況下騾子係不能有下一代

自古以來古人都認定騾子係不能有下一代

但好多時都係極小數的例子(把一般認定作不能的定論變作能夠)......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些甚麼,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甚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