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侯爵府

積分: 24702

畀面勳章 BK Milk勳章


1#
發表於 08-6-30 06:44 |只看該作者
服退燒藥補充水分助降溫(明報)06月 30日 星期一 05:10AM
【明報專訊】嬰兒發燒,家長應保持鎮定,留意孩子的反應以轉告醫生。許嘉恩建議,家長必須根據醫生指示餵子女服用退燒藥,如常用的「撲熱息痛」(paracetamol)以紓緩不適。嬰兒受藥後,體溫


仍會時高時低,因此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確保幼兒補充足夠水分,也可利用30℃溫水為子女洗澡,有助打開皮膚毛囊幫助散熱。檢查孩童體溫,宜使用電子溫度計及耳探溫度計。坊間有多種退燒謬誤,他指不宜跟隨,否則會有不良後果.

嬰兒發燒最緊要「定」
(明報)06月 30日 星期一 05:10AM
【明報專訊】不少父母認為嬰兒發燒會「燒壞腦」,甚至緊張得大失方寸,誤用焗汗、酒精抹身等偏方退燒。兒科專科醫生許嘉恩澄清,發燒不會使嬰兒「燒壞腦」,那是警告父母「疾病來了」,建議父母應細心留意嬰兒發燒時的反應或小動作,這些都可反映病情嚴重性,有助查出發燒原兇。


基本上,嬰兒發燒,不論有多嚴重,都必須送到醫院讓醫生診斷。許嘉恩表示,人體正常體溫為攝氏37℃,如果口探體溫超過攝氏37.5℃或肛探超過38℃,便算是發燒。不過,他遇過不少初為人父母的過分緊張,得知嬰兒體溫稍為偏高,如達37.4℃,便認為嬰兒發燒而求診,他解釋︰「BB發燒十分常見,若小朋友可以進食,還懂得笑和玩,多數病情都不嚴重,此外,如體溫達37.4℃,都未算發燒,不用太擔心。」

若嬰兒未足三個月大,體溫超過38℃,許嘉恩表示,大多需要入院觀察和治療,以「大三針」抽取尿液、脊骨髓及血液檢驗,或者注射抗生素,以排除受到嚴重細菌感染的可能。

留意反應 呆滯抽筋即延醫

許嘉恩強調,一旦孩子出現高危徵狀,便需立即求醫,他舉例說︰「BB看起來呆呆滯滯、不能飲水或嘔奶、身上出現紅點或抽筋,尤其是局部性抽筋,便代表病情嚴重。」

身體現小紅點 或感染病毒

許嘉恩續指,嬰兒抽筋時,應立即將他側鎆保持氣道暢通,若嬰兒不斷拉耳朵,即代表耳部疼痛,很可能患上中耳炎。此外,父母若看到嬰兒身上出現小紅點,紅點輕按後依然不散,很可能代表嬰兒受到嚴重細菌性或病毒感染,最常見的如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腦膜炎,僅數小時已可令病情急轉直下,甚至奪去小生命。

3個月前,許嘉恩曾遇到初為人母的女士抱覑發燒嬰兒來求診,他說︰「那母親說男嬰在前一晚開始發燒,拒絕進食,臨脇檢查時看到那男嬰神情呆滯,經大三針檢驗後,發現其骨髓樣本含有大量發炎細胞,並確診屬肺炎鏈球菌引致的腦膜炎。」他表示幸好發現得早,該男嬰需連續14天注射抗生素才能控制病情。幼兒抵抗力弱,許嘉恩表示,因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發燒為例,嬰兒按醫生指示受藥後,一般需時3至5天才能完全退燒,若病情開始好轉,卻突然出現新症狀,如耳痛,則代表幼兒可能受到繼發性細菌感染,病情有機會惡化,父母應立即帶幼兒求診。

明報記者 彭碧珊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