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尾頁
   4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
發表於 15-8-3 16: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rainmum 於 15-8-3 18:46 編輯

一些有財政問題既人, 或急需用錢

又沒有穩定收入, 或許
收入證明

當財務公司打電話來講話低息......
幫人解決一齊困難,
想不到是惡夢開始

聽到呢d call, 記住立即收線



【短片】【借錢搶錢(一)】Cold call中招 唔借都要3.5萬顧問費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54045205&category_guid=10829391&category=instant&issue=20150803

【借錢搶錢(二)】11日奪公屋 Peter:陷阱一環扣一環


http://bit.ly/1Uh3xoW


【借錢搶錢(三)】無良財仔冒房署:未補地價都按到


http://bit.ly/1MGK13I


【借錢搶錢(四)】一個簽名 欠債2萬變215萬


http://bit.ly/1UhaN3T


【借錢搶錢(五)】記者放蛇 職員:銀行賣資料


http://bit.ly/1Uhe0Rf


【借錢搶錢(六)】唔畀顧問費? 中介:我哋食穀種啦


http://bit.ly/1UhhYsT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2#
發表於 15-8-3 16:2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rainmum 於 15-8-3 18:51 編輯

用11日奪去債仔公屋

150萬
律師費、手續費、中介費等等收咗85萬
只得
65萬


今年3月,任職文員的Peter接獲一個來電,擔心公屋單位真的會被收回
,他上財務公司, 財務職員出動幾名大漢圍住他,混亂間便簽下一份80萬元貸款合約。

有人游說Peter做樓宇按揭,套現150萬元來還債,只需每月還款38,220元,分120期攤還,但連本帶利須還近460萬元,惟Peter已騎虎難下,在財務公司職員半逼半就下到一間律師行辦理樓按手續,對方即場開出4張支票,
Peter:「呢150萬,我確實收咗65萬,60萬還咗債,5萬入咗戶口。其他畀佢哋話律師費、手續費、中介費等等分晒。」

惟噩夢還未完,兩個月後,財務職員來電叫Peter遲幾日才供款,怎料幾天後收到法庭通知書,原來對方藉口他遲供款,入稟法庭欲奪走他的公屋業權。Peter才驚悉此乃「呃樓大騙局」,並找律師、報警及申請法援。

至於層樓保唔保得住,還要看法庭的判決,他無奈說:「一個咁嘅電話,就搞到我呢幾個月坐立不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50803/54045257


律師行是否有份?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3#
發表於 15-8-3 16: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rainmum 於 15-8-3 18:52 編輯

借120萬律師費、手續費、中介費等等收咗80
實得
40萬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50803/54045332

何先生早年與
妻子聯名購入一居屋單位,現時該單位市值約200多萬元。

三個多月前,55歲的何先生接到個「cold call」,對方自稱是一間財務公司,由於何先生有筆30萬卡數一直未還清何先生帶齊文件到財務公司,「當時我見到個門口有房署個標誌,啲信封又有房署個標誌,我以為間公司係房署轄下嘅公司啦,所以咪放心咁借囉!」

財務公司指為做好其信貸評級,建議他分別向四間財務借30萬元,即總數120萬元貸款,但實際總數只收40萬元。

何先生依家焗住每月要供3萬銀。佢知80萬係唔合理收費,但小市民邊有能力搵錢同啲財務公司打官司!

他其後問過相關律師,才得知原來未補地價的居屋根本不可以做按揭,「依家財務公司係用協議文件方式,即大家簽署協議文件做咗半層樓嘅按揭,真係報警都冇用!」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4#
發表於 15-8-3 16:2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rainmum 於 15-8-3 18:53 編輯

欺負老人家「矇查查」欠債215萬元


3年前,
柳婆婆接了一個「cold call」,結果她「矇查查」欠債215萬元,一家永無寧日。

「佢哋話可以幫我傾減息或可以再借錢。我諗借幾萬銀來使下,咪應下佢囉!」柳婆婆了兩萬元卡數,聽到電話推銷員稱「簽個名就可以借到錢」,遂依約傾談。

柳婆婆按「職員」要求在一份文件上簽名。指雖沒成功貸款,但要繳付4萬多元顧問費。

對方「好意」介紹她向另一財務公司借下5萬元來清還顧問費。


不斷有中介公司致電她,以「一筆清」和「數冚數」方式,游說她簽名借款。如是者,柳婆婆再借20萬元,但實收僅12萬餘元,「後來佢哋帶我去銀行開個新戶口,做晒自動轉帳還款去其他戶口,但轉去邊我就唔知。」短短半年內,12萬元亦被人轉走。

「呢個時候我開始知驚,因為還唔到錢。」她越驚越簽下不同財務公司的借貸,欠債越滾越大。2013年中,一間中介公司稱她欠債達140萬元,「佢話只可以按咗間屋還錢,間屋係我同先生聯名,單一個人做按揭可以借155萬,又叫我上律師樓簽名;我連支票都冇見過,就話按揭嗰155萬元攞來還晒債,原本剩嗰15萬都話畀埋中介費。」

中介公司食髓知味,今年初再致電指她仍有一筆40萬元債項,並着她將物業按上按套現60萬元。

柳婆婆已孭債215萬元,只好申請破產,但「吸血鬼」未有放過她,近日常有人上門追債,有家歸不得,夫婦需分開寄居在子女家中,女婿直指整個借貸是有人精心編排的騙局,已報警處理,「直情好似詐騙咁,而家最擔心家人嘅安全,老婆工作地址都被騷擾,唔敢返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50803/54045363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8606

認識瑞士牛牛第二回 認識瑞士牛牛第一回 BK Milk勳章 hashtag影視迷勳章 畀面勳章


5#
發表於 15-8-3 16:31 |只看該作者
好恐怖
花花真美好!


公爵府

積分: 25931


6#
發表於 15-8-3 16:34 |只看該作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50803/54045468

「服務費啦、調查費、轉介費啦、總之每種費動耴係你借貸金額的一半,甚至七成。」智仔直言,曾因看不過眼為此跟上司爭執。他透露,一般正規顧問公司收費是借貸總數的二至三成,但「吸血鬼財仔」就收取達七、八成,由於負責的職員可獲公司收入的三成作為佣金,故掠水手法「可以好盡」。

至於「cold call」資料,他稱都是買回來的,分「頂級料」、「次級料」和「普通料」。「頂級料」來自銀行,2,000個案約收三萬元,全部「是真實的需要錢」;「次級料」來自財仔,個案多數都有不良信貸紀錄;第三級「普通料」,來自電話公司、VIP會員資料等。

「通常客仔上得來公司,我哋會查佢嘅信貸評級、有冇物業等,有咗佢嘅資料,就容易落手。顧問費、調查費,少不免啦!」智仔提醒:「有一樣嘢好多人係唔知嘅,就是你去過財務公司問料,無論成功與否,你留低嘅個人資料都會送去信貸評級資料庫,將來你問銀行借貨時,查到你嘅紀錄會扣你分。」結果不少人因在銀行無法借款,而墮入財仔陷阱。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7#
發表於 15-8-3 16:36 |只看該作者
因為簽了個名弄得一身蟻的80後阿Ben,這幾天不斷收到滋擾電話,他身份證的相片亦印成追數單張,在其公司附近貼滿街招,但仍現身說法:「我希望我嘅個案,喚醒唔好再有我呢類苦主出現,亦希望政府立法關注呢類中介公司係咪要有牌照或需要監管。」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50803/54046308

簽了一份協議書後,雖然未有成功借貸,但阿Ben仍被追數3.5萬元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此類個案時有發生,在法庭屢見不鮮,他直言:「啱喇,交畀律師睇就最好!」因為阿Ben這類情況,在簽下合約過程中,不排除遭誤導和欺瞞而簽約,該合約在法律上根本不成立。

而明愛向晴軒項目主任翁麗萍表示,中心債務及理財輔導服務於過去兩年共接獲128宗關於財務中介公司呃小業主的個案;案中受害者均是持有物業的小業主,當中以租者置其屋及居屋業主最多;而這類騙案越演越烈,受害者損失由數萬元至逾百萬元。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轉導中心,每年接獲900多個有關家庭債務求助個案,當中一成是涉借貨時被收取高昂的顧問費或中介費;如果苦主手上有物業,其被收取顧問或中介費就很離譜,動輒數十萬元計;若是無殼蝸牛,一般都是收取10萬以下的手續費。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8#
發表於 15-8-3 16:46 |只看該作者
「樓按」變「流按」,自稱「財困救星」的搶錢收數佬千厘利息劏債仔。東方報業集團揭發「樓按千局」屈錢新招後,俗稱O記的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聯同全港五大刑事總區採取行動,拘捕以同一手法招搖撞騙的超級高利貸集團,拘捕卅四人。

警方發現有財務中介公司由易拉架轉為設電話中心瘋狂吸客,借錢變搶錢,又假借做「樓宇二按」呃客,最高息率高達一千三百九十六厘,是法例容許上限超過廿三倍,至少一千五百人中招。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101/00174_001.html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男爵府

積分: 7606


9#
發表於 15-8-3 17:04 |只看該作者
其實根本唔係咩新聞,好耐架啦呢D手法
成年人黎架啦,唔睇清楚諗清楚,好多野無得怪人既


大宅

積分: 2610


10#
發表於 15-8-3 17:35 |只看該作者
多謝樓主分享. 但有人話成人應自己睇清楚, 當然應該係睇清楚. 但係咪咁就應該當這類事情係正常? 如果一個社會對立心欺騙人地財產而當係正常. 咁這個社會真係唔正常. 此所謂習非成是.


象牙宮

積分: 211390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大廚勳章


11#
發表於 15-8-3 18: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借錢搶錢系列: 小心無良財仔電話呃錢

這些都係冰山一角~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2#
發表於 15-8-3 18: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rainmum 於 15-8-3 18:54 編輯

樓按千局: 問一問屈九萬

財務中介公司又有「屈錢」新招。近日有財務中介以某大銀行名義,四處電話推銷「低息物業轉按」,利誘市民上門後,反硬銷「加按」貸款。有市民向中介了解細節後離開,詎料一星期後竟「被借錢」,中介指稱已借其三十萬元,每日十次來電追債,又派彪形大漢在其家門威嚇和貼街招瘋狂滋擾,追收九萬元中介費,事主惟有報警求助。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1229/00174_001.html




苦主:一毫子都冇借過

「我只係上去諮詢,一毫子都無借過,點知無啦啦被人追收九萬蚊,呢次真係無妄之災,最擔心係自己同屋企人有危險。」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3#
發表於 15-8-3 18: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rainmum 於 15-8-3 18:55 編輯

物業貸款 借20萬要還250萬


墮cold call陷阱 債仔被迫賣樓
有個案因生意周轉原借款二十萬元,一年間竟經五間中介轉介,債務滾大至達二百五十萬元,為原來的十二倍,最終要賣掉原有居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6/19016734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4#
發表於 15-8-3 18:11 |只看該作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6/19016740


Peter(化名)欠卡數及大型財務公司款項共二十六萬元,原本每月還款五千多元。某天收到自稱銀行職員來電,稱轉介他往一間會計公司,協助他將居屋加按,減少利息開支兼套現。見面時職員卻指其居屋未補地價,建議向財務公司借貸應急。




借50萬實收5萬

他借款時才發現總金額高達五十萬元,待簽署借貸文件兌現本票時,職員竟將當中十七萬元傳入會計公司戶口,加上二十八萬元扣起償還原有貸款,他只收到五萬元。令每月還款額倍增至一萬三千元。兩個月過去,上會未有消息,他到會計公司查詢發現人去留空,剛好遇到第二間中介公司的借錢電話,借二十五萬元,當中十三萬為中介費,他又再簽署,幸及時發現情況不妥,制止交易手續,並在家人協助下還清欠款。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5#
發表於 15-8-3 18:13 |只看該作者
本港有不少中介公司會四出搵客借錢,再轉介銀行或財務公司賺取佣金;部份不法集團更編造不同理由,誘騙市民交出個人資料及簽署借貸文件,藉此敲詐巨額顧問費。

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指,每年平均接獲8至10個業主誤墜類似騙局的求助,「呢啲中介公司會作好多理由,例如金管局收緊條例,要做壓力測試,呃你上去交個人財務資料同簽文件」。他指這時所簽的,很大機會是借貸合約或其他財務評估的文件。簽署後中介公司會借此敲詐數以十萬元計的顧問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613/19182793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6#
發表於 15-8-3 18:15 |只看該作者
吸血「財仔」借$22萬 蠱惑收費$17萬


中介扮銀行 訛稱助債務重組

一項調查發現,二三綫財務公司及中介公司疑聯手設下物業貸款陷阱,冒充銀行職員,向有財務需要的人士招手,部分濫收費用如「吸血鬼」,有個案借貸22萬元,當中17萬為手續費。

「你好,我是某某銀行公司職員,可為閣下提供低息物業借貸服務………」明愛向晴軒發現,二、三綫財務公司及中介公司喜向居屋、自置公屋業主入手。即使是自住居屋、未有補地價,甚至是聯名物業,中介公司都謊稱不需知會另一名業主。

Peter(化名)與母親聯名擁有一個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他因理財不善,欠下銀行信用卡卡數六萬及大型財務公司二十萬業主貸款,當時每月償還五千元,勉強能夠償還債務。

去年六月,他收到自稱銀行職員來電,介紹他到一家中介會計公司,稱可為他申請加按,協助到銀行上會,每月還款額減少至三千五百元,同時毋須知會另一名業權擁有人。


謊稱加按毋須通知聯名業主


事實上,擁有聯名物業必須同時獲得所有業主同意,才可以申請加按,未補地價的居屋更必須事先向房委會申請,獲署長批准才可重按、加按。

該中介公司先替Peter墊支廿六萬元欠債,期間不斷游說他簽署借貸文件,又說可為他提供更多金額作周轉。職員最後勸他再借廿二萬,而當中十七萬皆為中介公司收取的手續費。加上利息及其他雜費,共欠下五十萬元。


三個月後,Peter又收到另一銀行職員來電,指知道他欠下五十萬元債務,可為他辦理加按,Peter幾乎又「中計」,最終在與母親坦承情況下,及時制止交易,亦在家人幫助下償還所有債務。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7#
發表於 15-8-3 18:1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rainmum 於 15-8-3 18:19 編輯

樓按中介公司: 借110萬手續費60萬

樓按貴利王」落網!如同「吸血鬼」的財務中介公司,透過推銷電話專向業主游說借錢應急,巧立名目榨取高昂「手續費」,有業主借一百一十萬元,卻僅得五十萬落袋,警方昨直搗旺角一家中介公司,拘捕包括主腦在內十五名男女,檢獲五十萬元現金,近百名債仔名單及一批借貸文件(圖)。

以業主為目標的「吸血貴利王」,向債仔借百萬卻收取六十萬高昂手續費,警搗破財務中介公司拘捕十五男女。

據悉,涉案中介公司營運約半年,在灣仔和旺角等鬧市設有多家分店,其中在旺角亞皆老街一○七號皆旺商業大廈的中介公司佔半層樓,有頗具規模的寫字樓專門辦理借貸手續,另有房間作為電話中心,由專人以電話直銷(俗稱cold call),放債目標以業主及曾借貸者為主。

涉案人士覷準業主潮興將物業「加按」或「按上按」套現,先由「專員」按名單資料致電事主,聲稱自己是前銀行職員,知道事主急需金錢周轉,游說事主以樓按借貸。

警方新界北重案組高級督察賈錦琳表示,警方較早前接獲一名新界區業主投訴,上月接獲推銷電話,被游說以物業按揭可借得百萬資金應急,更被邀到旺角的公司辦理借貸手續,不料向持牌財務公司借得一百一十萬元,竟被中介公司抽取六十萬元「手續費」,實得不足一半的五十萬元,事後他疑遇上高利貸集團,報警求查。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8#
發表於 15-8-3 18:20 |只看該作者
吸血貴利集團佯裝中介公司,以「低息」、「不成功不收費」招徠客戶貸款,豈料大批市民誤中合約陷阱,年息高達550厘,打「退堂鼓」者就遭恐嚇及禁錮,要求支付「顧問費」,有事主不借錢遭禁錮,被挾至銀行提款10萬元付費後才獲釋放。警方採取行動掃蕩拘捕27人。

葵青警區於今年1月至7月接獲13宗不良放債舉報。刑事部探員調查後,前日下午展開「火杖」行動,搗破區內兩間高利貸公司。兩間公司以放債人中介公司作掩飾,職員透過「cold call」招攬客戶,聲稱提供低息貸款及不成功不收費,吸引等錢使的市民帶文件上公司辦手續。

事主交文件給職員影印後再要簽約,雖然合約寫上「不成功不需支付費用」,但若申請成功,則要支付貸款額25%至40%的顧問費。合約底部更有極微細字眼寫着「不可自行取消合約」,以及若未能遵守合約條款致借款失敗,亦要支付全數顧問費等。

年利率高達550厘

事主不虞有詐簽約,數天後獲通知已批貸款,但貸款額不是太少就是過多,惟事主不可拒絕貸款,否則會被恐嚇及勒索,要清還4,000元至10萬元不等手續費。

其中一宗個案,有市民借3,000元,先扣500元手續費,實收2,500元,要還36期,每周還450元,連本帶利要還16,200元,年利率高達550厘。另一個案,有商人欲借30萬元開時裝店,帶同樓契上公司簽約,對方卻逼他貸款60萬元,他拒絕卻遭禁錮,被挾到銀行提取10萬元付「手續費」後才能取回樓契。

估計有逾百受害者

警方在兩公司拘捕12男6女,包括董事、營運經理及秘書等;並撿獲2,000份懷疑借貸紀錄、92萬元現金、存摺及信用卡等。其後警員又搜查全港多個住宅,拘捕7男2女。被捕27人介乎20至54歲,涉嫌放高利貸、洗黑錢、恐嚇勒索、非法禁錮及盜竊等。案中涉及借貸額共達107萬元,估計有逾百名受害人。

此外,旺角警區反三合會行動組人員昨下午亦搜查旺角兩間財務公司,拘捕兩男三女,年齡介乎31至48歲。有關公司收取借貸款額的30%作手續費,實際年利率高達391厘。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808/18825452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19#
發表於 15-8-3 18:3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rainmum 於 15-8-3 18:57 編輯

中介公司玩財技 廚師不幸中招

任職廚師的Ken(化名),過去因理財不善欠下銀行合共38萬元債務,而他其後接獲銀行職員來電,要求償還整筆債務,而他最終被游說透過中介公司向另一間財務公司借下業主貸款,當他簽署文件後才得知中介公司會收取近11萬元手續費,即使取消服務仍要繳付服務費,他迫於無奈就範借貸,欠債額增至93萬元。



當Ken簽署文件後,才知中介公司會收取近11萬元手續費,取消服務仍要繳付



http://www.singpao.com/xw/gat/201503/t20150323_552338.html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公爵府

積分: 25931


20#
發表於 15-8-3 18:33 |只看該作者


[p=29, null, left]貸款中介公司的欺詐手法層出不窮,有受害人借錢不成,反要倒欠數十萬元,更惹上官非!涉事的王女士去年欲借貸一百萬元為兒子支付買樓首期,剛巧有財務中介顧問公司電話促銷借款,她即誤墮大耳窿陷阱。



[p=29, null, left]顧問公司職員起初要求王女士先拿出三十萬元再借七十萬元,後改變條款,要求將借得的三十萬元作為抵押才可取得餘款,王女士見勢色不對,決定取消借貸,但顧問公司反向王女士收取三十萬元作服務費,王女不堪受騙,衝動下拿火水到中介公司理論,結果因恐嚇罪被判社會服務令。



[p=29, null, left]有政黨指今年已接獲十宗相類求助,促警介入調查,又提醒市民要小心。


女士經中介公司借錢不成,反要付三十八萬多元服務費


[p=29, null, left]於一○年來港定居的王女士,去年因兒子計劃結婚需要買樓,期望透過貸款協助支付首期。她入息不足難以向銀行申請貸款,於是在中介公司的電話促銷下,決定透過中介公司協助借貸一百萬元。公司職員聲稱借款一百萬元的服務費連利息共需二十六萬多元,可與本金攤分十年歸還,但轉介至貸款公司借錢時,卻說只能先借三十萬元。



[p=29, null, left]借100萬 先抵押30萬



[p=29, null, left]在中介公司職員陪同下,王女士在貸款公司獲發三十萬元支票,但折現後該筆款項即遭扣押。她表示,中介職員聲稱擔心她無力還款,要以三十萬元作抵押,才可借取其餘七十萬元。她質疑有關做法不合理,決定取消貸款,並簽署「取消收據」。



[p=29, null, left]王女士本以為事件告一段落,豈料稍後即接獲貸款公司的追債信,原來中介公司根本無取消借款。「取消收據」的條款寫明王女士願意支付三十萬元,作為財務分析及服務費。



because you only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它不會總是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發展

首頁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